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2014-09-19 02:17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商业会计 2014年3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会计专业实训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无锡214153)

一、专业能力概念界定

根据2009年12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会计教育准则理事会(IAESB)公布的《职业会计师国际教育准则框架》,专业能力的概念被定义为 “用来表现能力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价值、道德和态度”。专业能力是个人所掌握的能够确保完成自己职责的特质。

上述定义中,专业知识构成会计职业的主题以及其他商业学科的主题,并且共同组成职业会计师知识的最主要部分。专业技能是在职业环境中用来合理、有效的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价值、道德和态度的各种能力。职业会计师应当具备的一系列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和职业能力、组织和商业管理能力、个人技能、人际关系和交往技能、多种思考能力,以及专业判断能力。职业价值、道德和态度为证明职业会计师是本职业中的一员所需要的职业行为和特征,包括具备如下因素:专业胜任能力、道德行为、专业态度、追求优秀,以及责任感。

二、高职会计毕业生专业能力框架分析

上述专业能力框架是基于会计教育的整体目标——发展具有胜任能力的职业会计师而建构的。个体需要通过学习和发展才能胜任工作,而教育只是学习和发展的基本形式之一。正如美国会计学会(AAA)会计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会计师,而在于培养其未来成为一名会计师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学习。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会计教育的角度来考察,通过高职会计教育能够实现的专业能力框架应是基础性的。

(一)专业知识

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第一类知识是会计、财务及相关知识,如财务会计及报告;管理会计及控制;税收;企业和商业法律;审计和担保;金融和财务管理;职业价值及道德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些知识提供了核心技术基础,这对于成为成功的职业会计师十分重要。同时,会计是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的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企业亟需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会计又具备了管理这一职能。所以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第二类知识是组织和企业知识,如经济学、企业管理、金融市场、市场营销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这些知识提供了职业会计师工作的具体环境。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的第三类知识是信息技术知识和外语知识。计算机现已广泛地运用到财务系统的账务处理等方面,它不仅使会计人员能避免许多差错,而且使会计人员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开展分析预算、统筹等工作。而外语被很多企业认为是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的基础性条件,它可以帮助我国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二)专业技能

我院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备财务会计基本技术和专业技能,在各类中小企业一线从事财务会计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小企业的会计职业岗位群包括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监督、财务管理等。要完成这些岗位群的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技能,不仅包括技术和功能技能,还包括一系列的社会技能和方法技能。技术和功能技能包括一般技能和会计工作的特殊技能。我们将会计工作特殊技能再细分为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四个阶次。专业技能的具体内容如下页表1所示。

(三)职业价值、道德和态度

社会对会计职业有很高的期望。职业会计师工作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公共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的坚持。对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的坚持,便于从业者进行职业判断,以及从社会和同行业的利益出发以道德的方式行事。

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的范围应当包括致力于:发展专业胜任能力;维护公众利益和提高对社会责任的敏感度;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可靠性;责任性;及时性以及谦虚和尊重的行为;遵守法律和法规。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备胜任岗位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在工作中遵守独立、客观、保密和正直的道德准则;保持适当的谨慎、及时性;礼貌、尊重、责任感(如对公共利益的认知和考虑)以及可靠性的专业态度;追求不断提高和终身学习的专业品质。

表1 高职会计专业的专业技能分析

三、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设计

(一)实践教学内容设计理念

高职课程观是基于职业工作过程,以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本位的课程观,要求构建由工作任务构成的以过程或项目为中心的行动型课程体系。所以无论是开发课程还是实施课程,都要落实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综合,落实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理论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主要服务于专业知识要求的满足;而专业技能要求的满足和对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的理解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得以实现。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应坚持知识的掌握服务于能力的构建,围绕专业能力的形成组织实践教学内容的理念。

