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效益研究综述北京

2014-09-01 19:37徐向平
职业技术教育 2014年4期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效益分析

徐向平

摘 要 当代职业技术教育整体效益研究揭示出职业技术教育除了产生个体更高的工资收入、大幅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带来经济普遍增长等经济性效益之外,还能够产生员工个体对工作更高的满意度、较低的旷工率以及整个社会降低的犯罪率等非经济性效益,而且职业技术教育的市场性和非市场性效益交互促进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为此,我国要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取得新优势,就需要制定与市场竞争策略协调一致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效益分析;市场性效益;非市场性效益;投资回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4-0005-07

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卓越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双重作用。对于个体而言,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提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工资收入,促进个体职业发展。对于企业而言,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多重效益交互作用并且彼此强化,营造出特殊的企业发展环境,加强了员工之间的社会互动,激发了员工的个体潜能,提升了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极大增强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社会而言,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较高经济成长率不断释放出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预期,其社会效益远大于企业和个体效益的总和。

一、职业技术教育效益研究概述

(一)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开发个体资本的研究

个体资本是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与个体成长最为密切的一种资本。许多专家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有益研究,认为个体资本大体可以划分为人力、社会、文化及身份等四种资本,而且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有效开发这四种资本[1],见图1。

图1 职业技术教育开发个体资本

1.增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反映个体所拥有相关知识技能的晴雨表。研究显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开发个体生产操作加工所需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胜任能力,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突破进展,知识、技能以及职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本存量也会因此而增值[2]。

2.丰富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社会关系网络的总体价值,分为同质、异质以及垂直隶属关系等三类资本。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通过构建人际信任、增加民生福祉、塑造规范行为模式以及增强社会安全感等方式来丰富个体的社会资本[3]。

3.累积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是个体具有的知识、技能、生活方式、态度、期许以及社会地位等资本价值的总和,是个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社会化加工有意识地“继承”先贤思维和情感的某些特征。研究表明,职业技术教育在满足个体汲取周遭文化养料需求的同时,不断塑造个体的自我表征风格[4]。

4.提升身份资本

身份资本是由自信心、自我效能、认知灵活性和复杂性、自我监控、批判性思维以及道德等个性心理特征以及智慧策略和决策等认知性社会心理技能所构成的无形资产,展现个体的社会属性、职业特征以及与机会博弈的生命历程。有关研究揭示,职业技术教育让个体投资“身份”成就“自我”[5]。

(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效益测量确认的研究

尽管许多研究聚焦职业技术教育所产生的效益测量,试图以更加精准的测量来核实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过程复杂,要准确测量难度很大,增添了人们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效益认识的模糊性。

1.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特殊机制增加了隐性变量捕捉的难度。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效益产生的主要机制表现为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通常可以获得正式的职业资格,以便谋取一定工资收入的工作,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率[6]。然而,个体获取正式的职业资格并不表明他必然拥有人力、社会、文化以及身份等资本,更遑论具备各种其他能力,而且影响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面对风险的态度,个体可能出于规避风险的考量,不论该职位是否拥有高薪或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都可能挂冠而去,另辟蹊径,而要锁定这些较为隐性的变量来求证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具有一定的难度。

2.职业技术教育已经产生的外显效益强化了效益测量的不确定性。有关研究显示,一般而言,个体接受过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会有更为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更高层次的健康追求,拥有较为成功的职业生涯,收回投资成本的几率更大,也更加愿意进一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反之亦然[7]。由于这些外显效益深刻影响个体进一步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要精准测评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就不得不额外考量这些变量,而目前它们还难以有效量化,加大了职业技术教育效益测量的难度。

3.职业技术教育无法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放大了效益测量的误差区间

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效益具有滞后性,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与实现投资回报之间普遍存在持续性“盗梦空间”般的时间延宕,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尚不能立即显示其所产生的特有效益[8]。通常来说,个体在做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决策与所观测到的效益之间只有非常短暂的时间间隔,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尽快显示其独一无二的神奇效益,但现实却是难以度量的迟滞,而效益越滞后显示,测量环境及其变量越发呈现出不可控制性,效益测评的误差区间明显放大,必然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效益测量实证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三)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效益的比较研究

现实社会中由于教育资源占用的有限性及其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教育投资的优先权之争,引发学界对它们所产生效益的比较研究,力图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1.投资决策的政策比较研究

