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金焰绣线菊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1)

2014-09-15 07:46杜明广孙海滨
中国林副特产 2014年4期
关键词:茎段外植体金山

杜明广,孙海滨

(1.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江山娇实验林场,黑龙江宁安157432;2.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81)

金山绣线菊(Spiraea×bumalda‘Goalden Mound’)落叶小灌木,高达30~60cm,冠幅可达60~90cm。老枝褐色,新枝黄色,枝条呈折线状,不通直,柔软。花期长,彩叶期5个月。喜光,稍耐阴,极耐寒,耐旱,易成型。

金焰绣线菊(Spiraea×bumaldacv.coldfiame),落叶灌木。株高0.4~0.6m,冠幅0.7~0.8m。新梢顶端幼叶红色,下部叶片黄绿色,花期长达4个月。喜光照及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耐修剪,可作地被。

金焰绣线菊叶色有丰富的季相变化,橙红色新叶,黄色叶片和冬季红叶颇具感染力。花期长,花量多,是花叶俱佳的新优小灌木。可单株修剪成球型,或群植作色块,或作花镜、花坛植物。植株大小控制在30cm 左右。一片橙红色新叶,似朵朵红花开放,园林景观观赏效果很好。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采集

试材采自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珍贵树种园,母株选取生长无病虫害、冠型饱满、健壮、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绣线菊。外植体选取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的幼嫩茎段为试验材材。

1.2 实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外植体的处理选取健壮植株的幼嫩茎段,将叶子除去,在清水下冲洗2h左右。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材料灭菌消毒。首先用70%酒精浸30s,之后采用0.1% HgCl2进行7min消毒处理,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将灭菌的金山、金焰绣线菊嫩枝放在无菌纸上,用无菌刀将其切成2.0cm左右的带2~3个腋芽的茎段,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实验采用正交实验设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初代培养基选择

以MS和WPM为初代基本培养基。在MS培养基中共设置5组进行对比,分别为6-BA1.0 mg/L+NAA0.1 mg/L;6-BA1.5mg/L+NAA0.1 mg/L;6-BA2.0 mg/L+NAA0.1 mg/L;6-BA2.0mg/L+NAA0.15mg/L;6-BA2.0mg/L+NAA0.2mg/L;在WPM培养基中只设置一种培养,以6-BA2.0mg/L+NAA0.1mg/L进行初代培养。每种培养基设置5个重复,每个培养基内接种2~3个外植体,30d后进行统计见表1。

表1 初代培养基筛选

在初代培养基上进行带芽茎段的诱导培养,30d后观测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6号培养基WPM+6-BA2.0mg/L+NAA0.1mg/L对金山、金焰绣线菊嫩茎的组织培养有良好的效果,所用时间最少且效果最佳。1号、2号、3号、4号、5号培养基对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嫩茎的组织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3号培养基的促进效果稍微明显,并有展叶的趋向,表明在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6-BA浓度一定的情况下,NAA的浓度以0.1mg/L为最佳;另外1号培养基中的外植体萌动最晚,组培苗长势最差,表明在以MS为基本培养基,NAA浓度一定的情况下,6-BA的浓度以1.0 mg/L为最差。

由此可见,以WPM为基本培养基,芽的诱导和分化情况远远好于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这表明WPM培养基比MS培养基培养效果好。WPM培养基在接种4d后达到萌动并展叶,大大提高了培养的速率,是金山、金焰绣线菊最适的初代培养基。

2.2 继代增殖培养基选择

金山、金焰绣线菊以WPM为继代增殖培养的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后,设计出以下培养基:6-BA0.25mg/L+NAA0.1mg/L,培养基6-BA0.5mg/L+NAA0.1mg/L和培养基6-BA1.0mg/L+NAA0.1mg/L。在上述3种培养基中筛选增殖培养基,添加2%蔗糖,每种培养基设置4个重复,接种30d后分别进行统计结果。

将2~3cm长的无菌苗从茎段上切下,再分别将其切成1~2cm的带1~2个腋芽的茎段,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培养,30d后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1号培养基几乎没有增殖迹象表现,2、3号培养基表现出增殖迹象,并在3号培养基上绣线菊长势最好,2号培养基虽然长势良好,但有些只能形成愈伤组织并不生长,不能达到增殖的目的。分析比较得出,3号培养WPM+6-BA1.0 mg/L+NAA0.1mg/L为金山、金焰绣线菊的最适增殖培养基。

表2 增殖培养基筛选

2.3 壮苗与生根

以WPM为基本培养基,配方采用不同的激素配比(IBA0.3mg/L+NAA0.2mg/L)培养基、(IBA0.3mg/L+NAA0.5mg/L)培养基、(IBA0.3mg/L+NAA1.0mg/L)培养基。在3种培养基中进行壮苗生根培养,每种培养基设置4个重复,接种12d后统计生根情况,对生根的长度、生的条数以及培养苗的高度进行统计。

表3 生根培养基筛选

将生长健壮、高2~3cm的无根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12d后调查统计试验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3种培养基培育12d后茎均有生长,且3种培养基中外植体均能生根,经观察比较,其中培养基WPM+IBA0.3mg/L+NAA0.2mg/L在壮苗的同时可以达到较好的生根效果。

3 结论

3.1 选择健壮的母树,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建立无菌苗繁育体系。

3.2 以WPM为基本培养基,增殖培养基为WPM+BA1.0mg/L+NAA0.1mg/L+2%蔗糖。

3.3 生根培养WPM+IBA0.3mg/L+NAA0.2mg/L。

[1] 李浚明.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104-110.

[2] 胡道芬.植物花培育种进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22-42.

[3] 周丽侬,邝哲师,陈俊秋,等.白鹤芋体细胞胚无性系的建立[J].广东园林,1994(4):18-20.

[4] 曹孜义,刘国民.实用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5] 郝洪波.紫枝玫瑰硬枝快繁技术[N].中国花卉报,2007.

[6] 赵沛基,甘烦远,沈月毛.椭圆叶绣线菊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1).

猜你喜欢
茎段外植体金山
伊藤杂种‘巴茨拉’不同外植体无菌体系建立及愈伤组织诱导
HgCl2 和84 消毒液在月季组培中消毒效果的研究
外植体差异对植物组培苗无性快繁的影响
不同激素对甘草带芽茎段诱导丛生芽的影响
Attitudes, knowledge levels and behaviors of lslamic religious officials about organ donation in Turkey:National survey study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不同消毒处理及保存时间对蝴蝶兰外植体脱毒效果的影响
石灰水浸泡不同部位茎段对木薯苗生长的影响
抑制‘白花油茶’叶片外植体褐化和诱导愈伤组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