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养成记

2014-09-21 13:38王禹沈道广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14年1期
关键词:自理毛衣豆豆

王禹 沈道广

一、案例背景

对于小班上学期的新生,经过九、十月艰难的入园适应期后,他们已经逐步适应在园的一日活动,开始积累内在的成长力量。幼儿园一日活动的保教关注重点相应的由幼儿情绪稳定转向幼儿个体自立、自信的品质养成。因此在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处处渗透自理、自立的自我服务意识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成长的故事每天也都在发生……

二、案例描述——豆豆的现状

豆豆,3岁5个月,我们对他的自理能力发展情况进行持续观察,包括穿脱衣物、进餐等自理的行为表现。

(一)脱衣裤

午睡前,豆豆厚厚的上衣还没脱去就要脱下长裤,坐在床头很费力地弓起背,弯着膝盖,左右手双管齐下用力拉拽裤管,但是弯着的膝盖阻碍着裤子的下移,他越用力气,裤子卡在膝盖处就越紧,裤子越紧越拉不下来,而后听到的是不停地哼哼:“老师你帮帮我,帮我把裤子拉拉,你帮帮我……”当听到老师“自己再试试,腿伸直,往下拉。”豆豆豆大的眼泪开始啪啪地往下掉。对于更紧更小的毛衣,豆豆拽着毛衣领子,双手上翻下翻,左扭右扭就是找不到出口,趴在床上像在和毛衣“扭打撕扯”,甚至乘老师转过头去时一骨碌地钻进被窝,干脆不脱了……

(二)穿鞋

午睡起床后豆豆扒拉着自己的鞋子,无论怎么套,怎么扣,就是穿不好自己的鞋子。看着其他的同伴陆陆续续地穿好鞋子搬着小椅子回到座位上吃点心,豆豆的眉头越皱越紧,手上动作的频率加快,却怎么弄也没法穿上鞋子……放下手中的鞋子,他眼睛噙着泪水看着生活老师。看到生活老师无动于衷,豆豆又嚎啕大哭“请求”老师帮忙。生活老师想过去帮忙,我予以制止:“让他多试试……”

(三)吃饭

一日午餐吃的是黄花菜炖肉和豆芽香菜豆腐汤,豆豆早早地把饭和黄花菜里的肉块“消灭”,但是面对黄花菜和夹着香菜的豆腐汤,他又犯难了。老师一提醒,他就舀起一大口菜汤,送到嘴边却小小地抿上一口,有时候“不慎”吃到一丁点香菜,他就会用手在嘴边不停地扒拉,舌头往外伸,直到把嘴巴里的香菜味弄掉。有时候还乘老师不注意,将饭倒进餐盘内。同伴牛牛发现并叫来老师,他确实不想再吃了,眼巴巴地看着牛牛,好像在说“你放过我吧,我不想吃了!”牛牛没有妥协,端起他的小碗:“老师说过不能浪费粮食,饭菜要吃干净。”豆豆的小手缩成爪状,轻轻地搭在自己的嘴唇上,头微微抬起,眼神无辜地看向老师……

三、案例解读——教师的分析

(一)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

1.小肌肉灵巧度与动作熟练度欠缺,导致方法掌握不佳。

小班幼儿手部小肌肉发展相对较弱,动作的精细化程度较低,因此在穿脱衣服(特别是小、紧的衣服鞋子)、自主盛点心、绘画、使用剪刀等活动中容易遇到困难,从而产生畏难退缩的心理。案例中我们也发现豆豆在穿鞋的过程中,小脚直接套进鞋口,导致运动鞋的鞋舌抵在脚趾,鞋后跟套不上;或者是鞋扣没有松下来,直接导致鞋跟拉不上。

2.情绪与语言结合的能力较弱。

小班幼儿的认识依赖于行动,在行动中只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与需要,尚不能比较清楚地完整表述,因此在独白表述时,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加上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大,他们的情绪仍然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常会为了一件小事大哭大闹。结合案例描述中豆豆在穿脱毛衣、裤子的时候,常常哭闹着喊出“老师,你帮我……”等语句,我们可以了解豆豆在这样的情景下,容易犯急,用哭闹引起成人注意,以求获得帮助。

