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双排钢板桩在海域围堰中的施工关键技术

2014-09-20 08:01
建筑施工 2014年2期
关键词:沉桩拉杆围堰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432

双排钢板桩围堰具有施工速度快、防水性能好、可重复利用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永久性和临时性工程[1-3],包括港口、核电站取排水、码头、河道护岸等。在海域工况下,工程多位于海陆结合处,施工难度和风险大大增加。船舶和打桩设备的选择受到海域环境及工程本身设计要求的影响;受到海域潮汐风浪的影响,钢板桩插打、合拢的质量控制难度增加[4]。

本文就三门核电站一期排水口工程为例,结合现场工况条件,介绍了海域大型双排钢板桩围堰工程的施工过程,针对钢板桩插打质量控制、围檩拉杆系统、钢板桩合拢等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工程概况

围堰为双排钢板桩内填芯土筑成,宽10 m,周长535.4 m。钢板桩采用拉森WRU26型,外排钢板桩顶标高为+6.0 m,最大桩长28.5 m;内排钢板桩顶标高为+3.0 m,最大桩长为25.5 m。钢拉杆采用Φ40 mmQ345圆钢对拉,间距2.6 m,围檩采用双拼32b#槽钢。围堰内侧采用格栅型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基坑围护,宽度4~9 m。围堰图示如图1、图2所示。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描述:围堰跨越2 种地貌单元,分别为基岩区及海滩区。西侧基岩区向东逐步过度到海域,海域地貌为海涂滩地,滩地表面地形较为平坦,平均高程在-0.5~-1.0 m左右。海域地层分布主要为①3层流泥、②层淤泥、③黏土等,分布相对稳定,具不同的结构强度,其他地层多呈透镜体产出,层位不稳定。第①3层流泥、第②层淤泥、第③层黏土超固比<1,为欠固结土,具高压缩性。其余为正常—超固结土,具中等压缩性。

图1 围堰结构体系平面示意

图2 围堰结构体系剖面示意

本海域每天2 次高低潮,每月2 次大潮汛。平均高潮位为2.41 m,平均低潮位为-1.86 m,平均潮差4.25 m。受主导风向影响,本海域涌浪较大。

2 船机设备选择

由于海域环境的复杂多变,地质条件、潮汐、风浪、气候条件等外界因素,以及桩型、桩长、入土深度等工程要求,综合地影响着船机设备的选择。本工程所在地海域滩面地形较为平缓,平均高程为-0.5~-1.0 m,滩面为海水内泥沙淤积的部分,呈流动状。根据该区域海域环境及施工要求,选用2 000 t平甲板驳船,驳船长46 m,宽18 m,型深3 m。宽大驳船有利于提高海域作业的平稳性,退潮时滩面平缓,驳船可落于滩面,利于施工。施工用钢板桩最长为28.5 m,单根质量约2.8 t。船上配备700 kN及500 kN履带吊各1 台,采用双机抬吊的方式进行送桩,履带吊的把杆长度满足落潮时的打桩要求。

锤型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沉桩深度、桩型等因素确定。在软土及砂性土地区,可选择振动锤及柴油锤;在需要穿越含碎石的土层时,振动锤的选择必须慎重;在无经验的前提下,不宜选择振动锤进行沉桩。本工程区域钢板桩入土地层为软弱土,选择振动锤进行沉桩。振动锤的选择应根据桩的类型、尺寸以及地质资料计算,沉桩至设计深度。

本工程钢板桩周长理论值为2.45 m,不考虑桩尖阻力,选取沉桩摩阻力最大的截面,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并考虑一定安全余量,选用DZ90A振动锤,激振力最大570 kN,质量6.19 t。

3 钢板桩沉桩方法

钢板桩沉桩方法有单独打入法和屏风法等[5]。单独打入法是从一端开始,逐根插打至设计深度,这种方法施工简便,速度快,但容易使桩向一侧倾斜。屏风法是将一排钢板桩先预打至一定深度,然后间隔将钢板桩以1/3、1/2板桩高度呈阶梯状打入。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钢板桩在沉桩过程中的倾斜和扭转,减少误差;缺点是对吊机、振动锤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费时,且在钢板桩在未沉桩到设计标高前,整排都处于不稳定状态,风险较大。综合比较,决定采用单独打入法。

