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塞外水旱码头”到“国际出海口”

2014-09-24 10:32吕亚娟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包头市物流业黄河

吕亚娟

包头,蒙古语 “包格图”,意为“有鹿的地方”。然而,另有说法是,包头为“泊头”的转音。范昭逵《从西纪略》(1719年)中记载,清康熙年间,这里已是交通便利的水岸码头,人称箔头,俗作泊头,后演化为包头。这一说法昭示了包头作为水旱码头300多年的发展变化。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头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包装业等获得长足发展,昔日的“塞外水旱码头”,受改革开放的催生,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出海口”。

在没有公路、铁路运输的时代,水运是较为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水陆运输条件给包头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虽然包头地区在清乾隆初年才开始形成村落,但之后,由村到镇、由镇到县、由县到市,发展非常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这期间,南海子渡口发挥的推动作用尤为凸显。公元1874年,随着黄河改道南移,包头南海子设官渡,官渡建成启用后,黄河上游从宁夏乘船16天即到包头,从兰州到包头也只需27天。民国时期西北拓荒第一人林竞曾在其1918年游记里写道:“包头地居口外,处东西两路之冲,陆有平原车驮之便,水有黄河舟揖之利,凡京、津、陕、甘、新(青)、内外蒙古、新疆、货物往来,均以此为转运之场,诚西北一大市场也。”1923年平绥铁路包头段通车,黄河水运更加活跃。以皮毛为主的商品集散地形成强大的吸纳力,使通过黄河运来的货物全部改在包头集散,经火车直接运往各地。1931年——1934年间,南海子口岸货运量达到高峰,航行船筏约有2400多艘,主要货运量已达3000多万斤。河运季节,南海子渡口帆船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此时,包头商业臻于极盛,有大小商号2000多家,包头火车站年发货22661吨,进出口总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包头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大动脉。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头的黄河航运仍旧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新中国的建设载运了粮食、皮毛、牲畜、盐碱等大量物资。然而在1958年,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现代化的铁路运输逐渐取代了船舶运输,黄河航运开始走向衰落,早期的铁路运输和黄河水运相辅相成的繁忙景象一去不返,水旱码头渐渐褪去昔日的繁华风采。这就是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万千变化中的一面,交通运输总要向着更为方便、快捷、安全的方向发展。

1965年之前,我国的国民经济一直处在恢复性发展及调整时期,我国整体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等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同步恢复,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经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新建铁路33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在这个期间,包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钢铁工业基地和重点发展城市,工业基地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包头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得到发展。

从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新时期。包头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得到了快速恢复、发展。经过工业改革和重组布局,包头找到了强劲的经济发展模式,找准了以钢铁、稀土、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煤化工等多种优势产业为基础的飞速发展之路。包头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产生了巨大的运输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促进下,包头在陆路交通、轨道交通、 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在飞速发展,运输方式和时效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黄河航运到宁夏、兰州最快要半个多月、一个月,现在到宁夏、兰州最快的航空运输只需要40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人们可选择的运输方式只有黄河航运、铁路、陆运,现在可以根据时间需求、成本需求等自由选择除以上方式以外的高速公路、航空、甚至多式联运;过去铁路路网建设、车辆数量有限,公路建设和民航事业都发展不足,现在包头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公路总里程达到6739公里,航空航线、通航城市、货物运输量都显著增加。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包头逐渐成为我国与蒙古、俄罗斯及西亚各国通商贸易的前沿口岸,在北方经济格局中起着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作用。

进入2000年以来,包头在仓储建设、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通讯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逐渐向物流业转型,其对经济的支撑力也日渐增强。2005年,包头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约157亿元,到“十一五”期间,包头物流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截至2010年末,包头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约370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约34.8%,占全市GDP的15%。2013年,包头实现物流业总额11200亿元,物流业已成为包头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发展走在自治区前列。同时,包头的传统物流业也正在积极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并取得了多项成绩: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将包头市确定为17个全国性节点物流城市之一; 2010年,包头市被评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1年,包头市荣获中国物流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2013年,包头市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荣获中国资源物流先锋城市奖。素有“水旱码头”之称的包头开始呈现国内现代物流重要集散地的雏形。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包头无水港的建立运营为昔日“水旱码头”焕发生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7年,包头无水港揭牌,实现了包头陆港与天津海港功能无缝对接和互为延伸。它相当于把距离内蒙古最近的天津港出海口搬到了内陆,包头及周边地区的货物依托“无水港”功能优势可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使企业在当地报关报检、装箱运输便可直达天津港码头装船出口,为企业办理进出口货运业务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现在,无水港经过多年的运营,已使内蒙古乃至西北地区零散杂乱的物流运输模式发生质变,它立足沿黄经济带区域,跻身环渤海经济圈,成为周边地区重要的国际集装箱内陆中转站,成功打造了我区西部的“国际出海口”。这对于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西部大开发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从过去黄河口岸船只如林的热闹非凡,到现在大型集装箱车的往来如梭,包头正在用交通运输及物流的发展变化来诠释它的生机勃勃。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现代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推进这五大基地建设强有力的支撑力量,必然会踏上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征程。当前,我区已建和在建的这种新兴的物流枢纽模式——无水港项目有7个,部分盟市也在积极争取无水港项目建设,内蒙古“无水港”群正在形成,辐射面积覆盖广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包头及整个内蒙古的现代物流业必将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北疆登上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作者单位:实践杂志社)

