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县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区域评价

2014-09-04 01:35
四川建筑 2014年6期
关键词:都市区县市区县

陈 轶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县域城乡统筹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城乡关系研究尺度上,存在中心城区—外围县市、县城—乡镇、乡镇—农村三种尺度。县域是连接中心城区和乡镇的关键纽带,研究县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区域评价对判断一个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程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在城镇化发展道路上历经几次大的调整,分别是控制大城市规模阶段、积极发展小城镇阶段、强调新农村建设阶段、强调大城市群阶段、强调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乡统筹阶段,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对一个地区的城乡协调度的评价至关重要。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上。高新才等人以甘肃省为例运用了城乡协调发展度的评价模型[1]。张仲武等人对山西省城乡协调度的演变及其机制进行了分析[2]。付金存等人以新疆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进行了动态评价[3]。吴殿廷等人以宁波为例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4]。吴殿廷等人还对我国各地区城乡协调发展进行了初步评价及预测[5]。张竟竟等人构建了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6]。

1 石家庄城乡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1.1 评价方法

参照“效率—公平”协调度的单效率指标模型[4];

式中:K是协调度,K越大,系统协调性越好;K1是效率(有效度);K2是公平(公平度)。

1.1.1 有效度(K1)的计算公式

X、Y分别代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0、Y0分别代表对应的理想值(或充分大)。二者理想值(极大值)是不相同的,应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略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城乡居民收入比1.5∶1这个较为合理的依据,本文将农民人均纯收入以20 00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30 000元为理想值计算。公式有效度表示农村的效率(接近理想值的程度)和城市的效率(接近理想值的程度)的算术平均值,不论哪种效率提高,都对总效率提高有贡献,这里将二者贡献视为相等。但通常情况下,城乡的体量不等(如城乡人口比例不同),贡献程度不同,因此对有效度公式进行修正,得到有效度(K1)公式:

式中:A、B分别代表该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城镇人口比例,作为效率的权重系数。

1.1.2 公平度(K2)的计算公式

公平度(K2)的含义是公平性与城乡效率之差成负相关,在总效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协调度关键是加快弱势地区发展,即提高其效率。

1.2 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见表1。

均值0.5061为参考,将河北省城乡协调水平划分为4种类型:协调(K>0.56)一般协调(0.50

将石家庄市各区县城乡协调发展现状绘制于图1,可以看出,石家庄各县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明显的都市区特征,这与我国都市区空间分异规律基本一致。协调度最高的包括晋州、新乐以及都市区周边四县市鹿泉、藁城、栾城、正定。晋州和新乐分别接近正定和藁城,属于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城乡协调度也比较高,都市区内部四县市的城乡协调度优于都市区以外的县市。都市区以外的县市包括辛集、无极、元氏、高邑、赵县、深泽、矿区、井陉、行唐、赞皇、灵寿、平山等。此外,这些都市区以外的县市中,按城乡协调度又分为一般协调、低协调、不协调地区。一般协调地区是辛集、无极、元氏、高邑、赵县、深泽;低协调地区是矿区、井陉;不协调地区是行唐、赞皇、灵寿、平山。反映了不同区域发展水平下城乡协调发展的不同阶段。

表1 2008年石家庄市各区县城乡效率-公平协调度(石家庄统计年鉴2009)

注:用单位从业人员平均报酬替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表2 2008年石家庄市各区县城乡协调发展类型划分

图1 2008年石家庄各区县协调度划分情况

分析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域差异原因,从有效度和公平度两方面来考察。参考有效度平均值0.4526,将有效度划分为4种类型:高效率(K1>0.50)、较高效率(0.45

表3 2008年石家庄市各区县有效度划分情况

高协调度的都市区范围内的县市效率也很高(图2),在高效率和较高效率的地区中,除矿区和井陉外,均是高协调度和较高协调度的区域,可以说,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效率值有正面影响,也较大程度的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程度。都市区以外的县市包括无极、元氏、平山、深泽、高邑、行唐、灵寿、赞皇等效率较低,低效率地区与高效率地区的差距不大,其中最低效率的赞皇县达0.29,是最高效率的矿区(0.62)的1/2。这也反映了石家庄都市区刚刚处于启动阶段,强化中心城市的必要性得以显现。

图2 2008年石家庄各区县有效度划分情况

从公平度来看,石家庄18个县市,公平度平均值0.5806,将公平度划分为4种类型:高公平(K1>0.60)、较高公平(0.55

表4 2008年石家庄市各区县公平度划分情况

一般而言,公平度的划分与效率情况恰恰相反,低效率的反而公平,高效率的反而不公平。对石家庄都市区各县市而言(图3),大部分区县遵从这一规律,以公平程度高于0.60划分出的公平地区,高公平和较高公平区县有晋州、高邑、新乐、栾城、无极、深泽、元氏、正定、鹿泉、藁城、赞皇、辛集、赵县,值得注意的是,高效率的都市区四县市也呈现高公平的特征,低效率的深泽、高邑、无极、赞皇呈现高公平和较高公平的特征,较高效率的晋州、新乐、辛集、赵县也呈现较高公平的特征。公平度最高的晋州市(0.71)是公平度最低的平山县(0.35)的1.98倍。总体上比较接近。

图3 2008年石家庄各区县公平度划分情况

2 结论和政策建议

都市区地区是石家庄城乡相对协调发展的区域,它们的有效度和公平度都很高,这是因为都市区四县市的城乡差距较小,是由相对较好的农业基础与相对一般的城镇发展水平共同形成的,是一种低水平条件下的均衡状态。当然,城乡差距不只体现在收入上,收入只是城乡差距的一个缩影而已,城乡间的差距广泛的体现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

策略包括发展小城镇承接城市与乡村、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依法制度规范农村居民点的集中建设和用地调整、制度创新和法律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家庄城乡关系统筹发展的保障措施,分别是统一规划和管理新市镇,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渠道,渐进式推进“新民居”建设等。

[1] 高新才,魏丽莉.中国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1-96

[2] 张仲武,杨德刚.山西省城乡协调度演变及其机制分析[J].人文地理,2010,(2):105-109

[3] 付金存,李豫新.少数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动态评价[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4-97

[4] 吴殿廷. 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以宁波市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573-577

[5] 吴殿廷. 我国各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初步评价及预测[J].中国软科学, 2007,(10):111- 117

[6] 张竟竟,陈正江.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1

猜你喜欢
都市区县市区县
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业遗产分布图(部分)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统筹推进县市“多规合一”规划的建议
县市报如何创新两会报道——以浙江集团旗下县市报的探索为例
民生新闻报道与县市报读者的接受度
县市报加强草根典型报道浅议
区县电视台如何做好重大赛事报道
县域对接融入都市区研究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杭州推进县域经济融入都市区经济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