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及相应对策

2014-08-30 18:14何全春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三资现状对策

何全春

摘 要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广大农民群众多年辛勤劳动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组所有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农村集体资产是指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及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物资、债权等其它资产。农村集体资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及水面等自然资源。

关键词 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2.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1 主要问题

1.1 资金管理混乱

有些村干部违规经管现金,直接经手现金,自收、自支、自批、自报,导致了“谁管钱、谁花钱,权钱绝对集中”的严重违法现象。村出纳库存增大,由于村委会换届选举或村干部变动,变动人员不履行财务手续,形成死帐、呆账,从而造成集体资金流失。有的村委会为逃避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对资金的监管,将部分零星项目的收入不入帐,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使集体资金体外循环。

1.2 集体工程建设项目没有按照招投标办法操作

有的村基建工程项目不经集体研究,擅自增加工程量,追加工程款。有的工程完工后长期不进行工程决算。结算的工程无合同、验收清单,几十万的工程款自制支出单据,形成“白条入帐”。更有甚者,村领导与工程承包方合伙騙取村集体资金等严重违法现象。

1.3 多数村资产、资源底数不清,处置不规范

一是集体资产账实不相符。有的已经报废或变卖却末做账务处理,有账无物;有的接受捐赠等形成的新增资产,又没有登记入账,成为账外资产。二是集体资源底数不清。有的村与组之间,村与乡(镇)之间资源界限不清,权属不清。对机动地,“四荒地”等集体资源的登记不全、不细,甚至没有建立台账。三是处置不规范。有的村在租赁承包集体资源时,不履行民主程序,搞“一言堂”,擅自签订合同。有的村在与承包方签订合同时,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考虑,低价承包,且承包期限达60 a远远超过法律规定的30 a期限。

2 对策

2.1 健全落实内部管理制度

一是村级资金收支实行2条线,平时收取的款项,如农户水电费、尾欠款、各种承包款等向农户或单位收取款项必须足额使用由云南省统一印制的农村专用收款收据开单,经办人签名,并加盖村(居)委会财务专用章。一律由出纳及时存入农村会计代理中心统管账户。不得收入不入账、不得坐支、任意挪用和私自借现金、不得公款私存,不得擅自开设银行账户和私设小金库。村出纳每次做帐必须逐笔登记当月收入,报书记、主任、监督委员会主任核实签字,与库存盘点表一同订入账册内。二是发生支出业务时,由业务经办人负责取得有效原始凭证,注明用途与证明人一同签字,书记、主任,监督委员会主任严格把关审批。村出纳对收到的账务单据,按原始凭证把关,不符合条件的不受理。三是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项目建设,必须编织项目预算和资金筹集方案,所有项目须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通过。凡涉及向农民集资的项目,必须按照“一事一议”及国家农民负担的相关政策执行。所有项目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严格招标管理,并与施工方签订书面工程承包合同。所有项目入帐时,必须具备报批手续、村民讨论通过意见、招投标、工程合同、验收结算清单,付款由承包人开具税务发票。不履行相关程序,按照“谁审批,认承担”,“谁付款,谁承担”的原则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2 加强财务沟通,规范资产资源管理

代理会计应积极参与到代理村的经济活动中去,了解实际情况。每次做账必须盘点库存,核对银行存款,发现长短款,及时查明原因,一旦发现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违规违纪行为,及时处理。情节严重的,报司法机关处理。与村委会一起核实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和使用情况,资源的位置、面积、发包情况,合同的承包金额、期限及履行情况等。健全资源资产台帐。年终对债权债务和库存物资,房屋等资产情况进行一次彻底清查,对核实的各种盘亏、报废、毁损的资产,由村集体经济或村民委员会提出处理意见,乡镇农经管理部门审查核销,并及时进行账目衔接和调整工作。

2.3 加强外部监管制度

市县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三资”管理办法,乡镇会计服务中心是监管主体。在换届选举期间,若无建设项目,除必要的工作经费外,冻结一切资金划拔。村委会无重大建设项目,出纳库存控制在2万元以内,超出不拔款。制定和完善村干部报酬、补贴、通讯等支出的标准,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为促进农村经注稳步发展,确保村集体与承包方双方利益,对于经济林木投资大,见效慢的土地承包期限可设

3~5 a,其它承包应在1~3 a。期限满,在同等条件下,原承包人有优先权。期限超过3年,面积达3 333 hm2以上的承包必须到会计服务中心备案,农经管理部门应核实审查承包人的资金、合同、土地用途等。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本质是公开民主,关键是机制。要不断健全农村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做到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才能吸引更多优秀农村青年加入基层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三资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方向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