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临的时候

2014-09-22 20:23田忠辉
广州文艺 2014年9期
关键词:台风广州民间

田忠辉

2014年7月,台风“威马逊”和“麦德姆”正向广州趋近。此时的我正在北京开会,看了电视台的报道,不免想起台风、广州与我的关联。广州与我结缘在2006年5月,当时我来到地处广州海珠区赤沙村的广东财经大学(那时叫广东商学院)联系工作,准备举家南迁,而彼时恰逢台风光临广州。

2006年,我四十岁了。此时的我由工作了十年的哈尔滨、两年的成都和一年的桂林,由北经西南、一路迤逦,终于决定选择于我还陌生的广州去居住,现实的境况和内心的深情,缥缈纠结,又恰值要告别读书学习三年的北京,结束十多年的奔波,不免临歧感伤。

从我所住楼房的窗口向外望去,是一条路,路边两排高大的白杨树已经泛出了新绿,不知不觉中北京已经是杨花飘舞的日子了。来来去去于这座城市几年了,就要离去的时候,异样的感觉若隐若无、烟雾般流连于偶然的低首凝眉之间。北京,一座就连空气和风都充满诱惑的梦幻之都,也是可以让你碎裂成粉末的城市,宛如它春天的干燥,渐渐榨干你所有的激情和尊严。在没有尽头的水泥马路和高耸入云的楼房之间,你渺小的身体甚至不如一片落叶,当所有的爱已经荒凉,你的奔忙,是为了什么?

这些写于2006年春天的文字,因了与记忆中接近漂泊终点的时刻相连,文字呈现出思绪的杂乱无章,像北京的杨花般飘渺、零散、无从把握。在这样的心境与情绪中,我来到了广州。

广州地域的现状是踏实而确切的,广州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生长于生活自身。比如广东人喜欢喝汤,在东北语境下理解,那个汤还不知道有多么营养。其实,华南炎热,喝汤原为解暑;讲究清淡,实在是为了和地域的气候相匹配。我们外来的“新客家人”喜欢说广州是一座包容之城,事实上,与其说是广州包容了我们,不如说是广州的生活渐渐打动我们、直至浸染了我们。

广州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城市本身,而在于构成这座城市的人们,广州人保留了更多的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保留了民间社会。自在的生活深入骨髓,这种特质,我在成都的民间生活、桂林的民间生活中都有发现,即便是在中原腹地的山东和河北,民间生活还是葆有着传统的观念和琐碎的细节,它们都与节日、礼仪、婚丧嫁娶、待人接物有关,更自在、更天然、更从容。这样的城市生活留住了我,从2006年到今天,八年的广州生活安抚了我缥缈的幻想,给我踏实和确切的依据,广州亲切而安详的面目给了我自在的生活。作为教书先生,它给了我依存之所。我也在这里找到了淳朴和意义。

如今窗外槐花飘散,我身坐在北京高大的楼房里,吹着空调,写下上面的文字,这些关于台风的新闻报道唤醒了我既往的生活。广州的生活是平静的,但是,也有隐隐的焦虑与伤感。由于都市化,广州的民间生活实际正走向式微,其独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失。一当将传统生活行为看做文化遗存,包装成文化产业,走向精致的摆设和小情小调的生活方式,或者将其变成奢侈品、变成高档的古董,这件事物大概就快失去了最底层的生存土壤、远离了实际的生活。总体上讲,以地域文化的逐渐消失为代价的全球化无法阻挡,例如广州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区别正在消失。北京城市的主体与广州、上海如出一辙,同质的现代化也许只是无奈的事情,所谓特色的发展尚停留在生存和经济的层面。试问北京的大栅栏、上海的田子方和广州的上下九,这些号称保留地域特色文化的地方,何其相似啊?那些工业化包装了的小吃和小玩意们,其显身模式并无二致。

2006年的春天,我告别了北方。2014年的此时此刻,我写下了诗句:“每当台风来临的时候/我就格外地怀念北方”。因为恰是在2006年那场台风之中,我来到了广州。台风成为一个符号,将我联系于北方和南方。而今,当我已经安适于广州,愉悦于广州的时候,2014年的台风似乎在提示我更清晰地去打量眼前的这座城市,我看到了同质化的气势汹汹、都市化的旁若无人。城市依旧繁华,南方与北方,情感并无二致。去除温度和地域,唯一能够保留的,也许只能是想象和比喻吧。再多一点,也许还有虽可唤醒,却不忍抒情的个体记忆。

那场台风的名字叫“珍珠”,在2006年5月9日到11日之间登陆。

责任编辑 朱继红endprint

猜你喜欢
台风广州民间
台风过韩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台风来了
台风爱捣乱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