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另类,未来的经典

2014-09-16 14:53
足球周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罗德里格斯梅斯弗格森

他球衣背后印着的名字,是James,据说出生时给他取名,他父亲是个007影迷,于是取了个James Bond的名字。只是你采访时如果称呼他James,肯定会遭遇他的白眼。

哈梅斯·罗德里格斯特别不喜欢采访者将他的名字,用英文读音读出,即便最初为他取名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一个传说中的英国间谍。

他有一张天使般阳光灿烂的脸,一双能窥探到场上每一处杀机的眼睛。他的左脚和世界杯前辈苏克尔一样,“可以去拉小提琴”。他是巴西世界杯的一大发现,尽管在世界杯之前,他已经是身价高达4500万欧元的球星。来自哥伦比亚的哈梅斯·罗德里格斯才23岁,由于对James拼读的缘故,他在世界杯媒体圈里很有些名头——拉丁美洲仍然是一个很讲秩序、论资排辈的社会,23岁的球星,哪怕是当年的马拉多纳,在许多老牌记者面前,也得做到表面上规规矩矩。但罗德里格斯不是这样,他特别讨厌别人称他为“詹姆斯”,哪怕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果老有英国记者美国记者如是称呼他,他完全会离席而去,他甚至懒得解释理由。这或许就是90后的个性显露。

还有一位来自欧洲的90后球星,同样个性突出。

3年前离开曼联时,18岁的保罗·博格巴和曼联名帅弗格森有过一次著名的争吵。当时弗格森对曼联中场实力不满,力劝老将斯科尔斯复出,这让心高气傲的法国少年非常沮丧。博格巴通过经纪人米诺·拉伊奥拉向俱乐部提出了续约加薪,弗格森却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于是这位被广为看好的法国中场天才,毅然放弃曼联,加盟意甲尤文图斯。3年之后,他不仅是欧洲金童奖得主,更已经成为了法国中场的绝对核心。巴西世界杯上,和尼日利亚的八分之一决赛艰苦鏖战,博格巴第78分钟顶进头球,打破僵局。

这是维埃拉之后,最被看好的法国后腰。10年前的维埃拉,是名满天下的世界第一后腰,如此赞美博格巴,当然有他谦虚并且奖掖后进的因素,只是维埃拉对博格巴的位置分析,相当到位:“他比我更全面,因为他参与进攻更多,进球数也更高。他盘带和突前的能力很强,典型的两个禁区都十分活跃的中场。他对比赛的整体影响力,要比我、比马克莱莱都更强。”

维埃拉的分析,在这场八分之一决赛上,得到了验证。博格巴的活力与全面,进一步确立了他在法国中场不可动摇的绝对主力地位。

比博格巴大1岁的哈梅斯·罗德里格斯,优雅洒脱,还有巴西22岁的内马尔,比利时23岁的阿扎尔、21岁的卢卡库、22岁的库尔图瓦、19岁的奥里吉;法国队23岁的左边锋格列兹曼;荷兰24岁的名将之后布林德、22岁的因迪和德弗赖;意大利23岁的巴洛特利;还有德国托马斯·穆勒、阿尔及利亚费古利这样1989年下半年出生的准90后……

时代与环境变化,赋予的性格差异,会在90后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因为这是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新新人类。他们自我意识更强,见识也更开阔,成长速度更是惊人的迅疾。随着90后逐渐占据世界杯中心舞台,足球的秩序和表现形式,或许又将发生新的变化。

哈梅斯·罗德里格斯,看上去要比博格巴更主流。他在哥伦比亚社会最为动荡的年代成长,一位叔父就在毒品战争中丧生,足球成为了他出人头地、摆脱故国不可测生活的一条逃道。哈梅斯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哥伦比亚背景。他不喜欢“詹姆斯”这个姓名发音的原由,便是如此——他的名字,在他的认知中,只能遵守西班牙语的发音规则。

但这并不是一个眼高于顶的拉美狂生。哈梅斯的偶像是C罗,他曾经在葡萄牙驱车500公里,就是为了能见到C罗,并且能和偶像合影留念。巴西世界杯上,C罗和他的葡萄牙队早早出局,哈梅斯却成为了中国社交媒体上传播极广的“J罗”。相信不用多久,这个“J罗”的引号就可以去掉了。

哈梅斯们和博格巴们,这些90后的天才,点燃了巴西世界杯;这些90后的代表,此时仍然有些另类甚至叛逆,未来却会成为真正的主流。

猜你喜欢
罗德里格斯梅斯弗格森
危机中如何展现领导力
愤怒的女外长
宣判不公 弗格森抗议不止
弗格森枪声再次戳痛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