通道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状况及培肥对策

2014-08-30 18:14杨昌勇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土壤养分对策

杨昌勇

摘 要 通过对2009-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土样检测结果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分析了全县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状况,提出了培肥对策。

关键词 土壤养分;培肥;对策;湖南省通道县

中图分类号:S15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自2009年,湖南省通道县被列为湖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县后,于2009-2010年,比照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采样点,在全县范围内采集耕地耕层土壤代表样品4 470个,对土壤有机质、pH值、碱解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及微量元素进行了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显示,自第2次土壤普查以来,全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发生了较大变化,部分因子(如pH值)已经成为耕地综合地力提升和高产栽培的障碍因子。因此,了解全县耕地养分含量变化状况,采取正确方式进行培肥地力,对提升全县耕地地力水平,推进全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此,就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含量及pH值现状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初步比较分析并提出培肥对策。

1 基本情况

通道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南部。境内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全县耕地面积18 953 hm2,其中水田面积12 740 hm2,旱地面积6 213 hm2。2010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5 100 hm2,其中粮食作物13 793 hm2,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2 材料与方法

比照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采样点,采集耕地耕层土壤代表样品4 470个,样品风干制备后进行检测分析。

土壤检测方法严格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土壤分析》的要求进行测试操作。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有机质

全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37.03 g/kg, 其中,水田37.32 g/kg,旱地33.01 g/kg,與1982年第2次土壤普查比较,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略有变化,其中水田减少了6.28 g/kg,旱土增加了3.61 g/kg。第2次土壤普查时,全县水稻土有机质平均含量是43.6 g/kg,总体水平属于一级,而本次普查结果显示,全县水稻土中有机质平均含量在1-3级的面积最大,占98.77%,4-5级的面积仅占1.23%;旱土有机质平均含量在1-3级的面积为96.69%,4-5级的面积为3.31%.通过2次普查结果得知,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不大,整体水平都显示为高水平。主要原因是通道是森林覆盖面积较大(60.2%)的山区县,枯枝落叶多,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加之秋冬生产的绿肥还田、秸秆还田、稻草垫圈还田等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呈现丰富状态。

3.2 土壤碱解氮

全县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为205.04 mg/kg,其中水田206.5 mg/kg,旱土185.0 mg/kg。目前,全县耕地土壤碱解氮平均含量与1982年比较,含量增幅较大,其中水田增加36.52 mg/kg,旱土增加53.96 mg/kg。1982年,全县水稻土碱解氮含量在中等以上的比例为99.42%。而本次水田碱解氮含量在适宜等级(三级)以上的比例为99.82%(其中一、二级比例占92.67%),前后2次检测结果总体基本持平。因而全县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总体呈现一个丰富状态。究其原因,主要与农民一贯重视氮肥的施用有关。

3.3 土壤有效磷

全县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8.17 mg/kg,其中水田为28.16 mg/kg,旱土为28.31 mg/kg。与1982年比较,水田的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增加了15.16 mg/kg,旱土增加了

17.61 mg/kg。1982年,全县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大部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占稻田面积的比例为79.72%,高水平含量所占比例为38.35%;而本次水田有效磷含量在适宜等级以上(前3级)的比例为99.02%,处于高水平含量(前2级)所占比例达到98.98%,较上次普查所占比例分别提高了19.3%和60.63%,有效磷含量的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了。主要原因是农民对磷肥用量的增加。

3.4 土壤速效钾

全县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64.52 mg/kg,其中水田为62.2 mg/kg,旱土为95.92 mg/kg。与1982年比较,水田速效钾含量平均增加了1.2 mg/kg,而旱土减少了45.08 mg/kg。第2次土壤普查时,全县稻田速效钾含量平均为61 mg/kg,且以中等所占比例最大,中等以上面积比例为78%,到2010年普查时,中等以上面积比例从过去的78%降到了8.66%,面积比例减少了69.34%,速效钾含量中等(适宜)以下的面积比例达到91.34%。全县稻田速效钾含量偏低的面积明显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与母岩母质有关,母质含钾量低,它形成的土壤含钾量自然低;二是钾肥施用量的减少是直接原因。

3.5 土壤pH值

全县耕地土壤pH值的平均含量是4.83,其中水田是4.82,旱土是5.0。与第2次土壤普查比较,耕地土壤的pH值有所下降,呈酸性的面积比例达到90.5%(pH值为4~5),弱酸性的面积比例为9.5%(pH值为5~7)。土壤酸化较严重。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酸性化肥。

4 培肥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得知,全县耕地土壤主要养分含量表现为有机质和氮素较丰富,磷素充足,钾素缺乏,土壤酸化严重。因此,生产上要科学调整各养分之间的关系,增施有机肥,减施氮肥,稳施磷肥,增施钾肥,调节土壤酸碱度,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4.1 科学调整施肥结构

根据通道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特点和作物的需肥特性,科学调整施肥结构,合理平衡氮、磷、钾3要素。一是调整施肥品种结构,讲究有机肥和无机肥、速效肥和长效肥、复合肥和单质肥的合理搭配。二是调整氮、磷、钾比例结构,实行“一增一稳一减”施肥,即“增施钾肥、稳施磷肥、减施氮肥”,促进氮、磷、钾间的平衡,确保作物生长需要。

4.2 冬种绿肥,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实现耕地的用养结合

近些年来,全县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但有机肥施用量相对减少,加上连年土壤掠夺性生产,土壤酸化严重,导致土壤耕性变差,土壤板结,通透性差,保水保肥能力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潜在影响。因此,要采取措施,引導和鼓励农民扩大绿肥种植面积;通过堆沤农家肥、秸秆沤肥、增加商品有机肥用量等方式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通过水稻留高茬还田、过腹还田、覆盖还田等途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耕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实现耕地的用养结合。

4.3 增施钾肥

通道县耕地土壤钾素的含量普遍较低,钾素供应不足。与第2次土壤普查比较,速效钾含量中等(适宜)以下的面积比例达到91.34%。因此,在生产上必须重视和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以提高土壤钾素含量,保障作物生长需要。一是增施农家肥,如猪牛粪、草木灰等,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推广秸秆还田,促进钾素的积累;二是增施无机钾肥,即氯化钾、硫酸钾;三是选用含钾高的复混肥、复合肥品种;四是增加根外钾肥的施用,如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

4.4 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土壤酸化程度

与第2次土壤普查比较,全县耕地土壤酸化较严重,土壤酸化既不利于作物生长,也不利于耕地地力的保持和提升。因此,要采取措施,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土壤酸化程度,一是施用石灰,调酸补钙,酸碱中和。二是施用土壤调理剂。三是烧制火山灰,用田间秸杆和田边地角的杂草烧制火山灰。四是增施有机肥,平衡酸碱。五是覆盖栽培,减轻淋溶。通过地膜或草覆盖,减少土壤中碱性盐基的淋溶流失。 六是实施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按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降低化肥的施用量,能有效防止土壤酸化。

4.5 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一条龙服务,将配方施肥技术普及到广大农民中去,真正做到“作物要什么就施什么,土壤缺什么就补什么”,使作物吃上营养餐、健康餐,使土壤更健康、更有活力。近几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践证明,使用配方施肥技术,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平衡肥料三要素,增加产量,并减少环境污染。因此,要大力推广普及这一利国利民的施肥技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土壤养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不同施肥模式对油茶植株营养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广灵县平川区土壤养分变化及施肥建议
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孝义市不同种植方式耕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