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若干问题研究

2014-09-04 09:12段新存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明胶脾脏选择性

段新存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若干问题研究

段新存

目的 探讨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临床效果及介入血管选择、栓塞剂用量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 48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 总结48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情况, 进行分析。结果 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有效率98%以上。结论 脾动脉栓塞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严重并发症少等特点, 已得到较广泛的临床应用。

脾动脉栓塞术;脾功能亢进并发症

本文就本院2007~2013年以来, 采用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各种原因的脾脏增大伴功能亢进共48例, 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48例患者中, 男32例, 女16例,年龄16~75岁, 平均48岁。

1.2 方法 各种原因引起的脾大并功能亢进,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全部患者进行脾动脉选择性插管DSA检查行脾动脉栓塞术。本组患者均采用经高压消毒处理的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材料。

2 结果

选择性脾动脉插管均一次性成功的患者共48例, 72.9%(35/48)的患者达到超选择性插管。在临床随访中脾功能亢进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达98.0%以上。临床在非超选择性插管的病例中, 仅有1例患者, 因胰尾动脉误栓, 而引起胰腺炎;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患者共5例, 其中合并左侧肺炎患者2例, 给予对症处理, 症状得到控制。

3 讨论

脾动脉主干造影有上弧形、下弧形、水平型、上升型、波浪型和回旋型, 后两种极难进行超选择性插管[1]。本组试验中有1例胰尾部供血动脉发自脾下级动脉患者, 因未对其脾栓塞进行重视, 进而出现胰尾部误栓。人体动脉分支数与脾脏的大小无直接联系[2], 因此, 脾脏大小无法决定栓塞的颗粒数。本研究中脾栓塞程度均在50%左右。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3]。为更加准确地控制栓塞量, 可将此方法与观察血流速度相结合运用。

3.1 栓塞部位及程度的控制 48例患者中2例左侧肺炎, 5例左侧中等量胸腔积液, 患者栓塞面积均>65%, 且脾上栓塞偏重。脾栓塞程度的控制如下:学者认为栓塞脾体积的50%~60%可有效治疗脾大并功能亢进[1], 但也有报道控制在30%~40%[4]较适宜。本组病例控制在50%左右栓塞程度, 栓塞后患者不良反应较轻, 无明显严重并发症, 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粉刺栓塞适用于治疗巨脾患者, 首次栓塞应控制在脾脏体积的30%~40%, 并在2~3个月后, 进行二次栓塞,控制在20%~30%, 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栓塞颗粒(明胶海绵)大小的选择:达到超选择性插管, 应选用1 mm×1 mm ×1 mm大小的已高压蒸汽的明胶海绵颗粒, 随访观察经高压处理的明胶海绵吸收慢, 脾功能亢进复发率低。

3.2 栓塞后影像学定期观察的必要性 梗塞区液化坏死反应的高峰时期是在栓塞后3周内, 同时, 患者还会出现发热、腹痛、肺炎及脾脓肿等并发症。因此, 在此段时间定期进行影像学观察, 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 在患者术后48 h进行检查, 如常规胸片、腹部超声或CT, 并在术后3周内进行至少3次追踪观察, 对患者栓塞面积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监控。

3.3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脾脓肿、脾破裂、误栓和严重胸部反应等, 为了有效使患者左上腹疼痛减轻, 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对患者适应证进行严格掌握,排除不适合进行脾栓塞, 如体质极差或有重症感染者;②为减少及预防感染, 患者应在术前2~3 d静脉注射抗生素, 术后1周仍需进行抗生素注射处理;③栓塞前后均经导管给予3~5 mg地塞米松, 降低反应性水肿, 可以明显减轻腹痛症状;④严格无菌操作, 应用比对剂、抗生素、明胶海绵颗粒混悬剂进行栓塞, 缩短手术时间;⑤以超选择插管为准, 脾脏中下为最佳。

[1] 王建华, 王小林, 颜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132.

[2] 梅雀林, 李彦豪, 鲁恩洁.部分性脾栓塞术相关的血管造影解剖.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 19(3):211-213.

[3] 单鸿, 罗鹏飞, 李彦豪.临床介入诊疗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7:213-218.

[4] 张根山, 周胜利, 张旭.原发性肝癌.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0, 9(3): 184.

2014-06-04]

054800 河北省清河县中医院影像科

猜你喜欢
明胶脾脏选择性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明胶空心胶囊中EO和ECH的残留量
TG酶与单宁酸对鱼明胶凝胶强度的影响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选择性听力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犬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病例报告》图版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
脾脏原发性血管肉瘤1例及文献复习
超高压明胶理化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