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不但可以为个体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并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还是促进社会融合、争取良好民生福祉的一种有效工具,能够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带给个体极高的工作满意度[19]。诚然,义务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所起的作用毋庸置疑,只是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相对较低的社会地位毫无理论依据,用普通教育的方式获取职业技能并把开展职业技术教育视为无足轻重的替补角色也是无稽之谈。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迫使政府就开展国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投资的优先权做出精明决策无可厚非,而前提则是审慎区隔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效益特征的细微差别,着重确定哪种学习加工路径更有助于个体发展。

2.劳动力市场加工的比较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在功能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中,用工资收入作为指标来标识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时,其投资回报是相同的,即使劳动力市场不够完美,个体也会按照既能适合自己能力开发、又能获得均衡边际效益的学习轨迹去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同工资收入的投资回报[10]。实际上,这两类教育可以被视为开发不同内容的职业技能,职业技术教育加工的是动手技能,普通教育加工的是认知技能,个体对“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以及“研究性学习”的普通教育这两种加工风格各有偏好。其中,灵巧的人发现自己比较适合开发动手技能,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他们擅长的学习领域,而认知型的人则认为自己在开发认知技能的加工过程中更加成竹在胸,并愿意为此付出终生努力。

3.生命历程模式的比较研究

有关研究表明,教育的投资回报遵循“生命历程模式”①,不同类型的教育所产生的生命历程特征并不相同[11]。在个体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始阶段,职业技术教育在帮助他们职场转换方面表现得更加强势,从职业技术教育获得的职业资格比从普通教育取得的学历文凭在工资收入回报方面更具优势,但这种关系在短短几年中就会发生逆转,接受普通教育的个体由于拥有与身俱来的高超转换潜质,能够奋起直追,直至逆转这种劣势,导致普通教育的学历文凭比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资格能够产生更高的工资收入[12]。事实上,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在经济学层面上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它们所产生的各种效益具有同等效力,只是职业技术教育产生较为稀疏但强度更大的职业纽带,而普通教育则会产生强度较弱但更加广泛的契约型网络关系,提升整体的工作机会。为此,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转换能力。

(四)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类型研究

有关研究发现,职业技术教育在更为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层面上可以产生促进经济卓越成长和助推社会和谐进步的双重效益,投资职业技术教育所产生的社会外部效益和非市场性效益比个体经济性效益的回报更高[13]。其具体表现为开发个体的职业胜任能力,带来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良好的工作前景;提高个体的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降低老年个体的死亡率,促进了社会健康行为的发展,降低了社会犯罪率,完善了功能良好的民主政治体制[14]。因此,政府在核算并做出投资决策时应该充分考虑职业技术教育带给个体、企业和社会的特殊效益。具体来说,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效益可以划分为市场性和非市场性两类[15],见表1。

表1 职业技术教育的效益类型

1.个体的市场性和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首先给个体带来市场性和非市场性效益,累积起来构成企业和社会的整体效益[16],见图2、图3。现实中,个体的市场性效益表现为个体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工资收入及良好的就业前景,而非市场性效益主要表现为个体通过营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产生预期寿命延长、休闲时间充沛以及为孩子创造优异的教育机会。

2.社会的市场性和非市场性外部效益② 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接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个体可以通过开发或快速采纳新技术而使企业更具创新活力,促进国家经济更快增长,同时,职业技术教育所滋生的强烈公民责任感有助于产生较为稳定的民主政治构架并降低犯罪率,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17]。实际上,国民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够提升社会总体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产生更大的创新冲动,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职业技术教育的特殊效益研究

(一)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1.个体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职业技术教育带给个体的市场性效益主要体现为较高的工资收入以及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以期待的职业发展前景,个体通过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取得职业资格后获得了较高回报率,不但延长了工作任期,而且长期稳定的工作让个体拥有更高的工资收入。有关研究指出,虽然各国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个体的收入获取模式并不相同,从一个学习加工水平上升到另一个水平的过程也不尽相似,职业技术教育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累积效益并不一样,但总体而言,个体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并获得二级水平以上职业资格的投资回报率为7%左右,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个体要比不接受的个体平均增加3.3%~15.7%的工资收入[18],与普通专科教育的回报率相似[19],不同路径职业技术教育的年度投资回报率大致为9%,男性和女性个体的年度回报率分别为10%和7%,边缘弱势群体由于不能接受适当的职业技术教育而往往身陷囹圄[20]。

