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诊断研究

2014-09-03 13:31热娜·日介甫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

热娜·日介甫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365例,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72.88%,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70.14%,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检查,可早诊断、早治疗,并为心律失常性冠心病提供可靠、高效、重复性好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心血管疾病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心律失常在临床较为常见,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或是心脏搏动起源位置的改变以及冲动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临床可单独发生也与冠心病等疾病同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临床监测,对于尽早接受科学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因心律失常导致生命危险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探讨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监测准确率,并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365例,其中男性患者212例,女性患者153例,年龄为41-82岁,平均年龄为(61.03±1.10)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1.45±0.62),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胸痛、气短等临床症状,其中141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91例患者有糖尿病史,44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89例患者有其他心脏疾病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平卧位,应用NEC-3100A型12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纸速控制在25 mm/s,保持基线平稳和图像清晰,当T波小于同导联R波的1/l0,ST段水平下移>0.05 mV,为缺血性ST-T改变[2]。动态心电图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24 h不间断监测,并调整参数进行详细检查,检测期间患者禁止进入高电压、强磁场环境和理疗室,记录两种监测方式的准确率。

阳性判定标准:以等电位线的基线为标准,ST段呈水平型或下降型下移>0.1 mV;下移时间持续≥1 mms;2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1 mms,ST段的测量以J点后80 ms为准[3]。

数据统计: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例数266例,阳性率为72.88%,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例数为256例,阳性率为70.14%,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3讨论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体现为全面、准确,可以不受工作、体力劳动、休息等因素影响24 h记录患者心电变化[5],同时能够判断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律失常的影响和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和心律失常的关系,而常规心电图只能对患者静态时进行有效监测,负荷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法准确诊断,检测具有局限型[6]。本研究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检测心律失常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动态心电图检测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24 h监测,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结果,对于心律失常患者今早接受治疗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竞琳, 刘春霞.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比较[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6上旬刊): 2913-2914.

[2] 陈香美.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 2012, 12(12): 65-66.

[3] 史雪梅, 黄晓翠, 赵艳晶.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 31(3): 47.

[4] 郑易, 岑镇波, 胡海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眷自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 2011, 33(6): 678-679.

[5] 鞠伟伟. 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对比分析[J]. 健康必读, 2012, 11(8中旬刊): 113.

[6] 汤喜红, 孙玉敏.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 中国卫生产业, 20l2(29): 106.endprint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365例,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72.88%,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70.14%,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检查,可早诊断、早治疗,并为心律失常性冠心病提供可靠、高效、重复性好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心血管疾病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心律失常在临床较为常见,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或是心脏搏动起源位置的改变以及冲动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临床可单独发生也与冠心病等疾病同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临床监测,对于尽早接受科学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因心律失常导致生命危险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探讨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监测准确率,并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365例,其中男性患者212例,女性患者153例,年龄为41-82岁,平均年龄为(61.03±1.10)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1.45±0.62),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胸痛、气短等临床症状,其中141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91例患者有糖尿病史,44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89例患者有其他心脏疾病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平卧位,应用NEC-3100A型12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纸速控制在25 mm/s,保持基线平稳和图像清晰,当T波小于同导联R波的1/l0,ST段水平下移>0.05 mV,为缺血性ST-T改变[2]。动态心电图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24 h不间断监测,并调整参数进行详细检查,检测期间患者禁止进入高电压、强磁场环境和理疗室,记录两种监测方式的准确率。

阳性判定标准:以等电位线的基线为标准,ST段呈水平型或下降型下移>0.1 mV;下移时间持续≥1 mms;2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1 mms,ST段的测量以J点后80 ms为准[3]。

数据统计: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例数266例,阳性率为72.88%,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例数为256例,阳性率为70.14%,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3讨论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体现为全面、准确,可以不受工作、体力劳动、休息等因素影响24 h记录患者心电变化[5],同时能够判断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律失常的影响和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和心律失常的关系,而常规心电图只能对患者静态时进行有效监测,负荷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法准确诊断,检测具有局限型[6]。本研究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检测心律失常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动态心电图检测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24 h监测,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结果,对于心律失常患者今早接受治疗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竞琳, 刘春霞.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比较[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6上旬刊): 2913-2914.

[2] 陈香美.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 2012, 12(12): 65-66.

[3] 史雪梅, 黄晓翠, 赵艳晶.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 31(3): 47.

[4] 郑易, 岑镇波, 胡海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眷自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 2011, 33(6): 678-679.

[5] 鞠伟伟. 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对比分析[J]. 健康必读, 2012, 11(8中旬刊): 113.

[6] 汤喜红, 孙玉敏.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 中国卫生产业, 20l2(29): 106.endprint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在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准确诊断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治疗的患者365例,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诊断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72.88%,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70.14%,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检查,可早诊断、早治疗,并为心律失常性冠心病提供可靠、高效、重复性好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心血管疾病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心律失常在临床较为常见,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或是心脏搏动起源位置的改变以及冲动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临床可单独发生也与冠心病等疾病同时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威胁患者生命[1],因此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临床监测,对于尽早接受科学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因心律失常导致生命危险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探讨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的临床监测准确率,并与常规心电图比较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365例,其中男性患者212例,女性患者153例,年龄为41-82岁,平均年龄为(61.03±1.10)岁,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1.45±0.62),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胸痛、气短等临床症状,其中141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91例患者有糖尿病史,44例有风湿性心脏病史,89例患者有其他心脏疾病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时患者平卧位,应用NEC-3100A型12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纸速控制在25 mm/s,保持基线平稳和图像清晰,当T波小于同导联R波的1/l0,ST段水平下移>0.05 mV,为缺血性ST-T改变[2]。动态心电图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对患者进行24 h不间断监测,并调整参数进行详细检查,检测期间患者禁止进入高电压、强磁场环境和理疗室,记录两种监测方式的准确率。

阳性判定标准:以等电位线的基线为标准,ST段呈水平型或下降型下移>0.1 mV;下移时间持续≥1 mms;2次心肌缺血发作时间间隔≥1 mms,ST段的测量以J点后80 ms为准[3]。

数据统计: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动态心电图检查阳性例数266例,阳性率为72.88%,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例数为256例,阳性率为70.14%,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

3讨论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动态心电图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的诊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体现为全面、准确,可以不受工作、体力劳动、休息等因素影响24 h记录患者心电变化[5],同时能够判断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律失常的影响和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和心律失常的关系,而常规心电图只能对患者静态时进行有效监测,负荷性心律失常患者无法准确诊断,检测具有局限型[6]。本研究通过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于检测心律失常的准确率,结果表明动态心电图检测室性早搏二/三联、房性早搏二/三联、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的检出率显著优于常规心电图,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24 h监测,可以获得全面、准确的结果,对于心律失常患者今早接受治疗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竞琳, 刘春霞.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的比较[J]. 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6上旬刊): 2913-2914.

[2] 陈香美.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中的价值[J].中国乡村医药, 2012, 12(12): 65-66.

[3] 史雪梅, 黄晓翠, 赵艳晶.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0, 31(3): 47.

[4] 郑易, 岑镇波, 胡海雷.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眷自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 2011, 33(6): 678-679.

[5] 鞠伟伟. 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对比分析[J]. 健康必读, 2012, 11(8中旬刊): 113.

[6] 汤喜红, 孙玉敏.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 中国卫生产业, 20l2(29): 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