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在改善空巢老人脑卒中康复效果中的作用

2014-09-12 01:21张雪丽刘少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空巢康复训练处方

董 慈 王 巍 张雪丽 陶 金 刘少娜 顾 平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二科,河北 石家庄 050031)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现在中国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多〔1,2〕,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大大升高,给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3,4〕。临床研究证实,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质量,而传统的常规康复治疗稍显僵化,对患者的康复训练不具有个体性和针对性。本文旨在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在改善空巢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本院门诊接收的脑卒中空巢老年患者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60~82〔平均(67.6±15.7)〕岁;13例没有子女,47例虽然有子女,但与患者长期分居。所有患者病情稳定,智力正常,能够回答问题,以全国脑血管病学会1995年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为依据〔5〕,同时均通过MRI及CT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为急性发病,病程1~3个月,平均(1.6±1.7)个月。患者均生活不能自理,但大脑清醒,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病、严重的认知障碍、存在心肺功能或者严重并发症者。将全部患者严格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58~80〔平均(65.2±12.9)〕岁,平均病程(1.5±1.8)个月;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年龄60~81〔平均(66.8±16.7)〕岁,平均病程(1.6±1.3)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行或由家属签署知情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观察组 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包括康复治疗、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效果评定等,在处方的眉角处注明护士的电话及姓名,随访时间等。具体方法:(1)心理护理,一般脑卒中空巢老年患者都会存在烦躁和焦虑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与患者进行亲密交谈,消除患者的焦虑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应对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组织患者通过病友之间的交流,相互交换康复体会。每周组织患者及家属进行专门的脑卒中讲座课程,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充分了解疾病,以充分的心理支持。(2)健康指导,护理人员要简而易懂的拟定康复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发放康复治疗的相关各项指南,使患者能够充分注意。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使患者能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24 h内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康复指导,保持患者良肢活动,同时患肢被动活动,同时注意抑制和控制痉挛,进行坐位和站位平衡训练、走路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培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根据患者年龄、喜好、文化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娱乐康复训练,使患者的注意力和社交能力得以提高。

1.2.2对照组 使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对患者进行药物、饮食、心理及康复等方面的知识健康教育。

1.3疗效评价标准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量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对焦虑状况进行评估,评定标准:严重焦虑:<20分;焦虑:14~20分;轻度焦虑:7~13分,无焦虑:>7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可应用Banthel量表进行评估,评分主要项目包括:洗澡、穿衣、进食、个人卫生以及大小便控制、平地步行、轮椅转移以及如厕转移等,日常生活能够完全自理:100分;轻度功能障碍:75~95分;中度功能缺陷:50~70分;严重功能缺陷:25~45分;极度严重功能缺陷:0~20分。生活满意度应用满意度指数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40分,分数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

2 结 果

2.1两组焦虑症状对比分析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均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见表1。

2.2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分析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Ban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n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比较分析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无统计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指数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A,Banthel指数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对比

3 讨 论

脑卒中治疗过程中,早期开展康复训练已经成为临床医生的共识。因为空巢老人都是孤身一人,其焦虑程度高,临床治疗依存度高。临床实践证明,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提高脑卒中空巢老年患者的康复质量〔6〕。但是传统的常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僵化,不能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这无形中降低了临床治疗的效果。为此,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康复治疗的积极性。空巢老年的脑卒中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烦躁及消沉的心理情绪〔7,8〕。

本研究中,患者尤其是急性期患者情绪严重不稳定,出现了焦虑症状,容易对康复治疗失去信心。在临床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细致观察,认真听取患者的诉说,从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评估,充分听取患者的真实感受,同时给予患者支持、鼓励,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有关脑卒中的健康教育;尤其是对于空巢老人,更要注意细心对待。对于有子女的患者,要经常通过电话随访,进行相关病理知识的讲解,使其充分关心患者的治疗情况。对于没有子女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尽量给予患者温暖,使其心理情绪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能够树立对抗病魔的信心。

同时,要对患者讲解康复治疗的原理,同时激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反复的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在进行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尤其患者的子女开设有关脑卒中的讲座课程,使患者及其子女充分了解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子女对治疗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并配合治疗,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康复治疗环境。

对于脑卒中空巢老年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进行康复治疗,最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9,10〕。脑卒中的治疗特点是长期性和反复性,因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11,12〕。尤其是对于独自居住的空巢老年患者,通过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处方模式,可以使患者能够实现自我护理,使患者的自我进食、如厕转移、穿衣、轮椅转移等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

总之,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模式应用于脑卒中空巢老年患者,能够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和系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王建华.系统化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9):1916-7.

2郑舟军,戎 燕,龚戬芳,等.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二级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1):47-9.

3金 奕,刘 燕,曾现伟.健康教育路径在卒中单元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5):4301-3.

4乔 雪,郝玉芳.国内脑卒中健康教育路径试验性研究文献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1):3773-6.

5刘延锦,郭园丽. 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3):279-81.

6许 洁,王海鹰,路微波,等.社区综合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2):125-6.

7孙 敏,凌霞敏,余迪斐.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7):996-9.

8Mullen Conley K,Juhl Majersik J,Gonzales NR,etal.Kids identifying and defeating stroke(KIDS):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multi-ethnic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stroke awareness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irants〔J〕.Health Promot Pract,2010;11(1):95-103.

9Pearson TL.Cardiovascular risk in minority and underserved women in Appalachian Tennessee:a descriptive study〔J〕.J Am Acad Nurse Pract,2010;22(4):210-6.

10Lawrence M,Kerr S,Watson H,etal.An exploration of lifestyle beliefs and lifestyle behaviour following stroke:findings from a focus gup study of patients and family members〔J〕.BMC Fam Pract,2010;31(11):97.

11万丽红,邓石凤,张小培,等.不同阶段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及行为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28-31.

12满 晶,李秋洁.自护模式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自护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4):2863-7.

猜你喜欢
空巢康复训练处方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人间处方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