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火星,会遭遇什么麻烦?

2014-09-10 07:22
奥秘 2014年7期
关键词:兰斯乘组韦尔奇

报名去火星

率先出炉的民间火星计划名为“灵感火星”,由世界上第一位自费上太空的游客丹尼斯·蒂托创立,计划将两人送去火星,环绕一圈,不着陆就返回地球。由于行星之间位置排列的变化,2018年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射窗口,可以使环绕火星的旅程从通常的两年多缩减到501天。蒂托说,这趟旅途的花费还不到阿波罗计划的“百分之一”。

蒂托打算用更强劲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火星远征飞船。抵达火星之时,飞船会在火星上空160千米处掠过,飞船上的“观众”能全景观看火星上的巨型火山和大峡谷。

“灵感火星”会将飞船射入一条绕过火星后直飞地球的轨道。“这是一条安全轨道,引力总是可以依赖的。”法国科学家克里斯·韦尔奇说。旅途最危险的部分是回家的最后几分钟。返回时,飞船将以每小时50000千米的速度冲入地球大气层,比历史上任何飞船都要快。为了避免宇航员在进入大气层时被烤焦,蒂托的团队正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研制新式“猎户座”飞船防热的技术人员合作。

荷兰人巴斯·兰斯多普先前从事设计可用于发电的系留式飞机的工作,但藏在心中多年的火星梦想驱使他于2011年出售了公司的股份,创立了一家名为“火星一号”的非营利组织,拟将志愿者送去火星。

他乐观预计,通过赞助以及向全世界出售电视真人秀转播权的方式,能够筹措60亿美元资金。这个金融模式的灵感来源于国际奥委会,后者曾在四年时间里通过类似方式募集到40亿美元。

但韦尔奇估计,这个金融模式并不可信,因为人们对“火星一号”真人秀的兴趣会迅速消退。“我们都知道当年公众对‘阿波罗’失去兴趣有多快。”他叹息道。

尽管如此,目前公众的兴趣还是高涨的。开放志愿者报名后仅两周时间,“火星一号”就收到了78000份来自120多个国家的申请。电视观众随后将从中筛选出来自100个国家的百人名单,“火星一号”的组织者会在2015年从中精选出5个4人乘组。兰斯多普说:“每个乘组都包含来自四大洲的两男两女。”经过七年的训练,“火星一号”将再次号召公众投票。电视观众将决定哪个乘组先飞,并将投票选出谁能成为“火星的阿姆斯特朗”——也就是踏上火星的第一人。

媒体将这一计划称为一次“自杀任务”。不过,登月第二人奥尔德林却说,“说这次任务‘有去无回’是不对的,应该说是‘建设永久基地’——这是一个绝妙的点子”。

火星上你要应对的麻烦事

如果有人在太空发生严重伤病,火星飞船上是没法做什么手术的。因此,最好是确保宇航员出发前尽可能健康。任务制定者甚至考虑让宇航员在离开地球之前,先切除掉身上可能引起麻烦的器官,比如阑尾和胆囊。

在几乎完全失重的环境中,会导致肌肉萎缩和骨骼钙质流失。所有计划中的火星飞船上,都必须包含锻炼设施,以尽可能降低宇航员身体的虚弱程度。

对“灵感火星”来说,这不算什么大问题。这趟旅程仅比俄罗斯宇航员瓦莱里·波利雅科夫创下的太空飞行纪录稍长一点——当年他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连续生活了438天。波利雅科夫没有遭遇长期的健康问题,现年71岁都还精神抖擞。对“火星一号”来说,宇航员到达火星时可能会变得稍稍虚弱一点,但用兰斯多普的话说,“一旦到了火星,那里的重力仅为地球的38%,所以他们都会变成超人!”

辐射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则更加危险。对于宇航员去火星路上要忍受的辐射剂量来说,迄今为止最权威的测量结果发表于2012年5月,出自美国西南研究院的卡里·蔡特林之手。他说:“用累积剂量来衡量的话,这个剂量相当于每隔五到六天做一次CT全身扫描。”对“灵感火星”的往返飞行计划而言,宇航员承受的辐射总剂量只是“好奇号”单程之旅的两倍。这个剂量比先前的预计要小很多,也在NASA为他们的宇航员设定的终生辐射剂量指标以内。

另一种威胁来自太阳发出的危险粒子。“好奇号”只遭受了较小的太阳辐射,因为当时的太阳正处在11年活动周期的极小期。“灵感火星”的发射日期意味着,整个旅程也将处于类似的太阳活动温和时期。

最后,未来的火星乘组很可能面对来自内部的压力。“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心理压力,”韦尔奇说。在“灵感火星”的两人乘组中,“万一其中一个人发了疯,控制了另一个人,那怎么办?”

这样的危险已有先例。早期“礼炮7号”空间站上的两名前苏联宇航员,就曾陷入只愿意和地面控制人员交流的情况。

“灵感火星”项目打算选择一对结婚已久并且幸福的夫妇来保证两人关系的和谐。但美国科学家尼克·卡纳斯不相信这会有效。“送一对夫妇去火星,和随便送两个人去火星,没有太大差别。要想有效减少乘组内部的压力,我认为整个乘组必须要变得大很多才行。”

更大一点的乘组也不一定就更好。由27名志愿者参与的一次地面模拟,就曾在1999年的跨年夜陷入了混乱。当时一名俄罗斯志愿者试图亲吻一名加拿大志愿者,然后一位日本志愿者冲了出来,引发了随后的混乱。

最近一次模拟,即“火星500”则要成功得多。经过认真的心理学评选之后,由六名男性志愿者组成的乘组,没有发生任何严重问题,成功完成了“使命”。

假如“火星一号”成功到达火星,卡纳斯乐观预计,他们能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只要乘组足够大,而且乘员足够多样化。不过,要让火星殖民地存在下去,开拓者必须生儿育女。兰斯多普认为,这不是一个值得优先考虑的问题。“我们还不知道女性能否在火星重力条件下受孕,”他说,更别提胎儿会如何发育,以及孩子该如何长大成人了。或许,在这之前,殖民者应该首先研究让动物怀孕。“第一个‘火星宝贝’也许会在登陆后的10到15年内出生。”

猜你喜欢
兰斯乘组韦尔奇
天宫热闹啦:神舟十五号乘组进驻天宫
让下属安心工作
神州十四号乘组进驻天宫空间站
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
酒店行李员
不要抱怨
《变身特工》
43年与1/30秒
43年与1/30秒
杰克•韦尔奇:掌控人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