在沉桩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轴向(扇形变形)及垂直轴向的偏移,对打入顺序及限位装置进行了改进,如下所述:

(a)在第1根钢板桩的沉桩过程中,用经纬仪和垂线严格校准钢板桩的垂直度,保证钢板桩沿轴线方向以及垂直轴线方向不发生偏移;

(b)第2根钢板桩就位后,沿第1根的槽口利用自身重力插入,待振动锤加紧钢板桩上口后,缓慢松开吊机主钩,使钢板桩在振动锤的自重下继续下沉,稳定后开启振动锤,使第2根钢板桩下沉到位;

(c)第3根钢板桩沉桩位置选择在第1根的另一侧,按照第2根钢板桩沉桩方式下沉到位;

(d)第4根钢板桩沉桩在第2根一侧,第5根钢板桩沉桩在第3根一侧,以此类推。

钢板桩沿轴向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在施打后面一根桩时,对前面已成型的钢板桩形成沿轴向的拉力,造成已成型的钢板桩倾斜。这种倾斜程度是累计增加的,当达到一定倾斜程度后,继续沉桩将使钢板桩扭曲。本工程中采用上述沉桩方法减少了沉桩的偏移,在打入一定数量(约20 根)的钢板桩后,可沿用单独打入法按顺序依次沉桩,这样可减少桩向一侧倾斜。

4 围檩与拉杆安装

双排钢板桩围堰的围檩拉杆系统至关重要,是保证围堰实体在形成中以及在后续工作中稳定的重要受力体系。在围堰芯土填筑期间,2 排钢板桩通过围檩拉杆系统约束芯土的侧向位移,确保钢板桩、围檩拉杆系统与芯土三者相对稳定;在围堰形成后,内外排钢板桩通过围檩拉杆系统,与芯土形成一个整体系统发挥作用。

工程所在区域地层淤泥土深厚,呈流塑状,强度低。在填土过程中,钢板桩外侧的土体所能提供的侧向约束力小,大部分依靠钢板桩自身刚度以及围檩拉杆系统承担。根据计算结果,采用单根Φ40 mm Q345b圆钢作为拉杆(间距2.6 m),外侧围檩采用双拼32b#槽钢。原方案中拉杆与围檩的连接方式采用焊接,经分析这种现场焊接的工艺存在不足,一是海域工况环境,对现场焊接作业的质量控制难度大;二是施工效率底,涨潮时用电设备无法作业。针对上述情况,对围檩拉杆系统进行改进,采用“抱箍”方式,如图3所示。

图3 双排钢板桩围堰的围檩拉杆系统示意

这种围檩拉杆体系有如下优点:

(a)受力结构体系简单可靠。该体系中,围檩和拉杆是联系内、外排钢板桩的主要受力构件。在2 排钢板桩外侧安装围檩,一方面提高单排钢板桩的整体性,同时分散了拉杆与钢板桩的受力;拉杆通过围檩、牛腿支撑等将内、外钢板桩联系起来,主要承受填筑芯土时的侧向压力。

(b)减少现场焊接作业,提高了施工质量可靠性。整个安装过程除了需在钢板桩上开孔供拉杆穿入之外,无需其他的焊接作业,提高了海域工况环境下钢板桩围堰施工的质量控制,同时也提高了施工速度和安全性。

(c)拉杆的松紧程度可以现场调节,有利于围檩拉杆系统受力的均匀性。在芯土填筑期间,由于钢板桩之间的相互联系,填筑的位置的前后一段范围均受到影响,导致安装好的拉杆松动,需及时进行调节。采用螺栓的形式,可以灵活地调节围檩拉杆系统的松紧程度,从而使钢围檩拉杆系统受力均匀。

围檩和拉杆安装采用船上吊机配合。首先进行测量定位,定出外侧围檩中心标高位置,在钢板桩上作出明显标记,标高误差不超过±5 mm。安装围檩时,每隔5.2 m焊接牛腿于钢板桩上,作为搁置、安装围檩槽钢的支座。用吊机将外侧围檩槽钢搁置在牛腿上,然后焊接上部限位板,围檩与钢板桩不贴合处,采用钢板垫实。拉杆安装时,先将钢板桩上穿孔位置开孔,比拉杆直径大约10 mm,设置橡胶止水垫,减少沿拉杆孔的渗漏,然后安装垫板、螺栓等附件。螺栓安装必须紧固,保证整个拉杆基本呈水平状态。

