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熟练掌握这门叫迟到的艺术

2014-09-11 06:37徐欧露
博客天下 2014年23期
关键词:守时斯大林克里

本刊记者 / 徐欧露

请熟练掌握这门叫迟到的艺术

本刊记者 / 徐欧露

有的迟到是意外事故,但有的外交迟到是表达不满和给人一个下马威。

“你迟到了。”

这是8月9日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见到美国国务卿克里时讲的第一句话。

当天,王毅在缅甸首都内比都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会见了克里,而后者迟到了30分钟。落座之前,王毅就对克里的迟到表示了不满,提醒对方“你迟到了”,克里简单地说了句“对不起”。

这个道歉显然没让王毅满意,落座后,王毅继续说:“不好意思,可我们从4点半就在这里等你了,等了你半个小时。”

这回克里真有点挂不住面子了,他尴尬地笑着道歉:“我真的很抱歉”。

克里没有解释迟到的理由。不当的解释可能会变成推卸责任。迟到在北京还可以归咎于路况拥堵,内比都是缅甸为了逃离仰光的拥堵而设的新首都,重要道路车少路宽,几无堵塞。克里可能确实是自己耽误了。

和克里这样的外交官相比,日理万机的总统迟到更加频繁。美国《华盛顿邮报》统计称,奥巴马今年以来共迟到2121分钟,迟到了大约有200次。

2012年3月首尔核安全峰会期间,奥巴马屡次迟到。报道列举:第一天,奥巴马出席招待会晚了40分钟。第二天,奥巴马再次迟到,他没直接前往座位,而是在入口和其他首脑交谈1分多钟。

经常迟到的美国总统还有克林顿。美国历史学家道格·威德分析说:“迟到只有两种解释,可以改进的统筹混乱或狂妄自大,奥巴马及克林顿看上去属于后者。”威德认为奥巴马可能要为不守时付出代价。

“有意迟到可以向对方传达某些信息,尤其是不满或者抗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告诉《博客天下》,政要们的这种行为也被称为“迟到外交”。

这种互给“脸色”的外交手段,在两国关系不稳定,甚至交恶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2013年9月5日的G20峰会,普京作为东道主邀请来会政要参加欢迎晚宴,奥巴马迟到半个小时才出现。

就在前一天,《纽约时报》称,“最近两国关系已变得针锋相对起来,不禁让人想起冷战时期。”

美国对俄罗斯庇护泄密者斯诺登一事耿耿于怀,而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强硬地保持了与美国相背的立场。另外,从伊朗新总统、导弹防御系统到削减核武器,美俄几乎在近期每一个重要议题上的立场都不一致。

除了本人迟到之外,奥巴马还曾使用“电报迟到”的法子。2012年3月,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各国纷纷发来贺电,但白宫未马上作出回应,取而代之的是一篇题为《俄罗斯总统大选》的声明,只提“俄罗斯人民举行总统选举”,只字未提普京的名字。

直到5天后,奥巴马才在“空军一号”上致电普京表达祝贺。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解释,奥巴马未马上致电是因为“日程紧张”。

“没空和普京聊天,白宫绝对不是无心之失。”《国际先驱导报》评论员叶海林认为,“用拖延祝贺这种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方式来表达立场或者传递信息……让俄罗斯再一次感受到了美国的敌意。”

迟到也可以对盟友使用,迟到的时间长短可以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生气程度。

2010年,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以色列期间,恰逢以批准在东耶路撒冷修建新住房,拜登认为此举会破坏以巴和谈。为表达不满,出席晚宴时,拜登故意迟到了一个半小时。

和美国人带点小孩子脾气的直接迟到相比,俄罗斯人的迟到杀伤力更强,还有让对方先迟到的手段。

2013年5月,克里任国务卿后首次访俄,恰逢俄胜利日前夕。阅兵彩排交通管制使克里的车队“滞留”机场近半小时。会面前克里再度受挫,因为俄总统普京与内阁成员的会谈延迟,克里不得不等了3个小时。

和奥巴马“日程紧张”的粗陋借口相比,普京的迟到风格显得随心所欲。

2013年11月,普京到访首尔出席韩俄首脑会谈,在与韩国总统朴槿惠的首脑会谈上迟到了30分钟,还出现了临时缩减日程的罕见情况。俄政府解释说,“迟到的原因是台风”。

实际情况是,“摔跤迷”普京临时出席了“韩国桑勃式摔跤联盟”欢迎仪式。这让韩国人非常“受伤”,有韩媒甚至打出标题:“普京先生,下回请准时”。

俄罗斯随后透露出的信息显示,普京的“失礼”可能在对接待方面“挑理”。《朝鲜日报》于去年11月30日刊发的报道中指出,俄罗斯方面曾认为:“青瓦台和过去政权不同,礼仪团队薄弱,没有可以坦诚交谈的对象”。

不过该报道也解释道:“任何国家都没有对普京的(迟到)行为正式提出抗议,这是俄罗斯和普京的国际影响力使然。”

