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B-HCG联合孕酮检测对异位妊娠转归的预测价值

2014-09-04 09:12张一帆宁键王艳茹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孕酮包块异位

张一帆 宁键 王艳茹

·临床医学·

血清B-HCG联合孕酮检测对异位妊娠转归的预测价值

张一帆 宁键 王艳茹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1],患者对生育的渴望及对保留脏器完整性的意愿逐渐增强, 故保守性治疗亦随之明显增多[2]。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82例, 有126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中有112例获得成功, 而14例保守治疗失败后手术治疗。本文旨在讨论保守治疗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的高低, 对于同一水平血清B-HCG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此对于大多数宫外孕患者, 尤其是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能否在未破裂前得到诊断并进行保守治疗并取得成功, 决策及如何把握治疗指征极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182例,(临床孕周均<10周), 平均年龄(26.9±7.8)岁, 其中126例符合以下条件并采用保守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无活跃性腹腔内出血;包块<3.5 cm; 未见胎心搏动;血清HCG值不能超过4000 U/L;血象及肝、肾功能正常;无MTX及米非司酮治疗禁忌证。根据其血清孕酮值将其分为两组, 1组患者血清孕酮<15 pg/ml, 共68例;2组患者血清孕酮>15 pg/ml, 共5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平均停经天数、异位妊娠包块大小和用药前血B-HCG值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血样采集均在治疗之前进行。分别抽取静脉血5 ml, 分离血清同时采用西门子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对血清孕酮及血清B-HCG水平进行测定。

1.3 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保守治疗:口服米非司酮胶囊II(米福)15 mg, 每12小时1次, 连续3 d,共90 mg, 服药前后2 h空腹。服药第1天同时给予甲氨蝶呤50 mg/m2单次肌内注射, 用药第2~3天每日补液2000 ml左右,以减轻甲氨蝶呤的毒副作用。要求患者在保守治疗期间均严格卧床休息, 禁用腹压, 禁止性生活, 并保持大便通畅, 以免腹压增加引起异位妊娠包块破裂。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读

1.4.1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如心率、血压、脉搏等;②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③治疗后动态观察血B-HCG变化, 每周检测1~2次;④治疗后动态观察患者异位妊娠包块消退情况, 直至血B-HCG降至正常, 于月经后行盆腔彩超检查。

1.4.2 疗效判读 治愈的标准为:①腹痛及阴道出血等症状消失;②血清B-HCG连续每周下降>15%至正常;③彩超提示异位妊娠包块缩小或不变。失败的标准为:①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加剧, 腹腔内出血增加, 甚至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②血B-HCG每周下降<15%或上升;③盆腔包块无缩小或增大;④二次用药后仍需手术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该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组患者(血清孕酮<15 pg/ml)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2组患者(血清孕酮>15 pg/ml),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比较(n, %)

3 讨论

异位妊娠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输卵管病理改变, 包括输卵管手术、生殖道感染导致的盆腔炎性疾病、前次异位妊娠和输卵管绝育术失败后的妊娠。其他的高危因素包括不孕、辅助生育技术的使用、既往有盆腔及腹部手术及吸烟等。传统的异位妊娠的诊断是基于输卵管破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果在异位妊娠未破裂前诊断, 则可选择保守治疗, 减少手术创伤。由于B超诊断技术的改进, 激素放射免疫测定的广泛应用, 以及大众对异位妊娠认知度的提高, 使绝大多数异位妊娠患者在未破裂前就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据研究, 血孕酮水平与血HCG水平无相关性, 但血孕酮水平可以帮助确定异位妊娠的诊断。

甲氨喋呤是一个绑定在二氢叶酸还原酶上起催化作用的抗代谢物, 是叶酸拮抗剂, 通过干扰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和氨基酸丝氨酸和蛋氨酸, 因此阻止DNA的修复和细胞复制。甲氨喋呤影响细胞增殖活跃的组织, 如骨髓组织、口腔和肠道黏膜、呼吸系统上皮组织、恶性细胞和胚胎滋养层组织, 使胚胎绒毛组织变性、坏死, 导致胚胎死亡。在1982年MTX首次用于治疗异位妊娠, 应用MTX治疗宫外孕的总成功率在观察试验中介于71.2%~94.2%。而米非司酮是一种较强的孕酮拮抗剂, 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性结合, 调节凋亡基因促进绒毛膜滋养细胞、腺上皮细胞凋亡, 并通过改变蜕膜组织局部T辅助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 细胞导致免疫微环境破坏, 引发胚胎和滋养细胞变性、坏死, 并从宫颈管壁分离、脱落甚至吸收, 故米非司酮辅助MTX 增加对滋养细胞的毒性作用和杀胚效果。本文通过对在本院妇产科诊断为异位妊娠的126例患者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胶囊II联合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的方法给予保守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除与血清B-HCG含量和异位妊娠包块大小关系密切, 同时, 与患者的血清孕酮水平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结果显示, 同一水平的HCG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与血清孕酮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血清中孕酮含量>15 pg/ml, 提示滋养细胞活性较大, 则治疗成功率较低;反之, 血清中孕酮含量<15 pg/ml, 提示滋养细胞活性较小,则治疗成功率较高。

[1] 刘林芳, 郑秀, 王晓莉.异位妊娠发病率上升的病因分析.中国误诊杂志, 2003, 3(1):99-100.

[2] 卞度宏.异位妊娠的非手术治疗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4):201-203.

2014-03-24]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孕酮包块异位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怀孕了你还在频繁测孕酮吗
孕酮低可致不孕或流产,它有3 种表现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求“好孕”要重视孕酮值
中西医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肩部巨大包块同时伴毛鞘癌及鳞癌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