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民居在各时代背景下的适应性转变

2014-09-03 11:00郭桂澜
四川建筑 2014年6期
关键词:藏区帐篷民居

郭桂澜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

甘孜州、阿坝州构成了四川藏区的主体,也是后文探讨所指的“四川藏区”。四川藏区是西藏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往来的主要通道。四川藏区“内地化”的过程实质是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输送与融合的过程。这种输送与融合包括两方面:少数民族地区被动接受内地主流统治文化、少数民族地区主动学习以适应现代化进程。本文结合西部大开发的藏区城镇化的背景,试图探索一种符合当地地域性的民居发展方向。

1 四川藏区民居代表类型

1.1 帐篷

帐篷是游牧民族最常使用的居住形式。这种牛毛帐篷虽然简单,但用牛绒捻纺,质地粗厚、耐磨,不怕风雨大雪,滴雨不漏,也便于随时支拆驮运。今天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仍然使用这这种古老而实用的居住方式。游牧者一般会搭建两顶帐篷,一顶作为厨房、客厅与储物之用,一顶作为卧室,如果人口多的会加建几顶卧室帐篷(图1、图2)。

图1 生活起居所用帐篷

图2 卧室帐篷

1.2 杉板房或石板房

杉板房或石板房是以杉板(由长度大于1.5 m,厚约0.5 cm,宽约10 cm的木材拼接为薄板而成)或石板做屋面材料,木构架作为支撑外敷夯土墙、柳条墙、砖墙、木板墙等作为围护结构的建筑形式。由于加工麻烦而面临着被现代彩钢瓦所取代的命运(图3、图4)。

图3 杉板房

图4 石板房

1.3 碉房

藏区的气候条件是日照多、辐射强、大风多、温差大,气候较为寒冷、干燥。这样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藏区建筑特定的形式,表现为:坚固、安全、防寒的碉房。碉房大多数为三层或更高的建筑。碉房各层功能划分为:一层用于圈养牲畜;二层用于居住;三层用于储藏或少量起居,空气流动较大,日光充足,形成最佳的晒粮、储粮场所。这是适合藏族生活方式的建筑模式(图5、图6)。

图5 碉房剖面

图6 碉房分层

1.4 穿斗式木结构瓦房

解放后,穿斗式木结构的瓦房开始采用藏式的石块墙、土坯墙,这标志着汉藏两族文化在建筑上的融合。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逐渐在晾晒平台上加建阳光棚。部分旅游线上的民居将底层的牲口棚改建成客房发展民宿业(图7、图8)。

图7 穿斗式木构瓦房

图8 穿斗式木构瓦房

1.5 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

伴随着城镇化,传统的民居建造方法遭到工业化建造的冲击。对于自主性修建的民居来说,在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下,他们鲜有意识到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保留,大部分钢筋混凝土住宅已经不能体现出四川藏区的地区特色,仅小部分在窗檐、窗框等外墙装饰上有藏式风格的体现。内陆地区的主流文化正在蚕食着藏区建筑文化。

民居模式的转变是由于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的变化。四川藏区未来的发展着重点是特色旅游业,由此可见对于四川藏区传统建筑模式的保护与适应性调整的重要性。依附在传统建筑之上的传统生活方式、社区关系、城镇格局、意境已经慢慢地被大一统的经济主导的消费文化所蚕食。在此,作者尝试探索适合藏区民居的适应性调整。

2 探索未来四川藏区“内地化”进程中适应性民居形式

2.1 新乡土主义探索

在内地文化与藏区文化交融日益频繁的当下,探讨藏区地域性建筑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创新是当务之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诠释建筑的现代品质以塑造时代精神并引发基于地域性的情感共鸣正成为时代的主题,这是时代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结合——新乡土主义。新乡土主义主要观念如下:

(1)要维持和延续原有的传统地域性观点,又要通过现代文明与技术实现创新;

(2)地域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隔绝;

(3)文化自觉应该建立在对本族文化的自信与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当中。

2.2 新乡土主义要素

新乡土主义代表着一种文化的自信与包容,是吸纳外来信息的有益之处,做出适合自己的改变。这种适应性的改变可以从以下要素展开:材料、构造、形体组织、空间意境。下面就四川藏区民居建筑的这几点元素展开分析:

(1)在材料上,由于靠山近水,石材、木材丰富,建筑多采用砖石、木材。而现代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材料上可以采用置换或者挖掘石材的工业化加工可能性。在马尔康县城就发现了方石场。传统的石砌碉楼是居民自行到山上进行采集,石块尺寸不一,加工困难。现代化的石厂加工出来的方石虽然大小不一,但是厚度相同。在保留了石砌本身的自然随机感的同时又提高了修建速度,还能就地取材,不失为一种兼顾效率与感情的解决良方;

(2)杉板房与石板房之所以适宜当地的环境,第一是因 为取材方便,第二是因为当地风大,普通瓦面或者彩钢瓦会被吹飞或者噪声过大。出于保护地域特色,这些建造手法需要传承下来,可以通过模数化加工杉板和石板使之像小青瓦一样方便搭建;

(3)在形体组织上,由于藏区建筑注重防御与防寒,建筑形象是内向的,为了适应当下的生产方式与生活要求。碉楼的小窗户是源于最初的防御保温原因,在现代生活中这样的小窗户已经不能满足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可以考虑适当地扩大;

(4)在空间意境上更多的需要考虑的是聚落的层面,延续藏区依山而建,与自然巧妙穿插的模式,这对于发展四川藏区特色旅游线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将穿斗式民居底层改建成为客房也是民居功能适应性转变的方法。

3 结束语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尤其在民族地区,更需要关注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延续。地域性不是静止的地域,是根据现实条件不断生长与发展。就好像四川藏区的内地化过程源自主动学习和被动的改变,偏远民族地区的地域性在面对城镇化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像有机体一样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让地域的特色材料、构造技艺、装饰特色、空间意境在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1] 王及宏,张兴国.康巴藏区木框架承重式碉房的类型研究[J].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8,(6)

[2] 杨斌.藏式建筑特色及其他[J]. 小城镇建设, 2005,(1)

[3] 杨环.嘉绒古碉文化溯源[J]. 中华文化论坛, 2006,(4)

猜你喜欢
藏区帐篷民居
今晚,我要睡在帐篷里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帐篷里的笑声
“帐篷节”开始啦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打造人民调解升级版 维护藏区和谐稳定
搭在水上的帐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