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兵东海卫和平

2014-08-30 18:22方立华代宗锋琚振华王志鹏李章龙
现代军事 2014年7期
关键词:国海军反潜编队

方立华+代宗锋+琚振华+王志鹏+李章龙

5月的东海,浪花奔涌,风雷激荡。来自中俄两国海军的14艘舰船、2艘潜艇,以及多架战机、直升机和特战分队浩荡出征,兵分多路展开了锚地防御、联合对海突击、联合反潜、联合护航、联合查证识别和联合防空、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联合搜救以及海上实际使用武器等多项课目的演练。

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俄“海上联合-2014”军事演习5月26日圆满结束。此次演习,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亲自出席演习开始仪式,共同宣布演习开始;演习首次把参演的舰艇全部进行混编;首次组织水面舰艇编队互为条件进行超视距攻防演练;首次组织潜艇与水面舰艇编队进行自主对抗,联合性、融合性、实战性明显增强,表明了两国海军一道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的坚定决心和意志,提高了共同应对海上安全威胁的能力。

联演关键词之一:流畅

2014年5月23日上午9时,联合护航演练拉开序幕。

海面上,由中俄两国海军混合编成2支战斗群组成的联合护航编队,以2个单纵队航行的形式,共同护卫1艘商船。

“海盗小艇!”9时20分,“宁波”舰望后向驾驶室报告。果然,数海里外的海面上,出现了2艘不明小艇,正高速向商船接近。

“宁波”舰舰载直升机腾空而起。2分钟后,“瓦良格”号上空也传来轰鸣声,1架“卡-27”舰载直升机出现在海空之间。

机上人员传来情报:经抵近查证,确认小艇目标为“海盗”。按指挥部命令,机上人员立即向“海盗”喊话驱离:“你们已经被包围并完全处于强大火力覆盖中……”

铤而走险的“海盗”并未掉转船头,而是继续向商船接近。喊话驱离无效。

“砰!砰!”对准“海盗”小艇航向前方,2架舰载直升机各发射了2发爆震弹,实施警告性射击。

“海盗”小艇见势不妙,掉转船头高速逃离,消失在茫茫海面上……

“高效应对得益于高效联合。”已经连续第3年参加中俄海上联合演习的联合导演部中方导调组组长王超介绍,最初双方交流起来常常围绕一个问题、一个概念都讨论半天,现在,双方在筹划设计战术行动时,画出一个符号互相就能明白,联合筹划和联合行动能力在不断提升,指挥导调迈入了快车道。

10时许,联合指挥部传来通报:“1艘2万吨级大型商船被劫持,劫匪装备有步枪和其他武器。立即组织解救!”

险情就是命令。“郑州”舰舰载直升机随即盘旋而起,飞往被劫船舶,实施抵近侦察。

“被劫商船舱面上有6名武装分子,其中前甲板2人、船艏楼1人……均携有轻武器,舱室内情况不明。”很快,直升机将侦察获知的情报上报到联合指挥部。

联合指挥部当即下达命令:“郑州”舰和“瓦良格”号分别派出10名特战队员乘快艇前往解救人质。

风卷浪涌,马达轰鸣。在中俄舰载火力支援下,双方快艇高速航行,分别抵达被劫商船左、右舷。抛锚钩、攀悬梯,特战队员快速登上商船。在交替掩护中,特战队员们呈战斗队形迅速前进。俄方队员负责清除舱面和驾驶室内的“劫匪”,中方队员负责寻歼舱内“劫匪”。

“叭叭”2声枪响后,俄特战队员将2名在液货补给平台上走动的“劫匪”击毙。指挥室内,3名“劫匪”负隅顽抗,中方特战队员发射震爆弹后破门而入,击毙2人,擒获1人。指挥室被中方特战队员控制。

中俄两国海军再一次用默契的配合,完成了演练科目,20余名被劫持人员全部安全获救。

联演关键词之二:融合

“1艘中国商船遭约10名武装分子登船劫持,令你部迅速组织解救行动。”5月23日上午11时,演习转入联合解救被劫持船舶阶段。兵力控制席值班员胡锦春迅速拟制报文,并运用信息系统发送至各任务舰。

