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度分层下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预防

2014-09-13 00:52陈斗佳张建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7期
关键词:髓系危险度个体化

陈斗佳 陈 娅 张建武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贵州 遵义 563000)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处理十分困难,高强度化疗并不能取得理想的5年生存率和临床缓解率,这与老年人机体功能较差、无法耐受化疗有关〔1〕。因此,针对老年AML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既保证临床缓解效果,同时兼顾毒副反应的控制〔2〕。本研究分析了危险度分层下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老年AML的疗效及预防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AML患者100例,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结合临床症状、骨髓细胞学、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分型确诊为AML;(3)无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4)取得患者知情同意。根据化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标准化疗方案的对照组和按照危险度分层下指定个体化化疗方案的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7.8±8.3)岁,骨髓中原始细胞含量(42.5±6.2)%;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7.1±8.6)岁,骨髓中原始细胞含量(43.1±6.6)%。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结构、骨髓中原始细胞含量等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化疗方案

1.2.1对照组 给予标准剂量阿糖胞苷方案进行诱导化疗,方法如下:米托蒽醌8 mg·m-2·d-1×3 d、高三尖杉酯碱2.5 mg·m-2·d-1×7 d、阿糖胞苷100 mg·m-2·d-1×7 d。诱导达到缓解后继续给予1~2个标准剂量进行巩固。

1.2.2观察组 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低、中度危险分层患者给予低强度诱导化疗,方法如下:米托蒽醌4 mg·m-2·d-1×3 d、高三尖杉酯碱1.25 mg·m-2·d-1×7 d、阿糖胞苷50 mg·m-2·d-1×7 d,诱导达到缓解后继续给予1~2个标准剂量进行巩固;高危险分层患者给予标准剂量化疗方案,方法同对照组,若无法达到临床缓解则行骨髓移植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化疗有效性 化疗后3个月时,从血液学缓解、细胞遗传学缓解以及分子学缓解三方面判断化疗的有效性,判断标准:(1)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白细胞计数低于1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450×109/L、嗜碱性粒细胞<5%;(2)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骨髓穿刺Ph阴性细胞数为0;(3)完全分子学缓解(CMoR):bcr、abl检测阴性。

1.3.2血液学不良反应 化疗过程中,监测患者的血液学指标,并按下列标准判断不良反应情况: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低于1.0×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50.0×109/L、血红蛋白低于80 g/L,判断为Ⅲ~Ⅳ度不良反应。

1.3.3整体生存质量 化疗后3个月时,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3〕从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6个方面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

2 结 果

2.1两组化疗有效性比较 化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CHR(39例,78%)、CCyR(35例,70%)以及CMoR(19例,38%)例数与对照组(42例,84%;38例,76%;21例,42%)无差异(P>0.05)。

2.2两组血液学不良反应比较 化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发生Ⅲ~Ⅳ度白细胞计数不良反应、中性粒细胞计数不良反应、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血红蛋白不良反应(6%、10%、8%、1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26%、24%、34%)(P<0.05)。

2.3两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s)

3 讨 论

AML多需要采取化疗来取得临床缓解。高强度化疗能使60岁以下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到35%~45%,而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仅为15%〔4〕。老年AML患者采用高强度化疗的整体效果不如年轻患者,主要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关〔5〕:(1)预后情况受到了多种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包括细胞遗传学指标异常、其他类型继发性白血病的发生、多耐药基因的过度表达、两系以上骨髓出现病态造血等;(2)老年患者各项身体机能退化,对高强度化疗的耐受能力较差,各类毒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存活情况。因此,在治疗老年AML时,应当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既保证理想的临床缓解率,同时也兼顾化疗药物所造成的毒副反应,使化疗强度维持在老年患者可以耐受的范围以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保证生活质量〔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学者开始重视用AML危险度分层对化疗方案的制定进行指导,进而选择合理的化疗强度〔4〕。低、中危险分层的老年AML患者接受低强度化疗诱导可以达到与标准剂量化疗方案相当的临床缓解率和5年生存率,但是因为减少了化疗药物的剂量,相应不良反应的例数也明显减少,使老年患者能更好地耐受化疗〔7〕;高危险分层患者需要进行高强度化疗诱导联合缓解后巩固化疗,对于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8〕。本研究说明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取得与标准化疗方案相当的缓解效果,并不会因为低强度诱导化疗的使用而影响化疗效果。

基于危险度分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最大价值在于能针对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化疗剂量和强度,避免了低、中危险分层患者接受过度化疗,也避免了高危险分层患者接受化疗的强度不足〔9〕。由于化疗药物的使用可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严重的不良反应可导致机体功能迅速恶化,既影响化疗的效果,也威胁生命安全。因此,采用个体化治疗可以优化化疗剂量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0〕。本研究也说明危险度分层下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减少化疗所造成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11〕。

综上所述,危险度分层下个体化治疗方案能取得与标准化疗方案相当的缓解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是老年AML理想的化疗方案。

4 参考文献

1O′Donnell MR.Risk stratification and emerging treatment strategies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J〕.J Natt Comor Canc Netw,2013;11(5):667-9.

2王建祥.规范我国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治疗完全缓解患者的分层治疗〔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9;30(1):1-2.

3Teng HL,Yen M,Fetzer S.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Ⅱ:Chinese version short form〔J〕.J Adv Nurs,2010;66(8):1864-73.

4张 曦,常春康,赵佑山,等.HIA与I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对比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2013;40(6):541-6.

5陈旭艳,冯亮华,肖萍萍,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1;4(18):63-5.

6张英辉,孟 杰,何二霞,等.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联合榄香烯乳治疗初治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6138-9.

7刘延方,张 贝,王 冲,等.MA方案和T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8(2):292-4.

8毛建平,赵利东,贾 韬,等.含大剂量阿糖胞苷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87-91.

9于文征.经济型HAG/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长异常综合征疗效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13-4.

10Ching HP,李伟京,李志刚.儿童急性白血病生物学特点、危险度分层和治疗的最新进展〔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2;17(1):40-5.

11Orendi K,Emberger W,Speicher MR,etal.Molecular cytogenetics and multiplex reverse-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J〕.J Clin Oncol,2013;31(18):2360-1.

猜你喜欢
髓系危险度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胃间质瘤超声双重造影的时间-强度曲线与病理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伊达比星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价值探究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如何正确运用χ2检验——高维表资料相对危险度分析与SAS实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的MRI征象与不同危险度的相关性
基于模糊理论的船舶复合碰撞危险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