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以上老年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沟通及护理体会

2014-09-04 09:12吴张平周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电极

吴张平 周冬梅

80岁以上老年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沟通及护理体会

吴张平 周冬梅

目的 探讨如何对80岁以上老年患者植入埋藏式起搏器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护理。方法 对76例已植入埋藏式起搏器的80岁以上的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 通过对80岁以上患者的有效沟通和护理, 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对8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在给予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时,抓住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的护理, 采取有效的沟通, 才能保证这一特殊群体能耐受手术, 并无术后近、远期的并发症发生,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患者;埋藏式起搏器;护理;沟通;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选自2007年6月~2012年12月, 80岁以上老年患者植入埋藏式心脏起搏器76例, 男42例, 女34例;年龄80~95岁, 平均年龄83.64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0例,心房颤动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7例, 窦性心动过缓8例, 心房颤动合并长间歇4例, 房扑合并Ⅲ度房式传导阻滞1例, 窦性静止3例, 快慢综合征2例,缓慢型心房颤动4例, 室速1例。76例所选起搏器类型VVI 55台, DDD 20台, ICD 1台。电极导管进路均为左锁骨下静脉。心室起搏电极置于右室心尖部, 心房起搏电极置于右心耳。手术并发症:除1例术中发生电极断裂外, 无其他近、远期并发症发生。

2 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一切护理的基础。随着年龄的增加, 老年人的听力、视力、记忆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因此, 在护理这类患者时, 作者采取了特殊的沟通方式。对听力完全丧失的患者, 采用写字板交流, 结合打手势,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对听力减退的患者, 采用写字板与语言交流相结合,由于患者皆是本地人, 均采用方言与患者沟通, 取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老年人由于多种疾病缠身,对疼痛异常敏感, 对疼痛的耐受力下降, 对手术充满恐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一种有创治疗方法, 患者因对手术不了解, 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1]。因此, 耐心、细致的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患者为什么要安装起搏器, 如何安装, 起搏器有什么作用, 安装之后需要注意什么。认真回答患者的每一个疑问, 直到患者完全理解为止。联系已出院的同类患者现身说法, 增加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使患者及家属自愿接受手术, 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迎接手术的到来。②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善术前各项检查;有目的地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 吃饭及喝水;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物品及药品:利多卡因、阿托品、生理盐水、糖水,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氧气等并处于备用状态;采用浅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

3.2 术中护理 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 协助患者脱去上衣,暴露手术部位, 并注意保暖。加强沟通, 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的进展, 了解患者的感受, 做好心理护理, 密切观察心电监护仪各项参数, 重视患者的主诉。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感染是安装心脏起搏器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不仅影响起搏器的治疗效果, 严重时可引起败血症等, 危及患者的生命[2]。

3.3 术后护理 ①卧位与活动:手术局部无菌纱布覆盖,腹带加压包扎, 砂袋压迫止血6~8 h, 患者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最适宜[3]。术侧肩关节制动, 可协助患者活动肘关节以下的部位, 鼓励患者活动另一侧肢体及双下肢。24 h后可适当抬高床头, 协助患者床边坐起, 2 d后可下床活动, 避免术侧肢体大幅度、剧烈的活动, 在术后1~2个月后可进行上肢运动 , 以能摸到对侧耳垂为好[4]。②术后常规监护24 h, 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 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有无电极移位。重视患者的主诉, 有无新的不适发生。③切口的护理:每日观察切口, 有无红、肿、热、痛, 结合体温, 血常规判断患者有无切口感染及囊袋血肿, 每天换药, 必要时用酒精湿敷。一般7 d拆线。④生活护理:患者卧床时协助患者完成一切生活所需,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⑤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的信任。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⑥教会患者自己数脉搏。

4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所装起搏器的型号、使用年限、设置的频率及各项参数。教会患者自己测脉搏, 每日在同样状态下测量, 3次/d。当脉搏低于设置的频率5次/min时, 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之前的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告知患者主治医生的手机号码。外出时随身携带起搏器安装卡及填有住址、姓名、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的卡片。电池耗竭前增加就医次数, 以便及时更换。

5 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重, 中国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未来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80岁以上为长寿期。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 抵抗力下降, 免疫功能低下, 在经受起搏器植入术的过程中其反应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 要抓住术前、术中、术后五个环节的处理, 才能保证这一特殊群体能耐受手术, 并无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

[1] 王静.老年患者行心脏起搏安装术术前焦虑水平调查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12):119-120.

[2] 袁彩虹, 宋莉.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手术的配合及护理.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4):180.

[3] 韩良洁.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1997, 25(8):250-251.

[4] 崔炜.心脏病介入治疗200.石家庄:河北科技出版社, 2003: 14.

2014-05-16]

226500 如皋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二区

猜你喜欢
心脏起搏器起搏器电极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针对电极事故的控制系统方案应用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老年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液发电法确保心脏起搏器不停跳
三维电极体系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心脏永久起搏器外露后清创重置术的护理
一种新的PVC膜铝离子选择电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