2.企业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图2 职业技术教育的受益方

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带来的显著效益既表现为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也表现为企业将为此获得更好的经营收益回报,拥有良好的顾客满意度以及员工较高的操作业绩和创新能力。有关研究显示,初始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强制性地让社会成员掌握与个体发展有关的基本职业技能,而主要由企业开展的继续职业技术教育则以此为基础向企业员工提供大量非学历证书型的职业技术教育,以不断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其中,中上层职业技师水平和中下层技工水平的企业员工都对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做出了积极贡献,技师往往在生产设计和开发领域发挥关键性作用,而技工则在增进生产加工业绩过程中处于独特地位[21]。只是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提升,员工关注的是工资增加,职业技术教育能否在提高员工工资的同时提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取决于企业的特征、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占有率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进入企业人力资本增值加工实践的方式。

3.社会的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人力资本存量与整个社会进步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22],投资普通高等教育能够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投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显著提高技术创新的实施能力,同时,在宏观社会层面上,个体累积的职业技能所产生的“溢出”效应能够增强同伴的劳动生产力,如果中下级水平的职业技能产生1%的经济增长率、中高级水平的职业技能产生1%的经济增长率的话,那么两者的组合则会产生3.5%~4%的经济增长率,并可以夯实整个社会的职业技能基础,促进新技术的开发、转化和推广[23]。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劳动生产力提升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社会成员获得与学士学位相对应的更为高级的职业技能,是各类职业资格整合产生的全要素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是职业技能的不同组合所增强的社会资本累积。

图3 职业技术教育产生市场性效益和非市场性效益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

(二)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1.个体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指出,职业技术教育为个体带来的非市场性效益主要表现为增强自尊和自信、激发个体动机、塑造良好行为态度等心理效应以及增加职业发展机会和获得学习提升路径等更为显著的积极效应。职业技术教育改善了员工的工作条件,维系了人力资本增值加工的较高水平,还与个体参与职工组织和增加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是提高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24]。实际上,职业技术教育不但可以开发个体的职业胜任能力,还能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促进个体攀登更为高阶的教育平台,为个体的民生福祉带来更加持久的深远影响。

2.企业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显示,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带来的非市场性效益主要表现为营造员工学习加工的有益文化[25],增进员工对于企业的有效承诺[26],提高员工的生产加工质量[27],增强顾客的满意度[28],加速新老员工开展知识和技能的分享和转换[29],减少员工的流失率[30]和旷工率[31],抑制员工冗余和自愿性退出,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带给企业积极的“溢出”效益和丰厚的收益净增额[32]。在经营管理中,企业投资人力资本的增值加工、尤其当企业开展“学徒制”等形式的继续职业教育时,不但可以产生员工对工作的较高满意度,减少技能员工的流失,同时还可以为企业未来的战略发展准备好干部队伍。

3.社会的非市场性效益研究

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带来的非市场性效益集中体现为公民健康水平的提升、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人权状况的改善、人文社会环境的优化、毒品滥用的遏制[33]以及社会犯罪率的降低[34];同时,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构建法治严明的民主社会[35]、切实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并强化公民的社会平等意识。现实中,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弥补个体早期职业技能的欠缺,增加不同社会群体的工资收入,为处于社会危险境地的边缘群体提供继续学习的上升路径,帮助弱势群体融入主流社会,实现社会融合与和平等。

三、几点思考

(一)国家需要更加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营造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良性氛围

职业技术教育能够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长期、稳定的综合性特殊效益,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显著增强个体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的信心。同理,职业技术教育也是我国实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路径,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家层面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是顺势而为,也理所应当,整个社会都需要做出更大努力,积极营造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重点领域研究,破除影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认识误区和政策藩篱

时至今日,我国的专家学者并未在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整体效益领域开展持续深入的研究,无法提供具有较强说服力的高水准实证研究成果,致使不少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制定者、从业者、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于其所能够产生的整体效益尚未真正达成共识,导致职业技术教育总是被普通教育的锋芒所遮蔽。为此,迫切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理论工作者开展系统的实证研究,诠释职业技术教育产生的综合效益,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有效阐明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逻辑理性和现实基础,探讨确保职业技术教育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企业需要切实增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责任意识,创造竞争新优势

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为企业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夯实人才储备基础,为企业发展带来市场性和非市场性等显著效益。然而,在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很多企业在总体上对一般员工还是“重用轻管”,对高技能和高阶层员工更是“只引进、不培养”,多数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全方位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职业技术教育的措施乏善可陈,企业的市场发展竞争战略无法与其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实现叠加效应,造成相当多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受挫。为此,我国企业必须增强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责任意识,摈弃基于企业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员工较低的工资、较高流失率以及简单的模块化生产加工等脆弱的不可持续的竞争策略,在企业内部形成长期的员工彼此信任的团队学习文化,拓展企业因应经营周期性波动的弹性域限,造就企业人力资本的“升级版”,谱写企业与员工互利互动、和谐共进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Feinstein, L. The Wider Benefits of Learning. Handbook of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Research[M]. Berlin: Springer, pp. 354-359,2009.