3.心理依恋与模仿。

渡过入园的适应期,老师的关注与呵护逐步让豆豆从家庭走入幼儿园集体。随着适应的稳定,随之而来的生活独立、自理能力的锻炼成为这一阶段幼儿面临的发展难题,因此容易出现情绪的反复,在遭遇困难时难免哭闹,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与此同时,小班幼儿的模仿学习容易引发连锁反应,例如在午睡前的脱衣环节,班级部分自理能力较弱的幼儿往往会齐声哭闹,呈现群体“怠惰”、寻求老师包办代替的现象。

(二)重要他人

教师、家长以及同伴作为幼儿个体成长的重要他人,在心理支持、方法经验引导以及示范模仿上存在的意识差异以及方法差异,也容易导致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上出现个体差异。特别是祖辈的家长,对于幼儿的“假呵护”——替代,严重影响着小班幼儿入园适应与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案例中豆豆的奶奶对于孙子呵护有加,言听计从。因此在园一日生活中,豆豆在穿脱衣物、鞋袜等自理事务上,常常不能独自或熟练完成。

(三)其他原因

秋冬季节,祖辈为防寒保暖,容易为小班幼儿提前裹上厚厚的棉衣、毛线衣等多重衣物,加大幼儿穿脱衣物的难度。小班的身体发育较快,衣服、鞋子更新不及时,进一步束缚了幼儿手脚的动作练习。

四、寻求成长——教师的跟进

结合豆豆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行为表现,我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出发,探究小班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的基础经验,他们有什么、缺什么、需要怎么提升等等。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教师在解读童心的专业发展层面积累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与规律,从而触动我们真正走进儿童世界。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改进提升?

(一)生活课程

一日生活即教育。弱化小班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加大加深一日生活环节中对于幼儿生活自理、社会交往、习惯养成的引导、支持。如利用如厕环节指导幼儿塞衣裤;利用午睡前后指导幼儿穿、脱衣裤;利用点心环节锻炼幼儿自主盛点心等等。

(二)坚持练习

水滴石穿,一个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在幼儿自理能力养成的过程中,坚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教师协调家园,形成教育合力。需要在生活课程的实施中放慢、细化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采取分段达成的策略,集中一段时间解决现阶段的重点问题。如十月下旬开始重点解决幼儿穿脱衣物和塞裤子的问题,以防幼儿在户外运动等环节受风着凉。

五、后记反思

豆豆在班级穿鞋子展示活动中,在座位上先脱下拖鞋,双脚踩在拖鞋上准备穿鞋。展示开始后,他先穿右脚,扒开鞋扣、拉好鞋帽,右脚屈膝伸入鞋子里,眼睛看着自己手中的鞋子,拉好鞋跟。叠衣服展示活动中,豆豆先拿出毛衣,毛衣正面对着自己。他用双手抹平毛衣袖,眼睛右斜视前方,先把一侧的毛衣袖叠好,另一侧毛衣袖覆盖,将毛衣的腰身对折后慢慢放平。接着他把一边的裤子拿起来甩了甩,铺在桌子上,并把部分褶皱的地方用手压了压,接下来他在10秒内把裤腿对折后沿膝盖部位对折裤腰与裤脚。因为是小组展示里第一个完成的,他高高跳起来,脸上带着笑容,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正是这一天的起床,他“突然”成了第一个穿好衣服的……

我们并不期待在一夜之间一切都变过来,我们期待在一日生活中、在家庭生活中同步实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并依此尝试建立更多元化的东西,从而真正在“润物细无声”中促成幼儿行为的改变。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和孩子们共同的生活中,改变就在这种生活的细节中逐渐形成,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生命就向美好的方向发展着……

猜你喜欢
自理毛衣豆豆
可以听到你心跳的“毛衣”
自由自在的豆豆
不要,不要穿这件毛衣
豆豆过夏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自立当从“自理”始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
第一件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