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之光

2014-09-16 14:17蒂耶里·马尔尚
足球周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迪奥拉门将控球

蒂耶里·马尔尚

《法国足球》请来9位国际级教练,他们用自己的观点对刚结束的巴西世界杯做一次总结。其中某些教练已经带队参加过世界杯,比如特鲁西埃、希斯菲尔德、维纳布尔斯。还有人在走上教练岗位前曾是世界冠军,比如阿根廷人奥拉尔蒂科耶切亚。而其他教练则都在欧洲主流联赛执教,巴西世界杯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战术

更少控球,更多纵深

所有专家都同意这一点:本届世界杯几乎没有战术创新。当然也不乏新意,奥拉尔蒂科耶切亚表示:“能够覆盖球场所有空间的4231阵型仍是最经典、最常用的阵型,无球时会有8名球员退守,进攻时前场会有5到6名球员,德国就是如此。”希斯菲尔德和拉涅利甚至将球员比作F1赛车,德国老帅认为:“速度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所有球队都希望尽快进入前场。2010年,西班牙凭借控球夺冠,但这次我看到更多球队无比重视球场纵深。”

特鲁西埃也很赞同这种观点:“控球更少,更多的纵深进攻,很少球队还痴迷西班牙式的Tiki-Taka。那些尝试控球的球队,经常输给能在反击中迅速创造机会的对手。”卢塞斯库强调战术适应能力的重要性:“转换阶段至关重要。在世界杯上取得成功的球队,都能根据比赛情况来改变阵型和战术体系,并在关键时刻通过换人来决定比赛结果。有些球队则拥有攻击性极强的中场,他们在防守时形成人数优势,进攻时能迅速打开空间。”

维纳布尔斯则看到了整体防守的缺失和违反体育道德的犯规:“最令人信服的球队绝不会教条,教练能按照手头拥有的球员来灵活应对。我们看到很多背后铲球,这个问题仍没有解决。我要说的是苏尼加对内马尔的那次犯规,可以感觉大家没有意识到这种防守动作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届世界杯有很多漂亮进球,也有很多糟糕的防守,门将们如此引人关注,说明后卫没干好他们的工作。”很多球队采用3后卫,而踢4后卫的球队往往会让一名中场回撤,比如阿根廷的马斯切拉诺。这么做的目的是给边卫更大的进攻空间,这也造成了维纳布尔斯看到的现象。米歇尔对巴西世界杯的整体水平给了差评:“战术体系重于个人。在我看来,世界杯的水平不高,各队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尽管出现了一些令人意外的球队,但没有打破旧有的格局。走到最后的还是传统强队,他们懂得如何避免犯错。在这届世界杯上,肌肉的重要性超过了头脑。”

其他教练则表示欣赏巴西世界杯整体展现出的强调进攻的特点,直到1/4决赛前,鲁迪·加西亚认为:“世界杯很开放,但最后阶段变得很胶着,谁都不愿冒险。当然,巴西对阵德国除外。”特鲁西埃则强调天气带来的影响:“在玛瑙斯踢过比赛的8支球队中,只有两支进入了淘汰赛。在世界杯前期,天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上开球时间在中午,不利于球队全力进攻。我感觉需要重新考虑一下赛程。”

球员

巨星引争议

巨星对于世界杯的影响力,米歇尔表示“几乎没看到”,反倒是一些不那么引人关注的球员踢得很出彩,比如哈梅斯·罗德里格斯、布林德、瓦尔比埃纳、胡梅尔斯等,他们在整个世界杯上表现都很稳定。加西亚则认为:“整体来说,巨星都踢出了自己的水平,只有C罗除外。我很喜欢一直扛着巴西前进的内马尔。梅西尽管在最后两场比赛中上镜不多,但他毕竟让阿根廷打入决赛。还有夸德拉多、桑切斯和罗本。哈梅斯·罗德里格斯完成了一次近乎完美的世界杯,但熟悉葡超和法甲的球迷不会感到意外。”

上赛季在摩纳哥执教过哥伦比亚中场的拉涅利透露,罗德里格斯加盟初期一度陷入困境,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给法尔考传球。在“老虎”受伤后,他才真正找到自己的个性,成为球队的领袖,并将出色的状态延续到了世界杯上。卢塞斯库表示:“虽然克罗斯和赫迪拉都非常出色,但本届杯赛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罗德里格斯。他展现出卓越的技巧、效率和掌控力,不论个人发挥还是与整体的融合,他都非常棒。”

门将

榜样诺伊尔

门将们的优异表现,是巴西世界杯的一大亮点。鲁迪·加西亚认为:“诺伊尔是现代门将的模板,他是世界最佳,或许也是史上最佳门将。”米歇尔看到的是门将角色发生的变化:“除了扑救,他们在世界杯上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门将们证明他们不只有一双手,还有两只脚,他们也是足球运动员,可以更多地参与球队的攻防体系。在我看来,这是个好现象。”

特鲁西埃强调这是比赛较为开放的结果,拉涅利则从中看到了变革的迹象:“诺伊尔参与着球队的整体攻防,队友会根据他的位置来移动,他经常冲出禁区。门将教练完成了大量的工作,他们通过录像分析对方前锋的习惯和风格。”奥拉尔蒂科耶切亚拿阿根廷举例,“我们被分到一个看上去很容易的小组,但面对的门将都很棒。”