[2]Becker, G.S. Human Capital: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3]Huang, etc.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on Social Capital.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J], Vol. 28, No 4, pp. 454-464,2009.

[4]Bourdieu, P.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487-511,1977.

[5]Cote, J.E. Identity Capital, Social Capital, and the Wider Benefits of Learning: Generating Resources Facilitative of Social Cohesion[J]. 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 Vol. 3, No 3, pp. 221-237,2005.

[6]Oreopoulos, P. Do Dropouts Drop out too Soon? Wealth, Health and Happiness from Compulsory Schooling.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 Vol. 91, No 11-12, pp. 2213-2229,2007.

[7]Groot, W.; Maassen Van Den Brink, H. The Effects of Education on Health. Human Capital: Theory and Evidenc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8]Field, J. Well-being and Happiness[G]. Leicester: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 IFLL Thematic Papers; No 4,2009.

[9]Cedefop,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s Good for You: The Social Benefits of VET for Individuals[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search Paper; No 17,2011.

[10]Meer, J. Evidence on the Returns to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J], Vol. 26, No 5, pp. 559-573,2007.

[11]Granovetter, M.S. Getting a Job: A Study of Contacts and Career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1974.

[12]Lazear, E.P. Firm-specific Human Capital: A Skill-weights Approac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17, No 5, pp. 914-940,2009.

[13]Vila, L.E. The Non-monetary Benefits of Educ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 35, No 1, pp. 21-32,2000.

[14]Feinstein, L, etc. The Social and Personal Benefits of Learning: A Summary of Key Research Findings[G]. London: Centre for Research on the Wider Benefits of Learning,2008.

[15][35]Hoskins, B, etc. Does Formal Education have an Impact on Active Citizenship Behaviour?[J].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Vol. 7, No 3, pp. 386-402,2008.

[16][34]Lochner, L. Non-production Benefits of Education: Crime, Health, and Good Citizenship.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G], Vol.4.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p. 183-282,2011.

[17]McMahon, W.C. The Social and External Benefits of Education——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M]. Cheltenham: Edward Elgar,2004.

[18]Cedefop,The Benefi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search paper; No 10,2011.

[19]Cedefop,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VET for Individuals[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search Paper; No 11,2011.

[20]Freeman, J.A., Hirsch, B.T. Do Returns to Human Capital Equalize Across Occupational Paths?[R].Research in Labor Economics, Vol. 20, pp. 217-242,2001.

[21]Crook, R.T, etc. Does Human Capital Matter? A Meta-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Capital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 96, No 3, pp. 443-456,2011.

[22]Cohen, D., Soto, M. Growth and Human Capital: Good Data, Good Results[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 12, No 1, pp. 51-76,2007.

[23]Krueger, D., Kumar, K.B. Skill-specific Rather than General Education: A Reason for US-Europe Growth Difference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Vol. 9, No 2, pp. 167-207,2004.

[24]Cedefop. Europes Skill Challenge: Lagging Skill Demand Increases Risks of Skill Mismatch[R]. Cedefop Briefing Note,2012.

[25]Battu, H, etc. Human Capital Spillovers in the Workplace: Evidence for the Service Sector in Brit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J], Vol. 25, No 1, pp. 123-138,2004.

[26]Lindley, R.M., Hogarth, 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Training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Report to the Task Force on Education Youth and Training[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1992.

[27]Green, F, etc. The Impact of Training on Labour Mobility: Individual and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Britain[J]. 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38, No 2, pp. 261-275,2000.

[28]Katou, A.A., Budhwar, P.S. The Effec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ies on Organisational Performance in Greek Manufacturing Firms[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Vol. 49, No 1, pp. 1-36,2007.

[29]Ely, R. A field Study of Group Diversity, Participation in Diversity Education Programmes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 Vol. 25, No 6, pp. 755-780,2004.

[30]European Commission. Ageing and Employment: Identification of Good Practice to Increase Job Opportunities and Maintain Older Workers in Employment: Final Report[R]. Brussels: European Commission,2006.

