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

2014-08-30 12:38
作文大王·笑话大王 2014年5期
关键词:阮咸竹林七贤阮籍

语文课上,老师给大家讲解中国古代文学:“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文学特点和文学成就,比如说汉赋、唐诗、宋词、元曲……”

“老师,那三国时期就没有了吗?”一学生打断了老师的话。

“当然也有,”老师打算更详细地向学生讲解,“比如说三国时期的……”

“三国杀!”教室角落里猛地传来了一个兴奋的声音。

051530 河北省赵县谢庄乡董庄村 史志鹏提供

老叔开讲:三国杀是近年流行的一种桌上游戏(简称“桌游”),类似打扑克,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真正在三国的时候可没有这游戏,三国人很忙的,虽然战乱不断,但在文学上还是有拿得出手的东西的。

三国鼎立时期,著名文学家很多。就跟现代青年玩音乐似的,志同道合后,决定经常玩在一起。嘿,那就组个乐队呗,人多力量大。老曹(曹操)的魏国最有代表性,那群一块玩儿的作家被称为建安文人。(“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前期活跃的代表团有 “三曹”及“建安七子”,后期活跃的那一“团”,叫“竹林名士”,也就是竹林七贤。

三曹就是老曹父子三人,他们分别是:在文学、书法、音乐等领域都有极高修养的老爹曹操,文武双全的二儿子曹丕,能七步成诗的四儿子曹植。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年建安时期的七位著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他们和三曹一起,对诗、赋、散文的发展都作出过贡献。

那个时候,在河南修武县的竹林里,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结伴而游,观景饮酒,人送外号“竹林七贤”。这七个活宝,人人都超有个性,比如和猪头挨着头、一块儿扎在盆子里喝酒的阮咸;又帅又拽不爱梳头不爱洗澡的嵇康;喜欢翻白眼、独自驾车出游,走到哪就在哪放声大哭的阮籍……在写作上也都特色鲜明,影响了一个时代,也影响着中国文化和传统文人。

猜你喜欢
阮咸竹林七贤阮籍
浅谈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突转
阮咸之流变及启示
阮咸:他把名字留给了乐器
艺苑
竹林七贤:中国士人精神理想的象征
风流入弦,花月无缺
“绝版的竹林”之七
书画鉴藏
“青睐”与“垂青”
从阮籍、嵇康与傅玄的诗歌看正始与西晋诗风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