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竞争

2014-09-16 14:20蒂耶里·马尔尚
足球周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罗纳尔多欧冠金球奖

蒂耶里·马尔尚

如果足球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一种宗教,那么我们可以毫无冒犯地将金球奖比作至高无上的大祭司。如果世界杯是一场宗教仪式,那么2014年的主持,是德国人。

历史经常呈现出超越寓意的竞赛,一如世界杯决赛中的梅西和诺伊尔。巴西舞台上,2014金球奖热门人选先后遭受打击,首当其冲就是“王冠拥有者”C.罗纳尔多。“金球王”梅西坚持战斗到了最后,但也功亏一篑。

被咬掉的希望

巴西世界杯开始前,我们可以确定的2014金球奖潜在得主有5位:C罗、梅西、苏亚雷斯、内马尔,还有伊布。随着赛事进行,“大神”们在这场竞赛中的层次逐渐分明。因为缺席世界杯,伊布最终获奖的希望微乎其微,但也不能现在就将他排除在外——要知道,一年前C罗也被认为获奖无望。

不过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下:2013年,没有国际大赛。

刚刚转会巴萨的苏亚雷斯,本来机会不小,但因为他在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场留在基耶利尼肩膀上一排牙印,希望变得十分渺茫。

作为上赛季利物浦夺得英超亚军、重回欧冠的最大功臣,乌拉圭前锋2014年打进12球、贡献8次助攻,荣膺英超赛季最佳。咬人事件发生前5天,他还在对英格兰的关键比赛中打进重要两球。带伤出战的苏亚雷斯在巴西向全世界证明,他的天赋完全是“最棒级”!然而心理上的脆弱成为了他夺得最高等级个人荣誉的限制,他浪费了自己辛苦得来的人气和名望!

苏亚雷斯的新队友内马尔本来也是热门,没想到苏尼加用膝盖撞裂了巴西偶像的椎骨,也撞断了他夺得金球奖的希望。小组赛打入4球的内马尔是本届世界杯前半段最火爆的球星,对智利的点球大战还完成关键一射。可惜由于受伤,巴西10号错过了最后两场比赛,避免了被德国人羞辱,一如他在上赛季巴萨欧冠出局后免于挨批。

过去一年,内马尔在俱乐部的表现也有很大起伏,不是受伤就是担任替补。2014年各项俱乐部赛事,巴西人只踢满5场比赛,只有4个进球。最重要的是,与C罗相比,他没有任何冠军头衔。

C罗慢一步,梅西差一步

志在卫冕金球奖的C罗,抵达巴西时已是伤病缠身,最多只有50%状态,完全无法展现实力。在皇马赢得第10座大耳杯的过程中,葡萄牙人拼尽全力,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人们在世界杯上看到的C罗,只是一个被伤痛折磨许久的病体,他总想冲在最前面,但总是慢一步。

过去一年,C罗在各项俱乐部比赛中确实没有留力。2014前半年,C罗为皇马打入23球,其中欧冠7球,刷新了欧冠单季进球纪录。为了实现目标,他不断对抗自己的身体,最终遭到了惩罚。不过凭借上半年的表现和无与伦比的魅力、名气,他仍是今年金球奖的热门人选。

再剩下就是梅西和德国人了。年初伤停两个月后,阿根廷队长在俱乐部比赛中有所保留,世界杯成了他优先考虑的目标。不过看了“小跳蚤”在巴西世界杯上的表现,谁都能意识到,他没有恢复到最佳水平。梅西没能如人们希望的那样成为统治型球员,最终获得赛事最佳球员称号也令人意外。说到底,还是阿根廷队没有非常成熟的战术体系,无法让梅西尽情发挥。

虽然刚刚度过27岁生日,但很多人认定,梅西巅峰期已过。阿根廷人在俱乐部心有旁骛,但数据还是相当可观——2014年他为巴萨打入27球,世界杯上也有4球入账。梅西手里没有任何一座锦标,他还有机会触碰金球奖吗?别忘了,去年的C罗也是这种情况。

上一次金球奖不属于梅西或C罗还是遥远的2007年,2014,谁能阻止这俩人再度登上领奖台?肯定不是里贝里,因为他缺席了世界杯,上赛季末段在拜仁的表现也很平庸;罗本也没希望,即便他在世界杯上很抢眼;阿扎尔影响力不够,哈梅斯·罗德里格斯稍欠火候。新科世界杯冠军成员?也只能是这样了。但德国国脚们的问题和2010、2012的西班牙球员一样:有一支堪称完美的球队,没有一个特别耀眼的自己。

凭借稳定性和极具表演色彩的风格,诺伊尔成了巴西世界杯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德国球员,但他终究是个门将。托马斯·穆勒继南非之旅后又收获了5个世界杯进球,但他缺少一点魅力,而且金靴属于哈梅斯·罗德里格斯。至于拉姆、克罗斯、施魏因斯泰格、格策,就更“上不了台面”了。

和曾经统治世界足坛4年、以巴萨为班底的西班牙国家队一样,目前的德国队是以拜仁为基础,整体至上,没有一呼百应、出类拔萃的个体。1960年以来西班牙人从未获得过金球奖,而德国人或许也要继续等待一段时间,才能为萨默尔(1996年金球奖得主)找一个接班人。

晴雨表

请回答一道问题:弗朗茨是一名球员,几周时间内,他先后赢得了联赛、欧冠和世界杯冠军,他是否获得了那一年的金球奖?

