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音乐风格发展与演变

2014-09-21 15:54柳述
艺术评鉴 2014年16期
关键词:民族性

柳述

摘要:锡伯族音乐作为一种具有典型民族特征的音乐形式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锡伯族音乐蕴含了锡伯族人民的生活习性、风情民俗、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生活结构等各种要素,是我们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锡伯族音乐的起源,并从音乐节奏、曲式结构以及音乐旋律等方面分析锡伯族音乐的艺术风格,旨在为锡伯族音乐的文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原始素材。

关键词:锡伯族音乐 民族性 简短结构

音乐艺术的风格是指音乐的各种要素,如节奏、旋律、曲式、织体、音色、力度、和声等等。这些不同的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音响结构。锡伯族人民擅长歌舞,早年生活在东北地区,而后西迁至新疆戍边。现在沈阳仍有锡伯族群居地,该民族有其独有的生活、生产、习俗和环境等特点,反应了该民族的生活气息,其民族独有的音乐形式折射出本民族的社会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锡伯族音乐在其历史沿革过程中同样也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平调和越调的基础上,在音乐的各种要素表现上也通过其特有的音乐结合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音乐风格。

一、锡伯族音乐的起源

锡伯族人民擅长歌舞,早年生活在东北地区,而后西迁至新疆戍边。现在沈阳仍有锡伯族群居地,该民族有其独有的生活、生产、习俗和环境等特点,反应了该民族的生活气息,其民族独有的音乐形式折射出本民族的社会生产结构和生活方式。锡伯族音乐形式表现多样、旋律丰富,具有 典型的音乐特点,与此同时又吸收了陕西、陕西、甘肃一带的郿鄠音乐元素,在时间的积淀下形成了该民族音乐独有的风格,表达了该民族人民独有的艺术气质和质朴的艺术风格。

锡伯族音乐分为戏剧音乐和说唱音乐。锡伯族戏剧音乐分为平调和越调,平调音乐是锡伯族在东北地区原始的表演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说是锡伯族音乐的源头之一。随着锡伯族西迁,汉族的音乐随之融入到锡伯族音乐中来,便产生了越调。平调和越调有着不同的曲调,主要是以三弦的定弦为准,其中平调较低,平调三弦的定弦为562(ODC),越调较高,定弦为 51(CDC)。锡伯族的说唱音乐曲式结构较为简单质朴,曲调较为复杂繁多,为了方便记忆与流传,曲子结构中以单乐段乐曲为主。说唱音乐的代表曲调主要有:田野歌曲调、蝴蝶歌曲调、海兰格格曲调、金纽扣曲调、迁徙歌曲调、娶媳歌曲调、哭嫁歌曲调、婚礼歌曲调、雅琪娜曲调、打猎歌曲调、摇篮曲曲调等。主要以音乐的形式描述锡伯族人民的生活习俗。

二、锡伯族音乐的变艺术风格

节奏、旋律、曲式、织体、音色、力度、和声等等这些不同的音乐元素结合在一起,便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音响结构。锡伯族音乐在其历史沿革过程中同样也形成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在平调和越调的基础上,在音乐的各种要素表现上也通过其特有的音乐结合向我们展示不同的音乐风格。

在节奏方面,锡伯族音乐节奏变化丰富,通过与旋律的完美结合赋予锡伯族音乐更加生动形象的音乐特征,以使得锡伯族音乐的民族性更加明显。在锡伯族贝伦舞的音乐中,节奏形态表现为音符时值较为均匀的分布形式,如可以讲四分音符分为两个八分音符或四个十六分音符,用以表现音乐中欢快的节奏以及热烈的情绪,节奏分明,使得舞蹈的动作得以更加良好地施展。如谱例1《锡伯舞曲》:

谱例1《锡伯舞曲》

同时,锡伯族音乐节奏方面也会根据创作者想要表现的音乐形式采用特殊的音符时值划分方式,在节奏运用方面也会通过长短节奏、连音节奏以及附点节奏等等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它没有固定的节奏类型,具有典型的音乐节奏便是在锡伯族音乐乐曲中采用大量的切分节奏、八分附点节奏和四分音符均分下的十六分节奏以及前十六、后十六节奏等等。这种节奏划分是习惯于锡伯族语言节奏表现。

在曲式结构方面,在锡伯族的民族歌曲中,以两句体为主要曲式结构是通过三段至十几段的歌词来进行情感的表现。在田野歌曲中也常常采用前句短,后句长的结构特征,前句移低五度通过变化重复来表现作者想要表达的艺术情感;在三句体中,音乐素材则通过对比关系的多句联合结构予以整个,或通过在再现首句的方式表现音乐作品。总之锡伯族音乐的曲式简短方整,演唱性比较强,既适合人们在劳作时进行演唱抒发情感、有助于锡伯族乐器的演奏又会使得舞蹈的表现更加富有节奏感、弹性以及热烈情感的表现。

在旋律手法方面,锡伯族音乐常常采用五度结构,即后面乐句在前乐句的基础上移低五度而成,这样一首民歌的歌曲在前半段在一个调性之上,后半段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下属于宫系统而进行展开,进而走向尾声,在这一过程中锡伯族人民的生活气息、精神面貌以及社会习俗等等均通过音乐传递给我们。

三、锡伯族音乐的发展演变

如何使一部音乐作品能够具有深度,对音乐本体而言,令观众不限向往又赋予其无限魅力的内核究竟是什么?本文对音乐的“纯粹性”理解是建立这样的理念之上的:这种音乐是需要借助音乐术语才能够理解声音的准句法结构,它无意义或具象内容,无意义,除了他自身以外不关涉其他事物。①也就是说音乐只有在能够表现音乐本体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具有深度的音乐作品。锡伯族音乐也是同样,锡伯族音乐曲风独特,在原有曲风基础上,吸收了蒙古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音乐风格。锡伯族音乐未来发展需要吸收现代的音乐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但是无论音乐形式如何发展,锡伯族音乐需要保留其独有的音乐风格,无论如何进行创编都需要在音乐风格上保留具有其自身特点的基础不能变。

注释:

①纯音乐的哲学思考 144页

参考文献:

[1]王建,杨丽荣.锡伯族民族音乐形态特征探究[J].民族艺术,2011,(01).

[2]杜亚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浅析[J].中国音乐,1984,(01).

[3]樊祖荫.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性
现代审美观下侗族舞蹈民族性的传承和发展
探析民族性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多元化表达
《黑塔利亚》影评
浅析民族性文化元素在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浅析中国油画的绘画特征
浅谈日本浮世绘及其体现的民族性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药
狗年说“狗”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
论城市雕塑语言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