球队

德国最佳

专家们首先谈到的是令人失望的球队,尤其是西班牙。法夫尔认为博斯克的球队注意力不够集中,球员们失去了对胜利的渴望。特鲁西埃对西班牙的过早出局并不感到意外,“2014年的溃败不应该让人们对他们的足球哲学产生疑问,尽管球队需要更新换代。在一个特定的时候,一支伟大的球队死去了。要想做出改变,他们得从惨败中找到原因。”

智利和哥伦比亚则是大家公认的黑马,维纳布尔斯最欣赏他们对自己能力和风格的自信。卢塞斯库甚至认为这两支球队中的一支,完全有能力淘汰巴西,“这两支球队组织非常良好,很多球员效力欧洲俱乐部,其中两三人名气较大,而其他一些球员则被严重低估。”希斯菲尔德认为南美球队变得更讲究战术纪律,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冠军德国自然受到了所有专家的一致称赞。法夫尔喜欢德国队的平衡和风格,卢塞斯库强调他们的整体力量、充满活力的进攻风格和出色的身体素质:“德国球员总在不停地跑动,彼此之间保持合适的距离,既能够封锁对方进攻的空间,也可以为进攻线提供更多的解决办法。他们总能在局部形成人数优势。”希斯菲尔德称赞德国是真正的大赛型球队,懂得如何应对压力,即便踢得不好也能取胜。

米歇尔的评价更高:“德国是世界杯上最出色的球队,整体远超其他球队,无球跑动和换位非常频繁,想要对他们进行紧逼或压制非常困难。面对巴西,我们看到赫迪拉作为一名防守球员,踢得就像是中锋。而当他留守时,克罗斯也能扮演同样的角色。德国球员经常离开自己的固有位置,但球队整体上的平衡得到了保证。我主要的疑问是,他们能将这种统治力保持多长时间。”在很多专家看来,法国和比利时在未来有可能挑战德国,这两支球队有很多出色的年轻球员,且整体比较平衡,经历大赛磨练后会更加成熟。

东道主

巴西溃败

不论对谁来说,那场半决赛的过程和结果都难以想象。“在这种水平的比赛中,30分钟后就0比5落后,这完全超出了预想。那场比赛的上半场应该被写入足球教科书。”米歇尔认为巴西人输在没有进行革新,他们拒绝学习,缺乏自省精神。卢塞斯库表示:“巴西的悲剧,在于他们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为了夺冠,而不是一场一场去踢。”在落后之后,巴西球员希望尽快挽回劣势,但完全没有章法。拉涅利认为,“0比2之后,每个人都想靠个人能力解决问题,现场球迷的鼓动起了反作用。”

鲁迪·加西亚强调这支巴西队缺少整体上的成熟和战术执行力。“在这场比赛中,蒂亚戈·席尔瓦的缺阵影响更大。”奥拉尔蒂科耶切亚看得更远:“64年过去了,巴西人还忘不了马拉卡纳打击,在我看来,这一次的惨败更加糟糕!”专家们认为整个巴西足球界都要进行反思,为何他们的前锋线只有弗雷德、若这种水准的球员,巴西的青训工作出了问题。

俱乐部与国家队

从瓜迪奥拉到勒夫

从2010年深受瓜迪奥拉版巴萨影响的西班牙,到2014年以瓜迪奥拉版拜仁为班底的德国,世界杯似乎越来越多地受到俱乐部文化的影响。特鲁西埃认为:“瓜迪奥拉的工作给德国带来了好处,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不是瓜迪奥拉在拜仁将拉姆放在中场,勒夫会这么做吗?”对此,鲁迪·加西亚表示部分同意:“拿德国和瓜迪奥拉的拜仁相比并不完全合适,因为德国踢的不是西班牙式的控球型打法。德国队控球是为了尽快展开攻击,当一边受堵后,他们会立刻通过中卫甚至诺伊尔,来转移到另一侧。”

米歇尔认为球员在世界杯上的表现,与其所在俱乐部的教练的工作有直接关系。“我不是自卖自夸,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工作,通过4名国脚在希腊国家队得到了体现。”不过,他的观点和法夫尔一样:“德国队的成功不属于拜仁,而属于勒夫。”当然,能以一家俱乐部的球员为骨架来构造国家队,是一名教练的幸运。奥拉尔蒂科耶切亚认为:“拜仁这些球员已经习惯了胜利。诺伊尔和后防线上的几名队友形成了非常好的默契,他出色的脚下技术不仅可以让德国人将阵型压得很靠上,甚至感觉就像多了一名球员。”

希斯菲尔德表示:“拜仁是世界杯上拥有国脚数量最多的俱乐部,几乎所有拜仁球员都表现出色,比如沙奇里、曼朱基奇、罗本……C罗要想带领葡萄牙夺冠非常困难,因为缺少皇马那种水平的队友。我认为英格兰、意大利等球队小组赛就出局不是偶然。”正如奥拉尔蒂科耶切亚所说:“欧洲大国联赛的球员抵达世界杯时身心俱疲,就那么几天备战时间,根本没法让他们消除一个赛季积累下来的疲惫。”?

猜你喜欢
迪奥拉门将控球
轻盈反差
提升控球能力五则
为何门将身价较低还不受重视?
控球大师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下一站瓜迪奥拉
控球次数、控球质量和命中率对水球决赛胜负的影响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