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农业气象服务的问题及对策

2014-08-30 13:57赵宇涵周春晓辛清阳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现代社会问题

赵宇涵 周春晓 辛清阳

摘 要 农业生产主要是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活动,因此其生产过程与气候有着密切联系。对于现代农业气象的有效跟进与完善,能够很好地提高农业的防灾能力,同时,对现代农业产量的增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首先分析了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继而对我国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启示与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关键词 农业气象服务;现代社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

有这样一句农业气象谚语: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旱涝风冻,减产失收。这句箴言不仅是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于气象与农业之间密切关系的高度概括。农业生产主要是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再生产活动,因此其生产过程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由于地理等原因,属于世界上的农业大国之一。面对数亿农民,清晰认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现存问题,是气象工作者们的重大课题;对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启示与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是气象工作者们的历史使命。

1 主要现状

(1)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对象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具体而言是为农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重大农业灾害防御等科学决策所提供的气象服务。其主要目标是让广大农民尽快获得正确的、科学的、有决策价值的农业气象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2)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为: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及设施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度探究“三农”经济发展等需要,以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和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评估为重点,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3)改革开放30 a来,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也表露出不足之处。综合其长处与不足,阐述如下: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初具规模,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但专业化检测能力尚为滞后,且基础数据较少;国家、省、市、县四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发展,农业气象已成为我国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相对成熟的一项重要专业气象业务,但发展仍需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水产养殖业气象业务服务等在部分省区市已经开展,服务效益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已成为国家和各地党政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但其预报的准确性及预见性仍需增加;现代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不断深化,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逐步发展,但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2 主要问题

2.1 现代农业高度依赖于气象服务,但气象信息准确度较低

气象科技服务与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丰收密切相关。而农业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主要是指预测未来农业气象变化状况的能力。虽然当前各省市级气象站建立了现代天气预报业务技术流程,但仍有群众反映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模拟程序无法完全反映大气变化的实际状况,及时人为修正也存在人为的主观性,这就决定了气象信息无法达到百分百的准确。

2.2 现代农业气象信息的上下传达在部分程度上受到阻碍

尽管农村的基础设施和通讯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获取信息的渠道仍然较少。农村信息化进程扔在探索阶段,农经信息进村入户困难,农民对网络使用更少。农业气象信息的上下传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气象信息对农业的大力服务。

2.3 现代农村防御气象灾害能力尚为薄弱,农业气象服务迫在眉睫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80%以上均发生在农村。而我国,缺乏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预估和灾前风险分析、灾中跟踪监测诊断及灾后评估分析系统,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御知识匮乏,防御能力和手段落后。

3 启示与对策

(1)拓展现代农用天气预报、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物候期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等预报业务,以期覆盖主要农作物全程农业气象情报信息分析评价,拓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专题情报,完善分析评价指标与模型,实现农业气象预报业务产品的多元化,提高预报产品的针对性、精准化水平和时效性。

(2)建立现代全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预估和灾前风险分析、灾中跟踪监测诊断及灾后评估分析;农业气候资源评价努力达到定量化、客观化,实现现代农业气象的精细化动态管理。

(3)完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改进观测手段及方法,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气象观测体系,使其层次化、立体化;并加强观测数据资料的信息化、详实化,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及装备保障体系。

(4)建设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信息发布平台,推进现代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和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的一体化建设。拓展农业气象服务领域,强化面向农民、种养大户、农村合作组织及龙头企业等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5)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业务组织与布局,形成责任明确、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上下协同的层级业务布局体系。国家级农业气象业务做好决策服务;省级业务服务本省、联系上级、指导下级;市、县级业务服务当地、深入一线,满足当地农业生产与农民的服务需求。

4 结语

对农业气象事业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农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农民对气象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通过树立“公共、安全、资源”的三气象理念,构建农业气象服务平台,促进农业气象事业快速发展。农业气象服务要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落实我国《气象战略研究成果》的战略思想核心——“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深度建立农业气象服务的层级体系,完善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建设。农业气象的形势虽然依旧严重,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气象方法将应用于农业气象的监测中。气象工作者也将大力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并提高其准确性,不断提高重大农业灾害监测与评估等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服务的主动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共同为我国农业和气象发展而努力。

(责任编辑:赵中正)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业气象服务现代社会问题
提高直通式气象为农服务水平的策略研究
试论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现代教育的缺失
现代教育的缺失
对加快构建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山西长治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实践与发展
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气象服务工作的实践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