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在口腔疾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4-09-04 09:12史绍英王成良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口腔疾病口腔卫生口腔

史绍英 王成良

预防医学在口腔疾病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史绍英 王成良

目的 探讨预防医学学科在治疗口腔疾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107例口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54例患者没有给予任何方式的治疗手段, 只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的日常生活习惯, 注意口腔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而实验组53例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采取一些有效的药物及其手术治疗方式, 一定时间之后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74.07%, 而实验组的有效率达到94.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防医学学科在口腔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临床疗效

预防医学属于多门学科组成的一个学科群, 它是以人类群体为研究对象, 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等的理论, 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门交叉学科[1]。预防医学就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机制, 最终使人类环境相关疾病的“基因预防”成为可能[2]。口腔疾病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67.0%, 中年人群恒牙患龋率达59.9%, 老年人群中全口无牙者达6.9%, 人群中存在牙龈炎、牙石检出率也相对来说较高, 口腔健康状况普遍较差[3]。这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发病率非常高, 却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面对现代口腔疾病的蔓延, 预防医学对于此类疾病的发生及其前期的预防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以找到引起口腔疾病的因素, 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疗。本文将本院收治的口腔疾病患者给予观察发生疾病的因素, 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及其预防,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共收治存在口腔疾病患者107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4例, 男31例, 女23例, 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24.3±10.2)岁, 病程1~20年, 平均病程(11.1±2.3)年;实验组53例, 男28例, 女25例, 年龄9~66岁, 平均(24.5±10.1)岁, 病程1~19年, 平均病程(11.2±2.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及其治疗标准参照(原卫生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布的中国口腔卫生保健规划[4]。

1.3 治疗方法 对于进入到本文观测的用于评价的患者中,所有的患者都会采取坚持每天刷牙的生活习惯。对照组没有给予任何措施的治疗, 生活方式也不发生改变, 2次/d刷牙,注意饮食卫生;治疗组则给予一些必要的药物治疗或者是手术治疗, 以1个月作为1个疗程, 在经过1个月之后, 对上述人群进行综合疗效评价。

1.4 观察指标 总体的观察指标是对两组患者的患有疾病的程度、治疗的方式、治疗的情况等考察指标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的患者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之后, 集中到医院检查, 进行统计, 两组患者进行相互比较, 得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7%, 而实验组总有效率则达到94.34%。具体的数值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3 讨论

就目前来说, 对于口腔类疾病, 属于威胁人体的健康的常见疾病, 口腔疾病给患者、家庭及其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是我国现阶段较为突出的健康问题[3]。对于口腔类的疾病, 一般情况也不属于较大的疾病, 现代医学中, 临床医学的治疗手段完全可以对口腔疾病起到很好地预防及其治疗作用, 防止口腔类疾病的蔓延。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口腔卫生策略总体框架》指出三点建议, ①尽量降低口腔疾病和伤残负担, 重点关注穷困及社会边缘群体。②促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减少来自环境、经济、社会及行为方面对口腔健康的危险因素。③建立口腔卫生体系, 使其能够公平地提高口腔健康水平。同样, 我国卫生计生委也发动了一系列的口腔健康促进活动,包括爱牙日活动、大中小学校口腔健康教育、培养口腔卫生人才、推广常见的口腔疾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并开展科学研究, 制订合理的防治策略, 采取综合措施, 积极控制口腔疾病的流行与传播等, 推动我国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发展[5-7]。

通过以上的临床研究可以得到, 医学上采取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 生活中注意合理的日常生活作息习惯, 注意生活中的口腔卫生, 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可以有效达到治疗目的的。

[1] 庄勋, 李百胜, 朱和新.对预防医学教育国际化的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2):33-34.

[2] 熊光练, 欧阳宁惠, 周 妮.新世纪预防医学发展方向的浅议.医学与哲学, 2003, 24(2):4-5.

[3] 李刚.我国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的现状及差距.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2, 5(10):595-596.

[4] 卫生部办公厅文件.中国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2004-2010年).卫办疾控发[2004]13号.

[5] 张震康.展望21世纪中国口腔医学发展的趋势.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0, 35(1):5-7.

[6] 王兴.中国口腔医学的发展.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 1(4): 193-194.

[7] 李刚.中国口腔卫生服务的现状与发展报告.美中医学, 2004, 1(1): 36-39.

2014-05-13]

266300 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猜你喜欢
口腔疾病口腔卫生口腔
《口腔疾病防治》被瑞士HINARI 数据库收录
吃饭老塞牙,小心口腔疾病找上门
临床预防干预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黄芩主要化学成分对口腔疾病作用的研究综述
口腔卫生师的职业与职责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口腔卫生师
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