“电话传递指令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运用信息传输的指挥方式更贴近实战要求。”胡锦春介绍说,此次演习的所有指令均通过指挥信息系统传递,此刻他正同时与6艘战舰进行“对话”。

“出现不明空情,方位XX,距离XX。”中午时分,急促的警报声在“郑州”舰响起。海天之间,由2架“飞豹”战机模拟的反舰导弹超低空向海上编队袭来……这是一场由水面、空中等多种力量参加的联合防空演练。

“加强对空侦测,做好抗击准备。”“郑州”舰舰长李一刚下令。

对空警戒雷达屏幕上,2个亮点正高速抵进编队。对空警戒雷达兵李丙海及时捕获目标,并通过指挥系统迅速将目标数据分发至对空作战单元。

顷刻间,“郑州”舰上多元预警力量瞪大了“千里眼”,作战指挥室内,大量的海空情数据相互融合、共享,并通过信息指挥系统源源不断地上传至编队指挥所。

“此次联合防空演练,中俄双方舰艇全部混编,在航行中组成防空队形,分配防空区域,共同对2架‘飞豹扮演的来袭导弹进行雷达搜索、武器模拟攻击,双方兵力的融合性大大增强。”第1海上编队指挥员、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支队长严正明告诉记者。

不见硝烟滚滚,却是杀机四伏。“郑州”舰副炮战位上,陈安贵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经过数据融合,来袭目标已清晰地显示在他面前。他熟练地接受指令,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

“锁定目标,发射!”一声令下,海天间中俄双方参演各舰形成一道道绵密的“弹雨”……数分钟后,评估结果显示:“导弹”拦截成功!

波峰浪谷间,中俄参演战舰如同一名名警惕的哨兵,共同擎起一面坚固的海天盾牌。

记者注意到,构建要素齐全的海上作战体系,是此次联合演习的重要特点,演习中处处打上了“体系作战”的烙印,“分则败、合则胜”的观念深入中俄两国海军官兵的头脑。

5月24日,海上硝烟四起炮声隆隆,岸上导调指挥键音阵阵。在用海洋迷彩帆布伪装的联合指挥大厅里,分属于作战、情报、通信、气象等不同编组的中俄双方指挥员,分排而坐。大厅前方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参演部队的动态。endprint

上午7时45分,第一编队刚到达演习区域,联合反潜课目随即展开。联合指挥部内作战筹划、兵力控制、通信保障、情报保障、航海保障各个部门面前的电脑上,演习的方案、流程、预案、数据、命令你来我往不停传输。

海上对决,体系制胜。记者注意到,此次中俄联演中,“体系大网”始终如影随形。双方兵力紧贴实战展开演练,不仅提升了各舰指挥人员基于信息系统组织指挥作战的能力,还检验完善了双方超视距导弹攻击战法。

联演关键词之三:实战

“演习全程自主对抗让指挥员闻到了实战的味道。”联合指挥部中方副指挥员沈煜介绍,这次演习中首次进行联合查证识别和联合防空,首次组织水面舰艇与潜艇自主对抗,导演部不事先制定详细的演习计划,不规定具体动作,不向参演兵力提供对手位置、航向等信息,使演习更加符合战场实际,更加贴近实战。

记者发现,红方联合指挥部和联合导演部毗邻而设,唯独没有发现蓝方指挥部。据了解,此次对抗演练重点突出“背靠背”,不设预案,没有脚本。蓝方指挥部开设在哪里,由谁指挥,哪些兵力组成,除了导演部,谁也不清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参演双方在实战环境中提高联合指挥、兵力协同等能力。

5月23日下午,东海某海区天气晴好,2支水面舰艇编队破浪前行,此次演习中首次进行的舰艇编队互为对象的超视距攻击演练即将展开。

“发现‘敌舰,战斗警报,准备攻击!”15时许,参演的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宁波”舰舱内铃声大作,所有舰员迅速就位。顷刻间,舰指挥所就通过信息系统接到了空中预警机发来的最新目标态势:4艘“敌”舰正向编队靠近。

