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压内关、足三里对胃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2014-09-04 09:10李变红焦红朵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期
关键词:指压阻断剂关穴

李变红 焦红朵

指压内关、足三里对胃癌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影响

李变红 焦红朵

目的 观察指压内关、足三里穴防治胃癌化疗所致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胃癌手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指压内关足三里穴位和常规应用H3受体阻断剂预防化疗后呕吐;对照组于化疗前静脉注射止吐药H3受体阻断剂预防呕吐。结果 实验组化疗后呕吐总有效控制率90.62%, 与对照组(81.23%)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指压内关及足三里穴位可有效减轻胃癌化疗后呕吐发生。

穴位按压;恶心;呕吐

化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导致患者的依从性降低, 限制了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 甚至导致患者因为不能承受消化道反应而放弃继续治疗, 从而最终影响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1]。严重的恶心呕吐体验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状态, 持续的恶心体验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呕吐导致脱水、代谢紊乱、营养摄入不足, 更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健康状况。本组病例研究用指压内关、足三里穴位对胃癌化疗止吐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名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癌。采用便利抽样方法, 实验组32例, 对照组32例,其中男36例, 女28例, 年龄27~75岁, 中位年龄65岁。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应用H3受体阻断剂预防化疗后呕吐。

1.2.2 实验组在常规止吐的基础上加用指压内关及足三里穴位, 观察化疗后1~5 d的恶心、呕吐情况。内关穴位置:取此穴道时应要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 仰掌的姿势,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 从近手腕之横皱纹的中央, 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或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 腕横纹上2寸,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 指甲的方向要竖向, 和两筋平行, 指甲要短, 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 要有一定的力度,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 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 上传到肘部, 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足三里穴位置: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找穴时左腿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 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 指尖处即为此穴。按摩右侧足三里, 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放在足三里穴上, 其他四指握住胫骨, 然后以拇指垂直下按, 方法同前但力度要大, 由于足三里下面的肌肉较为丰富, 整个过程约5~10 min即可。

2 结果

2.1 评价标准 按药物毒副反应标准, 将恶心、呕吐分为0~Ⅳ度[2]。0度:无恶心、呕吐;Ⅰ度:恶心, 不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Ⅱ度:呕吐可自行控制, 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Ⅲ度:呕吐需治疗, 明显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Ⅳ度:频发呕吐, 治疗难以控制, 不能进食, 需卧床休息。根据恶心、呕吐控制程度分为完全控制(CR)、部分控制(PR)、轻微控制(MR)未控制(F), 以CR+ PR为总有效控制。

2.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穴位按压主要是透过经络穴位刺激达到止吐、止恶心的效果, 内关穴是用来舒缓心悸、胸闷、胃胀、恶心、呕吐的穴道,指压足三里穴可宣通上、中二焦, 理顺气机, 降逆止呕效果突出, 使胃肠蠕动波幅降低, 同时能使细胞活力上升, 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改善骨髓抑制, 扶正祛邪,增强解毒能力, 调整代谢, 能补脾健胃, 促使饮食尽快消化吸收, 而且还能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 两穴合用可达到健脾和胃、降逆止吐、理气行滞之效, 从而起到扶正祛邪之目的,提高机体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穴位按摩是非侵入性医疗行为, 简便易行, 可由护理人员施行, 也可由患者或家属进行。

[1] 林静瑜, 许云禄, 倪峰.穴位注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9(6):189-191.

[2] 罗晓琴, 王笑民.穴位注射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6):94-96.

471003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

猜你喜欢
指压阻断剂关穴
指压穴位操并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影响
指压穴位治闪腰
晕车时用力点内关穴
辅助治疗心血管病有个第一要穴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指压穴位治闪腰
德国没收35吨中国产指压陀螺
心力衰竭患者中伊伐布雷定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
冠心病患者康复中适宜运动强度的相关研究
微丝解聚剂及微管阻断剂对藓羽藻细胞重建过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