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4-09-13 00:52韩娜娜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7期
关键词:开腹内膜淋巴结

韩娜娜 薛 峰 王 娟 李 莉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外一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子宫内膜癌作为一种妇科常见的发生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多见于50岁以上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1〕。近年来其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健康和生命质量。子宫内膜癌传统治疗主要以开腹手术为主,但缺点是术后患者恢复慢,而且对患者的创伤很大〔2,3〕。本研究拟分别采用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对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治疗,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我院妇科收治的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患者97例。纳入标准:①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②年龄≥60岁;③无手术禁忌证者;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孕产妇、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者;③合并有肝肾功能障碍者;④合并有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年龄61~74〔平均(66.9±3.8)〕岁;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年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标准:Ia期23例,Ib期19例,Ic期6例,G1期20例,G2期20例,G3期9例。治疗组48例,年龄60~76〔平均(67.5±4.6)〕岁;FIGO分期:Ia期25例,Ib期16例,Ic期7例,G1期19例,G2期22例,G3期7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做好常规的术前准备工作,通过气管插管的方式进行静脉全麻,均行子宫双附件以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对照组手术操作方法:患者全麻后仰卧于手术台,在患者下腹的正中或者左旁正中位置以逐层的方式纵向切开,切除方式同治疗组,随后逐层缝合并放置引流条。腹腔镜组手术操作方法:患者全麻后仰卧于手术台,在阴道部位放置举宫器,并以脐孔为中心选取适合点作为穿刺点,同时取腹腔冲洗液以检查脱落细胞。检查盆腹腔脏器后用双极电凝凝闭双侧输卵管的峡部,腹腔镜下分别切除子宫双附件及盆腔淋巴结,术后放置引流条并缝合并关闭阴道断端。术后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抗感染治疗及支持治疗,如患者癌细胞已侵至深肌层,术后应同时进行放化疗。

1.3评价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比较两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18个月。

2 结 果

2.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比较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133.2±20.8)min〕、术中出血量〔(135.3±27.8)ml〕、淋巴结切除数量少于对照组〔(158.6±19.0)min,(182.9±28.3)ml,(16.4±4.7)〕(P<0.05)。

2.2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1.33±0.78)d〕、尿管留置时间〔(18.35±3.92)d〕、体温恢复时间〔(4.18±2.50)d〕、住院时间〔(13.82±3.57)d〕少于对照组〔(2.25±0.94)d、(11.7±3.85)d,(5.63±2.94)d,(17.46±3.90)d〕(P<0.05)。

2.3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术后两组的并发症主要有淋巴囊肿、切口愈合不良、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淋巴结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处理及综合护理后,两组的并发症均得到缓解。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n(%)〕

2.4随访结果比较 治疗组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2±2.0)个月,对照组12~18个月,平均(15.8±2.3)个月,两组均无复发及死亡病例。

3 讨 论

子宫内膜癌作为子宫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西方国家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1位〔4〕,在我国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患者早期时候无任何症状,后期常见症状主要有阴道不规则流血,部分患者出现淡红色的阴道分泌物增多,继发感染时呈脓性且带有腥臭味〔5〕。目前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主要以手术为主,如传统的开腹手术、阴式手术等,这种手术方式简单易行,对并发症的处理效果会更好,但对患者的创伤特别大,而且恢复起来时间也比较长〔6〕。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在临床正在逐步普及。腹腔镜手术有以下优点〔7,8〕:(1)操作简便、精确且有放大的效果;(2)手术过程中对组织的损伤轻微、切口小、出血少;(3)手术时使用的镇痛药物少且患者感觉到的疼痛感较轻微,术后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发症相对较少;(4)大大减少住院所花的时间。

本结果表明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可能的原因是:(1)在行腹腔镜手术时,对凝固患者的局部血流,然后再进行切除手术。(2)腹腔镜因为具有放大的功效,使组织在镜下可以放大到6倍左右,从而可使患者内部不易见的血管组织比较清晰的暴露于视野,从而手术时对患者血管的损伤就相对较少,因而减少了手术过程中对血管的损伤,减少了出血。(3)气腹的形成增大了腹腔的压力,从而减少了小血管的出血。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9〕。研究结果还表明腹腔镜组切除的淋巴结数量小于对照组,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10〕。结果还显示治疗组手术时间小于对照组,可能是因为患者医术较高,手术过程比较顺利,因而所用时间也相对较少所致。此外结果还表明,治疗组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这与有关研究结果一致〔11〕,也正好体现了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术后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说明只要掌握了手术的适应证及提高手术主治医师的技术,腹腔镜手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并且两组的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及综合护理,症状很快得到缓解。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子宫内膜癌上均有效,但缺点是随访时间较短,而且收集到的病例相对较少,因此需进一步观察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12〕。

综上所述,早期老年子宫内膜癌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疗效好、恢复快,对腹壁的创伤小的特点,可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有效手术方式。

4 参考文献

1徐凤华,张丽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7):58-9.

2张百蕾,赵玲军.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对比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7):755-65.

3罗翠珍,张洁清,姚丽军,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4;14(3):216-9.

4陈梅英,蔡丽萍,廖绮玲.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18):3660-1.

5刘开江,刘 青,李培全,等.腹腔镜手术治疗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0;16(8):803-6.

6王香枝,孙 黎,张慧敏,等.子宫内膜癌行腹腔镜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6):203-4.

7岳晓静,牛子儒,刘忠宇,等.腹腔镜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13):2489-92.

8Bae JW,Lee JH,Choi JS,etal.Laparoscopic lymphadenectomy for gynecologic malignancies:evaluation of the surgical approach and outcomes over a seven-year experience〔J〕.Arch Gynecol Obstet,2012;285(3):823-9.

9Zhang HY,Zuo Z,Wang Y,etal.A cohort study evaluating paraaortic lymphadenectomy in endometrial cancer〔J〕.Oncol Lett,2012;4(6):1361-5.

10陈 琪,张 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6):1209-11.

11江 源,韩 克,周怀君,等.老年患者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的临床分析〔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3;18(7):542-3.

12Kim HS,Kim HY,Park CY,etal.Lymphadenectomy increases the prognostic value of the revised 2009 FIGO staging system for endometrial cancer:a multi-center study〔J〕.Eur J Surg Oncol,2012;38(3):230-7.

猜你喜欢
开腹内膜淋巴结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