在填土过程中,下层拉杆始终保持受拉状态,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钢板桩之间的填土压力影响范围逐渐向下发展,使内、外钢板桩在入土一定深度范围内均受到向外的侧向压力。钢板桩入土部分向外变形,以下层拉杆为固定点,钢板桩顶端逐渐向内偏移,造成上层拉杆逐渐松弛。经分析计算,钢板桩插入的土层较软,土体的基床系数小,不足以提供足够大的被动土压力,下层拉杆以下的土层受填土影响,向两侧挤压,导致钢板桩顶端向内偏移。在施工过程中,对上层拉杆及时进行紧固。

5 钢板桩合拢

钢板桩合拢位置宜根据围堰形状、地质条件、水文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本围堰为喇叭口形,围堰合拢前,过水面积较小,受潮涨潮落影响,其合拢口处的水流较快,会对钢板桩的沉桩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合拢处沉桩选择在低潮位时施工,减少水流对钢板桩的影响。针对合拢前的工况,相应采取一些措施:

(a)钢板桩锁口之间具有一定的密封性,由于过水断面小,在涨落潮期间,钢板桩内外存在一定水位差,导致钢板桩发生变形,为减少合拢前围堰内外水位差对钢板桩的侧向压力,在钢板桩上设置了若干道活动闸门。

(b)在合拢位置的两侧的5 根钢板桩范围内,初步估算最后合拢的钢板桩锁口之间的宽度,利用钢板桩锁口之间的自由转角(一般在10°以内)进行调整。严格控制钢板桩的垂直度,确保连接合拢桩的两侧钢板桩的垂直度和开口距离。

(c)将合拢桩两侧的钢板桩调整为高低桩,在合拢桩插入时,一侧对准后,再对准另一侧,可降低同时对准2 个锁口的难度。如遇到稍许的错口偏差(<10 mm),可利用手拉葫芦进行调整。待合拢桩达到设计标高后,再将高处的桩锤击到位。

6 结语

钢板桩围堰因施工速度快、受力性能好、抗渗性好、节约钢材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型海工、港工工程中。在海域环境下施工大型双排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受制于外界环境因素和工程内在因素的影响。

针对外界环境因素,主要从海域的潮汐、地质、气候及水文等方面进行考虑;针对工程内在因素,需从围堰结构形式、钢板桩型号、围檩拉杆形式及芯土填筑要求等方面进行考虑。

(a)由于海域环境较为复杂,应对现场的施工环境条件进行分析,考虑到潮汐、风浪、地质条件的影响,结合工程质量、安全及工期等要求选择合适的船型、吊车以及振动锤等机具。

(b)沉桩锤型应根据地质条件、沉桩深度、桩型等因素进行选择。在软土及砂性土地区,可选择振动锤;对于需要穿越含碎石的土层,振动锤的选择必须慎重,在无经验的前提下,不宜选择振动锤进行沉桩。

(c)钢板桩沉桩方法有单独打入法和屏风法等。单独打入法施工简便,速度快,但容易使桩向一侧倾斜。屏风法可以减少钢板桩在沉桩过程中的倾斜和扭转,减少误差;但对吊机、振动锤的要求比较高又费时,在沉桩过程中风险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针对单独打入法进行工艺改进,有效地控制了钢板桩的垂直度偏差。

(d)围檩拉杆系统的结构形式应考虑到海域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实际施工过程中宜采用简单有效地围檩拉杆结构体系,同时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钢板桩插入深度、芯土填筑等对拉杆围檩系统进行验算和调整,确保围堰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沉桩拉杆围堰
轻松拉货不费力:省力三轮拉杆车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机械压力机拉杆预紧分析
房建工程混凝土预制管桩静压沉桩施工技术
砂土层中钢管桩高频振动贯入效率模型试验
大型充填沙袋在围堰中的应用及造价分析
高低异型刃脚钢围堰设计、侧卧组拼技术
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技术的应用
自动沉桩技术在光伏电站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新型钢管桩围堰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