(二)实践教学具体内容设计

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一是课内实践,二是校内集中实践,三是校外顶岗实习。设计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时,要注意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1.课内实践。课内实践是指将实训嵌入某一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总学时既包含一定的理论学时,又包含一定的实践学时,这样的课程称为理实一体化课程。课内实践通常是在相应的理论知识讲授完毕之后即进行,一般在上课地点即可完成。我院会计专业的绝大多数课程都是理实一体化课程,但由于课程性质不同,实践教学的内容各有差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信息技术基础、体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基本素质课程,主要用于培养现代社会对人所要求的基本素质。这些课程的课内实践内容可设计成志愿者活动、辩论赛、上机操作、创业大赛等,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获得对职业价值、道德与态度的认知,也可初步锻炼自身的社会技能和方法技能。

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经济学基础、经济法基础等专业支撑课程和中级会计实务、成本计算与管理、管理会计、会计信息化、财务管理实务、税费计算与申报、审计基础、财务会计报告分析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用于培养胜任会计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素质。上述这些课程中的非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内实践内容一般设计为案例分析、小组竞赛、师生角色互换等。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内实践内容则一般以工作过程来设计,采用单项技能训练的形式。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教学活动,不仅可获得专业技能,也可进一步理解职业价值、道德和态度,以及提高自身的社会技能和方法技能。

2.校内集中实践。校内集中实践是指将实训安排在先修理论课程完成教学后的集中时间段内进行,即将单项技能训练的知识综合操作训练,一般在专门的会计实训室完成。如在《基础会计》、《中级会计实务》和《会计信息化》三门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完成教学后,分别安排1-2周时间进行《会计实务模拟——基础会计综合实训》、《会计实务模拟——财务会计综合实训》和《财务软件应用实训》。在2年级期末所有课程教学完成后,利用某虚拟会计实习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财会类虚拟实习。通过模拟一家典型企业虚拟的FLASH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务环境、内部控制、角色分工及工作交互,在实践中学习会计实务技能,包括出纳、基础账务处理、涉税业务处理及申报、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多个层面的技能,同时综合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技能、风险应对技能、管理技能及沟通技能,进而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

3.校外顶岗实习。在我院“2+1”分段式的教学组织中,前2年学生在校内完成各类课程学习以及部分集中实践环节的操作,学习、掌握会计通用专业技能后,第3年学生到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先后历经岗位认知实习、专业顶岗实习、就业顶岗实习和在岗毕业设计(论文)四个阶段。顶岗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学生赴企业实地参观(观摩)、参加讲座等教学活动,以及进入各类中小企业等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各岗位如出纳、统计、会计、税务等的实际工作,找到将所学的财务会计知识与企业实际需要的结合点,综合提高财务会计知识和理论的应用能力,实现从学习到就业的有效对接。

(三)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举例

以理实一体化课程——《基础会计》为例。此课程总学时80,其中50学时为理论讲授,30学时为实践操作,理论讲授与课内实践交叉进行。课内实践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实例训练,使学生掌握账户的开设,供应、生产、销售过程等基本业务及筹资、投资等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财务成果实现及分配的核算;掌握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的填制与登记方法,错账的更正方法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掌握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等。课内实践内容设计的思路是,设置某一具体的公司作为学习情境,以该公司会计信息的收集、记录、汇总、核实、生成为主线,以会计凭证、账簿、会计报表为载体,将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学生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获得相应的技能,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的“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理念。课内实践的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表2《基础会计》课程课内实践内容安排

在完成《基础会计》课程全部教学内容后,再安排一周时间进行《会计实务模拟——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此校内集中实践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即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校内实训室对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实际经济业务,按真实业务的要求,完成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工作。完成全部核算工作后,学生需对会计资料进行归档,以掌握会计资料的归档方法和会计档案的管理规定。实训结束时,还要求学生提交实训总结。该总结一般应包括本人参加本次实训的体会和感受、对本次实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既有助于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反馈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内容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载体,前者的设计必须服务于后者的定位。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要基于专业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组织必须有助于学生获得较全面且扎实的专业能力,即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理解并坚持职业价值、道德和态度。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会计专业实训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基于OBE理念的工程造价实训课程教学探索
试论一体化的多功能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台研制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