[31]Smith, A., Hayton, G. What Drives Enterprise Training? Evidence from Australi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 10, No 2, pp. 251-272,1999.

[32]Kenyon, R. The Business Benefits of Apprenticeships: The English Employers Perspective[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l. 47, No 4/5, pp. 366-373,2005.

[33]McMahon, W.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Measuring the Social Benefit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 Cedefop Reference series; No 69-I, pp. 121-193,2008.

Overview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Overall Benefit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XU Xiang-p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y Management,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overall benefit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VTE) conveys that besides generating economic benefits of higher personal wage incom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labor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eneral economic growth, VET also can bring other non-economic benefits of greater individuals job satisfaction, lower absenteeism rate of employees and lower crime rates as well. Anyway, interaction among market and non-market benefits of VET can maximize enterprise labor productiv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gain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ina should formula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coordinating with market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vigorously develop VET.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benefits analysis; market benefits; non-market benefits; return on investment

① 生命历程模式理论(life course patterns)认为每个个体的生命历程都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成长方式和特点,遵循一定的规律,个体生活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在较大历史文化背景中深深打下了相互依存和互动互惠的烙印。社会学试图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清晰解读个体生命历程的成长体验及其背景,指出不但过去的个体性和集体性历史深刻影响个人的成长历程,而且其发生的时代背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个体应当成为自己生命历程中职业轨迹发展的决策中心,而广泛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体制理应越发处于边缘地位。

② 社会的外部效益通常并不是组织有意识活动的直接预期结果,而是部分组织成员漠视其他无权参与决策、毫无选择机会的成员利益的一种“无心插柳”的决策效果。它既可以是一次性的静态效益,也可以是持续性的动态效益。

XU Xiang-p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y Management,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overall benefit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VTE) conveys that besides generating economic benefits of higher personal wage incom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labor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eneral economic growth, VET also can bring other non-economic benefits of greater individuals job satisfaction, lower absenteeism rate of employees and lower crime rates as well. Anyway, interaction among market and non-market benefits of VET can maximize enterprise labor productiv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gain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ina should formula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coordinating with market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vigorously develop VET.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benefits analysis; market benefits; non-market benefits; return on investment

① 生命历程模式理论(life course patterns)认为每个个体的生命历程都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成长方式和特点,遵循一定的规律,个体生活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在较大历史文化背景中深深打下了相互依存和互动互惠的烙印。社会学试图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清晰解读个体生命历程的成长体验及其背景,指出不但过去的个体性和集体性历史深刻影响个人的成长历程,而且其发生的时代背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个体应当成为自己生命历程中职业轨迹发展的决策中心,而广泛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体制理应越发处于边缘地位。

② 社会的外部效益通常并不是组织有意识活动的直接预期结果,而是部分组织成员漠视其他无权参与决策、毫无选择机会的成员利益的一种“无心插柳”的决策效果。它既可以是一次性的静态效益,也可以是持续性的动态效益。

XU Xiang-ping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y Management, Beijing 100102, China)

Abstract The contemporary researches on overall benefit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VTE) conveys that besides generating economic benefits of higher personal wage income,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labor productivity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eneral economic growth, VET also can bring other non-economic benefits of greater individuals job satisfaction, lower absenteeism rate of employees and lower crime rates as well. Anyway, interaction among market and non-market benefits of VET can maximize enterprise labor productivity. Therefore, in order to gain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hina should formula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coordinating with market competitive strategy and vigorously develop VET.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benefits analysis; market benefits; non-market benefits; return on investment

① 生命历程模式理论(life course patterns)认为每个个体的生命历程都不一样,有着不同的成长方式和特点,遵循一定的规律,个体生活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在较大历史文化背景中深深打下了相互依存和互动互惠的烙印。社会学试图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清晰解读个体生命历程的成长体验及其背景,指出不但过去的个体性和集体性历史深刻影响个人的成长历程,而且其发生的时代背景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个体应当成为自己生命历程中职业轨迹发展的决策中心,而广泛的社会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体制理应越发处于边缘地位。

② 社会的外部效益通常并不是组织有意识活动的直接预期结果,而是部分组织成员漠视其他无权参与决策、毫无选择机会的成员利益的一种“无心插柳”的决策效果。它既可以是一次性的静态效益,也可以是持续性的动态效益。

猜你喜欢
职业技术教育效益分析
坡耕地种植苎麻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分析
谈我国东北地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试论逻辑学对职业教育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