深色的综合态势显示屏上,标志导弹射程的弧形边缘线渐渐逼近蓝方编队。“导弹攻击!”舰长杨黎明一声令下,数枚导弹齐射,扑向蓝方编队。

“宁波”舰导弹发射的同时,包括该舰在内的红方兵力群受到了强烈电磁干扰。

蓝方预警力量在电磁迷雾的掩护下,将捕捉到的红方信息要素迅速传给蓝方战斗群。很快,蓝方空中战机和水面舰艇发射的多枚导弹,挟雷裹电向红方编队方向扑来。

“发现×枚导弹来袭!”“宁波”舰第一时间将来袭导弹信息报告编队指挥所,并同时展开对空防御作战。顷刻间,数据在多种武器装备间奔流,在编队上空织起一张无形盾牌。抗击效果显示,来袭的“敌”方导弹不是偏离攻击线路,就是被防空导弹拦截。

5月24日上午8时,备受关注的联合反潜课目展开。在“宁波”舰驾驶室内,舰长杨黎明不断进行各种反潜部署。

“今年的演习,潜舰机之间完全自由对抗,导演部不事先规定动作且不提供对方信息,完全是一种‘你死我活的较量。”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副支队长卢飞云在一旁介绍说。

“舰载机请求起飞!”

“同意起飞!”

杨黎明沉着下达命令。此项操演中,红方出动2架专用舰载反潜直升机,采用舰机协同方式反潜。他们的对手是某型常规潜艇,具有较好的静音效果和水下突防能力,被称为“大洋黑洞”。

由“郑州”舰、“宁波”舰和俄方548舰组成的编队不断调整反潜队形,一会成单纵队,一会成单横队,不断搜索前进。卢飞云向记者解释说,“这样做既能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多种声纳优势,提高反潜效率。”

透过“宁波”舰舷窗,俄548舰正在几海里外破浪前行,该舰为大型反潜舰,主要用于舰艇编队的反潜防御以及在其作战巡逻区内搜索敌核潜艇,是当今世界各国海军中反潜能力最强的舰艇之一。而在记者视距范围之外,反潜直升机正从演练区域两侧“蛙跳”式推进,与水面舰艇一起围堵潜艇。

半个小时过去了,传来了激动人心的消息:“发现目标!”在目标信息引导下,俄方548舰反潜直升机和“宁波”舰准确对水下目标定位。

“请示鱼雷攻击!”鱼雷战位报告。

舰长杨黎明果断下达命令:“右舷鱼雷攻击”……

海面上,完成反潜任务的2架直升机向母舰返航,仿佛矫健的海燕掠海归来。

13时许,“郑州”舰雷达兵报告:“方位××,距离××,发现海上目标。”霎时,战斗警报响彻全舰每一个角落,官兵闻令而动,全舰进入战斗状态。紧随其后,“哈尔滨”舰、“宁波”舰也相继拉响了警报—此次演习的压轴大戏海上实际使用武器课目即将展开。

“目标稳定跟踪,请示射击。”

“射击!”

顿时,主炮怒吼着喷射出红色火焰,一枚枚炮弹呼啸而出。随舰的海军枪炮业务长朱涛判定,根据弹着回波显示,射击效果十分理想。

“郑州”舰的炮声刚落,“哈尔滨”舰、“宁波”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主炮也相继开炮,一枚枚炮弹在震天的怒吼中扑向目标。

13时45分,主炮轰鸣刚歇,实射火箭深弹演练接踵而至。“宁波”舰舰长杨黎明告诉记者:“这次实际使用武器课目演练,要求在90分钟内完成3项内容、18舰次的射击任务。平均下来,每艘舰只有5分钟的时间进行射击,精神必须高度集中,确保一击命中。”

14时50分,战斗警报解除,海上硝烟渐散,东海归于平静。

此次演习,中俄两国海军创下了多个首次,交出了优异答卷。如今,演习的硝烟已悄然散去,但总结思考仍在继续,记者相信,下一次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两国海军必将创造出更多精彩!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海军反潜编队
舰用管装鱼雷反潜模拟训练系统设计
首艘为海军“庆生”的外国军舰到了(图片新闻)
“瓦良格”访菲
从引进到自制
航空声纳浮标在反潜作战中的使用
蓝天双雄——歼八II双机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