答案:没有!

不公正?这是显然的。那一年,弗朗茨遇到了一个名叫约翰的家伙,他手里只有西甲冠军,但他一个人让巴萨全队发生了质变。更为重要的是,他有着绝世天才的名声,他的国家队也在世界杯上踢出了让人如痴如醉的比赛。1974年,“世界杯输家”克鲁伊夫击败贝肯鲍尔获得金球奖反映了太多问题。

赢得世界杯很美妙,如果还有个人天赋的闪光和更多进球,那就更好。金球奖评委一直对前锋青睐有加,尤其是世界杯年,某些球员仅仅靠着世界杯上的表现就可以赢得金球奖,比如保罗·罗西。甚至可以说,罗西1982年捧杯靠的就是3场世界杯比赛:对巴西,他上演帽子戏法;半决赛对波兰,他梅开二度;决赛击败德国,他首开纪录。一位1982年金球奖评委说:“如果没有罗西,意大利人不可能赢得世界杯。”

没错,进球永远是人们最看重的东西,盖德·穆勒(1970年得主)、斯托伊奇科夫(1994)和罗纳尔多(2002)都是当年的世界杯最佳射手。甚至还有更极端的情况:1986年世界杯,苏联队在1/8决赛中3比4不敌比利时,当场上演帽子戏法的别拉诺夫却在年底收获金球。好吧,我们也承认,基辅迪纳摩射手在世界杯前的欧洲优胜者杯决赛中表现不错。

1956年金球奖诞生以来,绝大多数获奖者都在当年的世界杯中至少打入半决赛,只有3人例外:1978年的基冈(英格兰队未入围),1986年的别拉诺夫,2010年的梅西。而其中至少有6人主要是靠他们的国家队在世界杯上登顶完成了自我提升,他们是1966年的博比·查尔顿、1982年的罗西、1990年的马特乌斯、1998年的齐达内、2002年的罗纳尔多和2006年的卡纳瓦罗。这6位都未能赢得当年欧冠,罗纳尔多在日本加冕前长期因伤缺阵,保罗·罗西去西班牙之前两个月才从赌球案判罚中解禁。

1994年之前,金球奖只对欧洲球员开放,因此贝利、加林查、肯佩斯、马拉多纳这些伟大球星与它无缘。除了1958年科帕在赢得西甲和欧冠之后又获得世界杯第三名、令人信服地获奖之外,马索普斯特(1962年得主)、盖德·穆勒(1970)、凯文·基冈(1978)和别拉诺夫(1986)都曾引起质疑。

欧冠大于世界杯?

欧冠诞生20多年后,世界杯对金球奖的影响作用开始呈现下降趋势。1994年的斯托伊奇科夫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射手,当时为“梦之队”巴萨(欧冠亚军)效力,世界杯上拿下金靴并帮助保加利亚队杀进半决赛。但很多人认为,罗伯托·巴乔才是美国世界杯上最棒的欧洲球员:意大利前锋打进5球,率队杀进决赛。可惜巴乔在金球评选中屈居第二,决赛中罚失点球影响了他。

事实就是这样,世界杯上的爆发有时可以帮助你赢得金球奖,但一次糟糕的失误也会起到相反作用,比如2006年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和1978年伦森布林克在决赛最后时刻浪费进球良机。如果当时是荷兰、法国夺冠,伦森布林克肯定会超越基冈、克兰克尔获奖,齐达内也将拿到个人第二座金球。

1990年以来,参加世界杯决赛的球员至少会在金球奖前三名中占据两个席位,甚至包揽三甲,比如2002年的罗纳尔多、罗伯托·卡洛斯和卡恩,2006年的卡纳瓦罗、布冯和亨利。但后来,金球奖的规则改了,尤其是2010年与国际足联最佳合并后,性质完全变样。参与投票的评委不再只是26名记者,还加上了各国国家队主帅和队长,投票人数已经超过600。

经此变革,金球奖渐渐朝着一种奇怪的方向发展,即看重球员一段时间内的发挥、而不是当年的综合表现。

曾几何时,世界杯对于职业球员来说就像中学生面临高考——这是一个抹去过去几个月里的平庸、一鸣惊人的机会。但现在不同了,人们不再只关注一位国脚在国家队的表现。2010年率领荷兰队杀进世界杯决赛的斯内德最为郁闷,他当年还随国际米兰赢得三冠王,在南非有着跟金靴一样的进球数,但最终他连金球奖评选三甲都没进去!

天赋很重要,但还得配上效率、形象和个人魅力。与世界杯或欧洲杯相比,时下欧洲冠军杯更能将球员带上金球奖王座,不信可以看看卡卡(2007)、C罗(2008)和梅西(2009、2011)。《法国足球》当年的老记者马克斯·于尔比尼曾如此分析克鲁伊夫赢得1974年金球奖:“艺术再一次战胜了效率……”但如今,已经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

猜你喜欢
罗纳尔多欧冠金球奖
Faking It
新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