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014-09-22 14:16曲兆玲
黑河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历史思维

曲兆玲

近年来,创新教育被历史教师所重视,并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被不断探索和研究。在传统的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基本都采用“直线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影响中學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自身的情感和思想被漠视了,他们本该具有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被严重束缚,其负面作用日益加强。面对这样的局面,我和同事们在教学改革研究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围绕典型历史事件,构建创新思维培养情境

一定时期的典型历史事件搭建了该时段历史知识的主体构架,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进程中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因此,我们在单元课程讲授之前集中研讨并确定几个这一时期的典型历史事件,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这几个重要事件进行知识讲解和内容展开。在课程单元学习结束之后,教师会在课堂知识总结环节中重新梳理出这个时期的历史脉络,让学生从整体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在梳理典型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主动探究方式进一步启发学生。

例如,在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中,教师围绕经济全球化这个历史事件创设了学习情境:以经济全球化下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及新航路的开辟来创设情境,然后讲述伴随全球工业革命步伐的迈进,资本主义列强逐渐把其掠夺范围扩展到全球经济范畴,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资本主义世界成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经济体,而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已经沦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国,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剥削更加疯狂和残酷,等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全球一体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围绕这一历史事件的学习情境,课程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两个探究问题:一是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是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发展是好事还是坏事?面对这样的主动探究式问题,学生眼前一亮,大家迅速展开激烈的头脑风暴,得出了临时结论之后,学生又对这些结论进行深入思考和完善,通过这样的辩论、资料检索和整理过程,有利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创新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二、构建主导与主体形式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也是课堂节奏的控制者。这种单向的师生关系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而在主导与主体形式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系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导者,又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协作者,学生变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既是主动学习的执行者,又是具有个性思想和探知能力的求知者。例如,在新型师生关系下,教师在讲授“商鞅变法”内容时,教师会让学生先复习前一章的教学内容,理顺秦国的发展过程,并以学习协同者的身份试着引领大家对“如果不变法,继续沿用连年战争的方式,秦国是否会亡国?”等内容展开思考和探讨,当课堂上遇到学生谈不到知识点上或观点片面的情况时,教师不要立即纠正,要对学生给予必要的表扬和肯定,鼓励他们继续加深思考这一知识点,不断完善和进步,直到完全掌握。师生之间这种鼓励和交互活动,既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培养个性和提高创造性思维。

同时,新型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进行平等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对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质疑,在课堂学习中遇到有异议的问题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质疑,也允许学生暂时保留自己的不同看法。例如,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商鞅变法如果晚进行20年,秦国会灭国吗?商鞅如果去了魏国,是否还能变法成功?同学们针对这样的问题展开大讨论,并分成了小组,利用课下时间围绕问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集中形成自己的不同观点,在接下来的课堂观点阐述环节中,教师不能武断,也不着急否定某一方,而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主动深层进行思维。当然,教师在最后的总结环节中要明确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知识方向,这也是教师主导性的重要体现。

三、重视教师创新思维水平的提高

教师创新思维水平是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和灌输,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当然也与中学历史教师整体的创新思维水平不高有关,应先提高历史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在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改革氛围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水平的前提和基础,面对这样的教育改革需求,中学历史教师应在提高自己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不断学习现代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水平,同时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在小范围内开展历史专业知识的研究,及时关注历史教学的动态,不断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及时引入历史教学中,在提高自身创新思维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中学历史教学应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而不只是了解史实。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实验室,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历史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新历史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