2009年,时任俄罗斯总理的普京访日时迟到了3个多小时。日本外务省解释,迟到原因是普京做中途停留时延长了时间。

普京的访日计划本应在前一年的秋天落实。有消息称,日本政府要与普京谈北方四岛领土问题的打算让普京推迟了访问。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一直是横亘在日俄两国之间的难题,双方都宣称拥有主权。

2012年7月,普京与时任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在克里米亚岛举行俄乌天然气谈判,让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足足等了4个小时。普京给的理由是,他与偶遇的摩托车手“喝酒聊天”来着。

亚努科维奇还是艰难地接受了这个“变成蝴蝶飞走了”式的解释。

2013年6月17日,北爱尔兰,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G8峰会上座谈。

此前,乌克兰政府刚与欧盟在布鲁塞尔草签了“联系国协定”,这被视为乌克兰舍弃俄罗斯而“向欧洲靠拢”的重要一步。而且乌克兰正希望与俄罗斯商谈减少俄罗斯天然气的进口。这些显然都让普京不快。

“这就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态度。”庞中英说。

而俄罗斯政治评论员阿布拉诺夫指出,普京的“有意迟到”源自于他渴望显露自己在世界政坛上占有“沙皇式的地位”。

在普京当了十几年的国家领导人之后,俄罗斯人对普京的迟到习以为常并给予了“极大的耐心”。一些俄媒甚至表现出民族自豪之情,认为普京的姗姗来迟向外人表明“这里谁是主人,这个主人是多么强势。”

不过和斯大林比起来,普京的迟到大多是策略性的,斯大林则是不知不觉地用包括迟到在内的一切方式来彻底击垮对手。

二战后期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相聚雅尔塔,规划战后新秩序,这期间斯大林总要迟到10分钟左右;每当他进来时,罗斯福和丘吉尔总要不由自主地站起来迎接。

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能让斯大林获得短暂的优势地位,之后他会向两人介绍前线的苏军战果,还反复使用热情似火和冷漠如冰的态度。这让罗斯福担惊受怕,生怕斯大林累垮、退出,不断对苏联做出让步。老江湖丘吉尔虽然看得清楚,却孤掌难鸣。

波茨坦会议上,斯大林因病晚到会一天,与美国继任总统杜鲁门(罗斯福已经病逝)会晤时,斯大林说:“请原谅我迟到了一天。我想飞来,但是医生不让。”

“完全理解。”杜鲁门客气地说,“很高兴同斯大林大元帅认识。”

健康问题会让对方有轻微的负疚感,但也许是真的不舒服。此后的会议上,斯大林多次迟迟到会,英国代表团成员怀特回忆说,“我们不得不长时间等待他的到来。”分析认为,作为二战胜利的功臣,斯大林的举动是在有意营造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巨头领袖之间,迟到可以抢到心理的上风位,但对职业外交官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原司长鲁培新告诉《博客天下》,迟到也许可以表达政要的态度,但并不会对扭转两国关系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关系本就不好,还会令其恶化。

“还是应当尽量遵守时间,这样更合乎外交礼仪”。鲁培新说。

与美国和俄罗斯不同,中国国家元首在外交场合中有着守时的传统,迟到很少发生。

中国原驻黎巴嫩大使朱培庆向《博客天下》讲述了一个周恩来守时的往事。朱培庆当时在外交部礼宾司任职,某天,周恩来要在11点半会见阿尔及利亚大使,朱培庆看到周恩来出现在人民大会堂,就通知阿方大使可以过来。事实上,工作到很晚的周恩来刚来大会堂准备吃早饭。但阿方大使就快到了。朱培庆只得将此事报告给正在喝小米粥的周恩来。周恩来并未责备,而是马上放下碗筷,到大会堂门口去迎接阿方大使。

“周总理在这点上做得非常好,他从不迟到,也不会让对方等待。”朱培庆说。

守时是中国领导人外交过程中极其重视的一部分。迟到是重大的外交事故,守时的人才有资格问责迟者。这也是外长王毅对美国国务卿克里的迟到直言批评的原因。

事后,克里一再解释自己的迟到并非故意。随后会议照常进行,中美双方在谈及南海问题时被媒体形容为“针锋相对”。

“很难说克里的迟到是不是有其他用意,也许只是意外。”庞中英说。

不过在很多渴望有魄力、精力充沛的领导人的国家,元首迟到不但可以原谅,而且有着独特的魅力。比如路边骑摩托的人突然发现普京停下来和他们喝酒,只会喜出望外,把这事记一辈子。迟到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恶嘛,如果你恰巧不是那个等待的人。

猜你喜欢
守时斯大林克里
我可以咬一口吗?
有一种尊重叫守时
你今天真好看
要借你个肩膀吗?
守时的朱小美
“守时”既是公交之责更是治堵之痛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斯大林猝死之谜
铁托和斯大林的一场生死冲突
斯大林军事学术的几个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