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家园 幸福的港湾

2014-09-22 23:14白丽红
黑河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寄宿制寝室榜样

白丽红

自从2006年集中办学以来,我校成为爱辉区唯一一所在城里办学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并校前各村的学校以及外来务工的打工子女,他们的学前教育及家庭教育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都是住宿生。为了学生的安全与成长,为了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了让家长和社会放心,学校在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具体的实施。

一、养成教育的意义

近几年来,我校生源逐年递减。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我校的“留守学生”也越来越多。学校的“留守学生”和外来务工子女成为班集体中一个较有影响力的群体,因此,养成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养成教育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我校学生虽然养成了一些良好习惯,但自我意识认识不够,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养成教育,充分认识养成教育的要素、本质、功能及其它实施途径和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像我校这样的寄宿制学校更应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我校把养成教育当成一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多年的班主任教学生涯让我深知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提高一名小学生的整体素质非常重要。总体来说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主动阅读习惯、自主探索习惯、学会倾听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习惯、认真书写习惯、合作学习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培养是所有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一年级新生来说,刚从学前班转变为小学生,新的同学、新的环境让他们开始的时候既兴奋又好奇,每件事都不知怎么去做。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导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学常规,并要时时提醒,时间久了,常规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习惯。在此期间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我现在所教班级是高年段的学生,他们的这些习惯已基本养成,但班级还是有极个别的学生偶尔会犯一些小毛病。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因人而异,方法灵活。如在读课文时,有的同学爱溜号,所以我就让每人读一句话,而且是我指名读,我所叫的同学都是溜号的或读书姿势不正确的。如果全班都没有这种现象了,我就会采取其它方式读,这种方法效果很好,现在这种情况在语文课上很少出现了。寄宿学生都生活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中,但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同,所以教师就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对于自我约束较差的学生,当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马上指出,而且要耐心细致,尽量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说,要以鼓励为主。跟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使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能力”是指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生存能力、劳动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等。寄宿制本身就是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我校的一部分学生未住校时,生活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大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到学校后一切都得自己料理,刷牙、洗脸、叠被、系鞋带、清理房间、打饭、放餐具等,另外还要妥善保管自己的东西,合理安排好自己一周的零花钱,适应学校的膳食。被子、鞋子、毛巾等物品的摆放,学校都有统一的规定。许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短时间内难以适应这种生活,为了帮学生度过“磨合期”,我们从点滴做起,化难为易。如学校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叠被子的本领,邀请边防哨所的官兵来学校指导学生叠被子。通过学习与练习,学生掌握了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寝室练习,以及多次进行的内务比赛活动中评出最佳叠被子能手,让先进步的同学成为后进步同学的榜样。在大同学和做得好的同学的带领和帮助下,每个寝室的同学你追我赶,进步很快。这使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自立歌》中所说的:“滴自己的汗水,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真好汉!”现在,学生从刚到学校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井然有序,习惯已成自然,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

记得有个叫刘xx的孩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的,做事毛手毛脚,慌慌张张,丢三落四。每天杝在寝室不是摔坏这个,就是碰坏那个,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经常被扣分,其他同学怨声载道,老师怎么提醒也没有用。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榜样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实用的方法。因此在同寝室的同学中选一个榜样,每天指导学生生活用品的摆放。事实证明,当榜样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他就会奋起直上……另外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如何才能把事做好。引导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养成在做任何事时都应认真细致,思考在前,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自己做事的成功率。由于事前的思考和重视结果,就会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能,克服学生做事马虎、毛躁、丢三落四的坏习惯。

如果一个人能做到“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做恰当的事情并做得恰当到位”,这个人无疑是优秀的。对学生更是如此,尤其对寄宿制环境下的学生,上面这句话就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最佳策略。如果每名学生都能做到在恰当的时候到达教室、食堂、寝室、运动场等地点,并以恰当的方式在这些地方做该做的事情且做得恰当到位,我想我们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一定会秩序井然,校园必然文明和谐、 温馨美好。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寄宿制寝室榜样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寝室闹鬼记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儿子的"寝室交际圈"
农村寄宿制初中实施特色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