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无限可能

2014-09-18 18:51王丰斌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历史长河社会化共同体

王丰斌

从1994年4月20日中国接入互联网那一天开始,互联网那点事儿愈整愈大,不知不觉间,网络也快变成了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阳光和空气,须臾不可或缺。互联网这2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是套用“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话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因为愈来愈多的人可以感受到,互联网正在重新书写历史。

现实正在被颠覆,历史长河的湍流似乎在这里发生变向。尽管互联网20年的发展与沉淀,还不足以提供一个既宽广又纵深的历史视角,但是在疾风暴雨般的互联网浪潮冲击之下,迫使很多人开始总结与反思互联网所带来的变革——其中,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是互联网思维。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从事IT行业的、搞营销的、做媒体和传播的、投融资创业的,说法五花八门,角度多种多样;但是,稍加梳理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目前的互联网思维基本停留在案例、现象的感性提炼或个性表达方面,像屌丝经济、体验为王、用户第一、迭代开发、众筹开放等等,大家各说各话,互联网思维似乎就是不断增加的经验判断或感性描述的汇总。显然,如何思考互联网思维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思维不是散点式、现象级的描述,是经过沉淀的一种简洁的、定式化、底层化的逻辑。互联网思维是与前互联网时代的思维相对的;必须要能够充分了解互联网时代前后的根本性差异,并能够分析出这种差异如何和为何形成。当然,我们要有分析立场设定(理论前提)和分析框架的展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触摸到互联网时代的深层的社会心理结构。

为什么说互联网正在重构世界改写历史?

思考这一场突变的理论视角是人的社会化生存发生了怎样的改变。我们都知道,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化的生存,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实,在互联网之前的几千年历史进程中,人的生存是在具体的时空里,横向面对的是血缘、地缘、业缘等社会关系,纵向面对的是层级化、结构化、中心化的社会环境。

但是,互联网风暴把这一切都给颠覆了,人的社会化生存正在发生着一场突变——具体时空中的实体化生存转向网络时空中的数字化生存。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生存让人的社会化延展能力大幅度提升。

网络时代中,人不再囿于过往的现实社区空间,层级化被解构、中心化被打破,所有人与这个世界的关联变得如此便捷。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总结:互联网的到来解放了个体,实现了个体自由,同时,为自由个体之间的自由联盟提供了无限可能。以往人类社会在具体的时间、空间、社会、民族、文化等因素而建立的区隔、边界都可能被穿越,并以重新数字化的链接方式重组社会关系和生存资源。

互联网思维这个话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发现、创造那些从未有过的“无限可能”,在人与世界、与他人之间通过链接实现这种“无限可能”。可以说互联网真正将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共同体,无时无刻不在的链接能力就是你的社会化生存能力,你的价值高低在于你在这个共同体世界的重要程度,在链接的背后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高效运转的设计。

一句话,互联网思维就是通过链接而实现的共同体思维,最终还体现了一种现代关系理性——共享共赢的协作精神,这也是所谓的互联网精神。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长河社会化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70年70个瞬间
说算筹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穿越历史长河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启事
高校后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转变的一种模式
美国行刑社会化的历史解读与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