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临床对比

2014-09-04 09:12袁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空腹胰岛素常规

袁虹

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临床对比

袁虹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46例2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 实验组23例。实验组给予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 对照组给予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对比和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3个月后,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在4.0~7.0 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均在7.0 mmol/L以上。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较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常规治疗;临床疗效

目前, 糖尿病人数越来越多, 且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2型糖尿病最为多见,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胰岛素抵抗, 并非胰岛素分泌不足而是机体对自身胰岛素识别能力较差[1]。2型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较为明显, 即吃的多, 喝的多,尿的多, 体重减少。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为药物治疗, 如口服降糖药物, 控制血糖, 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等治疗方法[2]。近年来关于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与常规治疗临床对比研究越来越多, 何种方法更适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院选取在本院住院调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23例, 给予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2013年入住本院住院调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 其中男13例, 年龄43~67岁, 女10例, 年龄47~58岁。其中有3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有20例, 5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有15例, 10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有1例。实验组23例, 其中男13例, 年龄43~57岁, 女10例, 年龄47~68岁。其中有3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有18例, 5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有5例, 10年以上糖尿病史的有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一般药物治疗, 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 起始剂量为0.5 g, 2次/d 或0.85 g, 1次/d, 随餐服用, 可每周增加0.5 g 或每2周增加0.85 g 逐渐加至2 g/d分次服用, 成人最大推荐剂量为2550 mg 对需进一步控制血糖患者, 剂量可以加至2550 mg/d(即0.85 g/次, 3次/d) 每日剂量超过2 g时, 为了更好的耐受, 药物最好随三餐分次服用。实验组23例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 性别, 糖尿病病程, 以及近期的空腹血糖范围来制定患者的用药情况。为患者制定适合自己病情的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方案。对于体重超重的糖尿病患者首选二甲双胍治疗;对于一般情况的患者应给予一般降糖药物治疗, 如磺脲类及双胍类[3];对于口服降糖药物无明显作用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 胰岛素的剂量因人而异, 平均胰岛素需要量在0.5~1.0 IU/(kg·d)国际单位之间青春期前的儿童, 胰岛素的需要量在0.7~1.0 IU/(kg·d)之间, 当病情得到部分缓解时胰岛素的需要量可明显减少。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3个月后进行血糖监测的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 对照组23例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15.8±2.2)mmol/L, 经常规药物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12.8±1.5)mmol/L。实验组23例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16.8±2.3)mmol/L, 经药物强化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8.6±1.2)mmol/L。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比较( x-±s, mmol/L)

2.2 患者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23例患者对常规药物治疗满意3例, 满意度13.0%;较满意10例, 较满意度43.5%;不满意10例, 不满意度43.5%;总满意度为56.5%。实验组23例患者对强化治疗满意18例, 满意度为78.2%;较满意的为4例, 较满意度17.4%;不满意1例, 不满意度4.4%;总满意度为95.6%。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

2.3 强化治疗副作用 经强化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由于血糖下降明显, 23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均出现了头晕, 四肢无力,出汗, 面色苍白等低血糖症状, 经临床给予葡萄糖短时间立即口服后, 症状明显改善。此4例发生低血糖症状的患者继续参加实验并无退出病例。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抵抗为发病机制的疾病。2型糖尿病不同于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的平衡, 为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绝对不足引起的[4]。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控制性降糖药物的使用。口服磺脲类及双胍类药物能有效的控制血糖, 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近年来, 有相关研究表明, 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较药物常规治疗更为有效。为此本院选取了46例患者进行了分组探讨和研究, 结果表明对照组23例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15.8±2.2)mmol/L, 经常规药物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12.8±1.5)mmol/L。实验组23例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16.8±2.3mmol/L, 经药物强化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8.6±1.2)mmol/L。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因此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较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院还对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 发现经2型糖尿病药物强化治疗的患者满意度为95.6%, 经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满意度为56.5%。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2型糖尿病经药物强化治疗后的患者满意度更高且效果更好,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除药物治疗控制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外患者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 多参加体育活动,控制低糖饮食, 少食多餐, 避免暴饮暴食, 严格控制体重, 保持心情愉快, 避免情绪激动。情绪激动, 睡眠质量下降也会使血糖水平升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严格控制血糖的范围,尽量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一旦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性眼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就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后果[5]。2型糖尿病的最常见的死因为大血管病变,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所以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1] 郑刚, 张承宗.2型糖尿病治疗模式的改变——从控制血糖到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 2005, 4(3):351-354.

[2] 梁渊, 程锦泉, 彭绩, 等.2型糖尿病药物常规治疗与强化治疗的生理指标与主观指标评价.药物与临床, 2008, 2(19):118.

[3]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 7(41):7.

[4] ostergard T, Hansen TK.Nyholm, B, et al.Circulating ghrelin concentrations are reduced in healthy offspring of Type 2 diabetic subjects, and are increased in women independent of a family history of Type 2 diabetes.Diabetologia, 2003, 46(1):134-136.

[5] 张力.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胰岛素抵抗状态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新乡医学院学报, 2013, 2(30):139.

Clinical comparison between drug intensive treatment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YUAN Hong.
First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eyang Jingya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yang 618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differences between drug intensive treatment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Methods A total of 46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tained 23 case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drug intensive treatment for type 2 diabet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After 3-month treatment, the fasting plasma glucos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4.0~7.0mmol/L,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above 7.0 mmol/L.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Drug intensiv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has more obvious clinical efficacy tha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Type 2 diabetes; Drug intensive treatment;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linical efficacy

2014-05-26]

618000 德阳市旌阳区中医院内一科

猜你喜欢
空腹胰岛素常规
常规之外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空腹喝水
别受限于常规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