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克服方法

2014-09-22 14:16王洪友
黑河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中学生条件

王洪友

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态,是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如何,又将如何克服,本文试作探讨。

一、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

1.依赖教师

很多学生不能做到主动学习,对教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缺少钻研和创造精神,寄希望于教师详细的讲解。教师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他们就模仿,生搬硬套,做过讲过的题会做,而变换一下条件或思路,就不会做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只在于学生,更多的在于教师。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生怕学生听不明白,整堂课在讲,并没有为学生设置经过思考可以解决的问题,也没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甚至缺少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失殆尽,只会被动接受,自然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2.马虎大意

有很多学生明明会做题却总是丢分,原因就在于不认真审题,分不清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或者遗漏已知条件,凭主观随意添加条件,还有的是计算错误,没严格按照计算步骤去书写,从而导致解题错误,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渐渐失去兴趣,产生心理障碍。

3.急功近利

由于升学带来的巨大压力,教师、家长和学生关注的最多的是试卷上的分数,而忽视了分数低的原因,使学生养成了重结论轻过程的坏习惯,只知道对答案,很少探讨解题方法,发展下去,对很多知识的来龙去脉不清楚,理解不透彻,无法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些自认为数学学得很好的学生,为了得高分,不重视基础训练,而喜欢做一些难题、怪题,结果适得其反。

4.定势思维

在长时间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思考问题的习惯,虽然它是数学知识以及解题经验和技巧的综合,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很多,使学生发散思维受到局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得到较大的提高。初中学生正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有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得快,有的发展得慢,从而就有了成绩的差异。

5.其它方面

比如学生的自卑心理、厌学心理、迷惘心理、封闭心理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的教法缺乏针对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以及对学生学法指导得不够,都是造成学生数学心理障碍产生的客观因素。

以上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影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成为学困生,甚至放弃数学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呢?

二、克服数学学习心理障碍的方法

1.将课堂还给学生,降低依赖心理

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例题的讲解、练习的讲评都可以由学生合作探讨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主动性大大提高,从而降低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2.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避免马虎大意的毛病

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析题中每个已知条件在题中出现的目的,不要漏掉某个条件,也不要主观添加条件,更不要仅凭图形就主观臆断结论,要由已知条件结合性质定理等推出结论,规范解题的格式和步骤,养成严谨的推理习惯,训练严密的思考习惯,针对易错题型反复进行训练,在不断总结中提升能力。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马虎大意的毛病,如让学生准备错题本。对于共性的学生都容易马虎的问题可以反复练习,强化记忆。

3.注重揭示数学过程

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过程来解题比学生掌握某一个知识点更具有意义。在分析问题时,先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框架和思路,然后再补充重要环节,答案自然而然会得出。教师要及时对解题思路、方法和有关规律加以总结,并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来获取知識,除填空题外弱化对结果的要求,重点强调解题思路与方法,从而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训练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较多的训练发散思维的机会,例如对每一个已知条件,可以发散出哪些结论;若干个条件集中起来又有什么结论;所求问题是否只有一种方法去解决,是否有另外的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大胆去尝试,即便是错了,也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5.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不爱学习数学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教师都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必要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家访,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学生的自信,促进师生之间的情谊。对于学生而言,喜欢一个老师,也会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时,离他学好数学就不远了。

此外,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主动、快乐地学习数学。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中学生条件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排除多余的条件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选择合适的条件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为什么夏天的雨最多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