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遇·知音

2014-09-04 18:50望野
文物天地 2014年7期
关键词:旧友友朋知音

望野

阎正先生,我与其相识有42年了,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地步,在旁人面前我多尊称其为“阎老师”;在私下,对他的称谓,北方话叫“爹”,书面语称为“父亲”,雅尊“家严”,软语叫“爹地”,洋叫法“PAPA”。无疑阎正先生是我此生所遇最重要的男人!

2014年,按中国历法计算,父亲虚岁72岁了,他大我整整30岁,也就是他而立之年有的我。古语人生七十古来稀。旧时因生活和医疗条件的差异,活到70岁者都是稀罕事,今天医学进步,社会发展,人至70岁离开繁忙的工作岗位,悠闲生活到来,新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父亲算是继承了祖父的衣钵,一生和文字打交道。除文字之外,书画是其最大爱好,片刻未曾停止收集、创作,可谓一生沉浸其中。当下社会高速发展,人人被商业狂潮裹挟,求财、发财成为人们的高热追求。而父亲却一生爱画如命,从商业赚钱的角度,他绝对是人生的“失败者”。但若是从艺术创作和书画收藏的角度,他绝对又是“人至山颠我为峰”的大成就者。目下,从纽约到伦敦,从北京到香港,拍槌之声此起彼伏。中国书画的价格已经早以百万、千万甚至亿元为单位了。而父亲花费半世心血,一生情谊,聚攒数以千计的书画精品,一生收藏却和钱没有半毛的干系。这样不沾染星点铜臭的艺术收藏,在当世应该是少见的吧!年少时,我和父亲玩笑,说他的收藏不过都是些“秀才人情半张纸”。待自己年过不惑,方体味父亲之不易和执著,同时亦钦佩他和他数十年间的那些故朋旧友,透过绵绵薄纸和悠悠墨香所传递的中国传统文人的隽雅怡情。张义潜先生为父亲画过一张《秃鹰》,画右下方压角处钤盖“一文不值”、“千金不卖”朱白二印。一文不值,千金不卖,中国文人的高洁,对“朋友”二字的理解,让我恍然间明白“羊角哀与左伯桃”决非旧日掌故,而是中国人骨脉基因里天生带来的情怀。

今天的画太贵了,贵到造币厂打开印刷机,电脑数控印刷都赶不上画作同等尺寸下放大出来的金钱货币体量堆积。所以,从2000年以后,父亲越来越少去见自己那些时刻挂怀的故朋旧友。一者因为很多人已西游,触景伤怀;二者因为这些友朋多已如日中天,父亲怕给他们添麻烦。现在想来,他一切都是惦记和怀念那些和他情投意合的挚友良朋。所以我给父亲建议:您既然那么挂念他们,何不把他们赠您的情谊,展览给更多的世人观瞻?也让后来人知道,那些如雷贯耳的艺术家们的别样情怀。

整理遴选展品时,父亲像摆弄自己最心爱玩具的孩童,一张张,一件件,左不舍,右难割,每张都是他的至爱。他告诉我,一个展览才能选几十张画,他们很多人每人画给我的都不止100张,没法选啊!言语中透出无尽自豪。打开画筒,父亲说,“这是明明的,从第一张赠我的画稿起全部都在,一张不落。”“这是你义潜伯伯的画,我二十年都没再舍得打开看,怕脏了画。纸多新,就像昨天画的。”爱画者,念友者,莫过如此,我扭头擦去眼角的泪。

8月4日,得北京中艺艺术基金会支持,“知遇·知音”——阎正绘事50年友朋纪念展将在北京新保利大厦保利博物馆开幕,籍此展向所有朋友致敬。我想,父亲50年艺坛友朋的故事,一定也会被那些有朋友的人记住。圜

(责任编辑:李珍萍)endprint

猜你喜欢
旧友友朋知音
知音
“友朋小吃”里的故事
秋日访友
山水知音
秦迤松书法作品欣赏
知音少,便做一朵未开海棠
神秘的旧友
“赵”字与《拍掌知音》的成书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