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种预感

2014-09-18 19:21徐和谊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4年5期
关键词:服务化汽车行业汽车产业

重构”这个命题非常好,因为它号准了汽车行业的时代脉搏。中国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产业变革,汽车产业版图和格局正在被重构。随着能源、环境、交通等外部约束力越来越大,倒逼汽车企业对发展战略和发展方法进行重构。

我结合北汽集团发展实践与各位作交流。汽车产业转移并不陌生。跨国公司纷纷把国内汽车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建立一大批合资企业,造就中国汽车产业持续30多年繁荣局面。近年来,国内一些汽车企业集团因自身发展需要也开始产业转移或者布局,比如一汽、上汽和东风等。

北汽集团确立“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发展战略,加快产业转移和布局步伐。从2010年开始,我们先后建立湖南株洲、重庆银翔、江苏镇江、江西昌河、河北黄骅等自主品牌生产基地,基本完成全国产业布局。这些产业基地除扩大北汽产能规模外,有的基地还承担产业转移功能。如湖南株洲和重庆银翔,主要生产附加值相对较低的微型车和小型轿车;河北黄骅是将北汽有限从北京搬过去。这几年北汽集团在全国产业布局的动作,引起国内媒体和业界同行的关注。

大家可能知道,今年2月25日和26日,习总书记在北京进行调研,并召开京津冀两市一省主要领导座谈会,发表重要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讲话。按照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明确北京四个中心地位,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还要求将高端制造业移出北京。我们已根据首都北京新的战略定位要求,按照北京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的发展要求,做好北汽集团战略定位调整。

在北京,我们将重点发展整车动力组成、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把北京总部建设成为北汽集团的技术创新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和高端汽车产品制造中心。这是一个重大战略调整。

北汽还要进行产业转型。对于产业转移,北汽集团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没有丝毫的沾沾自喜。我们心里很清楚,把一个工厂换个地方,只是简单的产业调整,离真正的转型升级还差得很远。调整转移和转型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产业转移只是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和调整,而产业转型是企业发展方式和发展质量的根本转变,两者不能混合。

产业转移给北汽集团带来多方面影响,不仅拓展发展空间,还让产品更贴近市场,同时增加投资和管理难度或者幅度,迫使我们由区域性经营向全国性经营转变。产业转移促使我们思考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到底在哪里,产业转型又该怎么转?

我认为,应该积极探索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渗透发展的模式和发展路径,努力使中国汽车企业由单纯的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转变,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企业。

路径和模式

最近我们接触了部分互联网企业,也到国际上一些企业总部进行参观交流。说实话,我们感到非常震撼,像汽车制造这样的传统行业的确需要变革和转型。

对于互联网思维,我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用户思维,就是一切要以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为中心,要将为用户服务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出发点,通过服务用户来达到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目的。

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就是要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服务化似乎是一个新提法,其实服务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以苹果为例,与其说它是在卖手机,不如说它是在卖服务。它出售的是一个智能移动终端和数字内容服务有机融合的产品。

所谓制造业服务化,就是企业的价值链,从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在服务化过程中,制造型企业在投入产出的比重中,服务的比重不断提高,服务日益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因素。

以汽车行业为例,在跨国汽车企业中,日前服务业所占比重平均已达到37%,最高几家汽车服务业务比重已超过50%。在汽车产业中,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

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新型制造模式和新型商业模式,要求企业创新理念,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在观念上确立向服务转型的主导思维,探索可行的盈利模式。这对中国汽车而言,是维系企业可持续发展可行的战略选择。

北汽集团现已提出要由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转型的战略目标。目前北汽集团正在积极发展汽车金融车联网、汽车智能等新型服务,积极探索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制造业和服务业相互渗透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

我们认为,制造业服务化是实现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汽车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北汽集团要通过服务化转型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

寻找突破口

转移容易转型难。我们要向改革创新要红利,中国汽车产业要由产业转移走向转型升级,这是篇大文章,也是大难题。改变既有思维定势和发展方式,从制造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难,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中心优势,在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方面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很难。在持续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更是难上加难。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今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在破解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这一难题的时候,我们要抓住机遇,用好改革这个工具箱。

北汽集团已计划以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研发体制改革为集团突破口,以服务贸易板块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作为改革试验田和特区,大胆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并放,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来实现国有企业资本多元化,以股权关系的杠杆来撬动所需资金、技术、人才、业务模式、市场、渠道等一切资源,使之汇聚成北汽集团快速强大的动力。

我觉得汽车行业必须多向IT行业学习,并要加强与IT行业的深度合作。IT行业的创新比汽车行业强,他们的许多创新甚至是颠覆性的。我有一种预感,如果我们不加大创新力度,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制高点,将来主导汽车行业格局的没准是IT企业,说不定汽车企业会沦为IT企业的贴牌制造商,就像富士康一样。所以,汽车行业的同仁们一定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不断学习创新,找到自己的突破口。(本文为徐和谊在2014第六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的演讲,ABR记者葛帮宁整理,此处有删节)endprint

猜你喜欢
服务化汽车行业汽车产业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现状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7)》正式发布 深入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职业教育界要高度关注制造业服务化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关于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
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制造工艺研究浅析
汽车行业供应链审计探讨
中国汽车年度盛典隆重开幕
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现状及产业政策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