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SLab温度传感器的导热系数测定

2014-09-19 10:53易志俊刘文秀丁益民
大学物理实验 2014年4期
关键词:温度传感器稳态速率

易志俊,陈 伟,李 娜,刘文秀 ,贺 飞,于 海,宗 徽,丁益民*

(1.湖北大学,湖北武汉 430062;2.武汉市第四中学,湖北 武汉 430034)

导热系数是描述材料传递热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房屋设计、锅炉等工程技术中都要涉及到这个参数。材料的导热系数常常需要通过实验来具体测定。这些方法可以归并为两类基本方法:一类是稳态法,另一类是动态法。用稳态法时,实验室中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热电偶来测定温度[1-4],由于是手工的操作,产生的误差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中引入DISLab温度传感器[5-6],用来测定加热金属盘和散热金属盘的温度,这样不仅能实时、自动地记录温度,还能通过计算机对实验数据直接进行拟合,从而方便、精确地测出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

1 基本原理

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或物体内部各处温度不均匀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现象,物体的热传递满足傅里叶导热方程。根据傅里叶导热方程,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递方向,彼此间相距为L,温度分别为T1,T2的平行平面(设T1>T2),若平面面积均为S,在△t时间内通过面积S的热量△Q满足下述表达式[1]:

式中,稳态法测导热系数:当散热面散热速率等于吸热面吸热速率时,T1、T2会达到稳定;

单纯散热时候比有热源时散热多一个面,所以需对散热面积S做修正,最终有

式中:p为散热盘,B为导热盘,R为半径,h为厚度。

2 实验装置与步骤

实验装置见图1。

图1 实验装置

(1)测量导热盘、散热盘的半径和厚度,测量散热盘的质量;

(2)准备好TC-3型导热系数测定仪,打开DISLab软件,将温度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连接好,将温度传感器探针插入原热电偶插孔;

(3)打开TC-3型导热系数测定仪电源开关,加热按钮打到“3”;在软件显示界面打开数据表格,设定采集格式为“自动”,间隔为“5 s”,采样条件“不使用”,点击“开始”,约40 min后加热打向“1”,继续采集;

(4)注意观察数据变化,当 T1、T2均不再向一个方向单一变化即达到稳定时(约30 min),取下导热盘B,对散热盘P加热,使T2升高15°,然后移开加热盘A,断开导热系数测定仪电源,继续采集数据,散热约20 min后点击“结束”

(5)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拟合处理,求出T2的散热速率,带入公式,求出结果,计算误差。

(6)分析比较实验的优劣。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3.1 图像分析

将整个实验过程的数据点做成图像,见图2。

图2 实验过程中T-t图像

图3 较高平衡温度时的T1-t图像

从图2中可以看到实验过程中完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分析。

第一阶段:加热。开始加热后,T1,T2平稳上升,大概30 min时T1达到稳定,再经过约30 min T2达到稳定。

第二阶段:稳定。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是该该过程具有两个稳定状态,当加热功率从3档换到1档,平衡温度降低,经过约50 min到达下一个稳定态,该结果符合热力学规律;另外一点是T1的稳定是动态的,有小幅度的锯齿形波动,具体原因有待探究,截取其中400组数据单独见图3。

第三阶段:冷却。直接对p盘加热后散热,发现散热盘比加热盘散热曲线更陡峭,说明其散热速率更快,符合其散热面积更大的事实。

将得到的散热数据单独处理,得到p盘散热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对图线拟合处理,得到拟合度较高的方程。如下:

图4 平衡温度值附近散热的二次拟合T-t图像

图5 高平衡温度附近散热的一次拟合T-t图像

图6 低平衡温度附近散热的一次拟合T-t图像

由图4可以看出:当截取数据在平衡温度附近时,曲线二次拟合度达0.999 583。表明散热时温度对时间成二次关系。传统实验由于采集数据点较少,近似为一次关系处理[1],也有用数学方法处理的[4]。图5、图6是按照传统方法,分别取两个平衡温度附近的数据,进行一次拟合的图像结果,得到其拟合度分别为0.998 840、0.997 952,明显低于二次拟合度。实验基于更多的数据,理论上更接近事实,由此提高了精度。

3.2 数据处理

经过多次测量,得到基本数据如下:hp=7.4 mm,Rp=64.9 mm,hB=7.86 mm,RB=64.64 mm,m=0.816 kg,c取标准值385 J/(kg·℃)

从采集的数据得到

表1 平衡温度数据

靠近左边的散热速率二次拟合结果,带入公式(3),得到λ分别为0.150 416、0.154 075,两个数值非常接近,说明两个稳定态是等效的,符合理论推导结果。取平均值得0.152 245,与标准值0.15的相对误差仅为1.7%。

靠近右边的散热速率是一次拟合结果,代入公式(3),得到λ分别为0.122 649、0.113 703,与标准值0.15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8.2%、24.2%,远高于二次拟合的结果。

4 结 论

实验借助DISLab温度传感器采集数据,不仅使实验操作变得简单,而且能自动化采集数据,得到较多数据,可以方便研究实验全过程,同时提高了实验精度。更多的数据为处理数据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有更大的探索空间。改进实验的同时发现了其他一些有趣的新现象,为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1]丁益民,徐扬子.大学物理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64-167.

[2]张亚萍,阎向宏.计算机辅助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J].物理实验,2003,23(7):17-19.

[3]金忆凡.“稳态对比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J].物理实验,2012,32(1):44-45.

[4]张燕东.“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测量”实验中冷却速率求法之我见[J].物理实验,1993,13(5):236-238.

[5]黄忠学.金属线膨胀系数测定实验的改进及进一步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2,25(3):45-47.

[6]翟林萍.利用DISlab温度传感器测金属的比热容[J].大学物理实验,2012,25(4):6-9.

猜你喜欢
温度传感器稳态速率
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稳态运行特性研究
碳化硅复合包壳稳态应力与失效概率分析
电厂热力系统稳态仿真软件开发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知识与能力提升
元中期历史剧对社会稳态的皈依与维护
温度传感器DS18B20在温度计设计中的应用
一种高性能CMOS温度传感器
XTR105电流变送器在温度传感器中的应用
速度和速率有什么不同
网络扫描发包速率学习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