(本栏编辑/乐园)

endprint

包头,蒙古语 “包格图”,意为“有鹿的地方”。然而,另有说法是,包头为“泊头”的转音。范昭逵《从西纪略》(1719年)中记载,清康熙年间,这里已是交通便利的水岸码头,人称箔头,俗作泊头,后演化为包头。这一说法昭示了包头作为水旱码头300多年的发展变化。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头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包装业等获得长足发展,昔日的“塞外水旱码头”,受改革开放的催生,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出海口”。

在没有公路、铁路运输的时代,水运是较为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水陆运输条件给包头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虽然包头地区在清乾隆初年才开始形成村落,但之后,由村到镇、由镇到县、由县到市,发展非常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这期间,南海子渡口发挥的推动作用尤为凸显。公元1874年,随着黄河改道南移,包头南海子设官渡,官渡建成启用后,黄河上游从宁夏乘船16天即到包头,从兰州到包头也只需27天。民国时期西北拓荒第一人林竞曾在其1918年游记里写道:“包头地居口外,处东西两路之冲,陆有平原车驮之便,水有黄河舟揖之利,凡京、津、陕、甘、新(青)、内外蒙古、新疆、货物往来,均以此为转运之场,诚西北一大市场也。”1923年平绥铁路包头段通车,黄河水运更加活跃。以皮毛为主的商品集散地形成强大的吸纳力,使通过黄河运来的货物全部改在包头集散,经火车直接运往各地。1931年——1934年间,南海子口岸货运量达到高峰,航行船筏约有2400多艘,主要货运量已达3000多万斤。河运季节,南海子渡口帆船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此时,包头商业臻于极盛,有大小商号2000多家,包头火车站年发货22661吨,进出口总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包头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大动脉。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头的黄河航运仍旧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新中国的建设载运了粮食、皮毛、牲畜、盐碱等大量物资。然而在1958年,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现代化的铁路运输逐渐取代了船舶运输,黄河航运开始走向衰落,早期的铁路运输和黄河水运相辅相成的繁忙景象一去不返,水旱码头渐渐褪去昔日的繁华风采。这就是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万千变化中的一面,交通运输总要向着更为方便、快捷、安全的方向发展。

1965年之前,我国的国民经济一直处在恢复性发展及调整时期,我国整体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等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同步恢复,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经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新建铁路33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在这个期间,包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钢铁工业基地和重点发展城市,工业基地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包头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得到发展。

从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新时期。包头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得到了快速恢复、发展。经过工业改革和重组布局,包头找到了强劲的经济发展模式,找准了以钢铁、稀土、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煤化工等多种优势产业为基础的飞速发展之路。包头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产生了巨大的运输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促进下,包头在陆路交通、轨道交通、 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在飞速发展,运输方式和时效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黄河航运到宁夏、兰州最快要半个多月、一个月,现在到宁夏、兰州最快的航空运输只需要40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人们可选择的运输方式只有黄河航运、铁路、陆运,现在可以根据时间需求、成本需求等自由选择除以上方式以外的高速公路、航空、甚至多式联运;过去铁路路网建设、车辆数量有限,公路建设和民航事业都发展不足,现在包头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公路总里程达到6739公里,航空航线、通航城市、货物运输量都显著增加。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包头逐渐成为我国与蒙古、俄罗斯及西亚各国通商贸易的前沿口岸,在北方经济格局中起着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作用。

进入2000年以来,包头在仓储建设、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通讯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逐渐向物流业转型,其对经济的支撑力也日渐增强。2005年,包头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约157亿元,到“十一五”期间,包头物流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截至2010年末,包头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约370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约34.8%,占全市GDP的15%。2013年,包头实现物流业总额11200亿元,物流业已成为包头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发展走在自治区前列。同时,包头的传统物流业也正在积极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并取得了多项成绩: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将包头市确定为17个全国性节点物流城市之一; 2010年,包头市被评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1年,包头市荣获中国物流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2013年,包头市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荣获中国资源物流先锋城市奖。素有“水旱码头”之称的包头开始呈现国内现代物流重要集散地的雏形。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包头无水港的建立运营为昔日“水旱码头”焕发生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7年,包头无水港揭牌,实现了包头陆港与天津海港功能无缝对接和互为延伸。它相当于把距离内蒙古最近的天津港出海口搬到了内陆,包头及周边地区的货物依托“无水港”功能优势可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使企业在当地报关报检、装箱运输便可直达天津港码头装船出口,为企业办理进出口货运业务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现在,无水港经过多年的运营,已使内蒙古乃至西北地区零散杂乱的物流运输模式发生质变,它立足沿黄经济带区域,跻身环渤海经济圈,成为周边地区重要的国际集装箱内陆中转站,成功打造了我区西部的“国际出海口”。这对于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西部大开发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从过去黄河口岸船只如林的热闹非凡,到现在大型集装箱车的往来如梭,包头正在用交通运输及物流的发展变化来诠释它的生机勃勃。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现代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推进这五大基地建设强有力的支撑力量,必然会踏上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征程。当前,我区已建和在建的这种新兴的物流枢纽模式——无水港项目有7个,部分盟市也在积极争取无水港项目建设,内蒙古“无水港”群正在形成,辐射面积覆盖广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包头及整个内蒙古的现代物流业必将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北疆登上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作者单位:实践杂志社)

(本栏编辑/乐园)

endprint

包头,蒙古语 “包格图”,意为“有鹿的地方”。然而,另有说法是,包头为“泊头”的转音。范昭逵《从西纪略》(1719年)中记载,清康熙年间,这里已是交通便利的水岸码头,人称箔头,俗作泊头,后演化为包头。这一说法昭示了包头作为水旱码头300多年的发展变化。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包头的交通运输、仓储业、包装业等获得长足发展,昔日的“塞外水旱码头”,受改革开放的催生,逐渐发展成为“国际出海口”。

在没有公路、铁路运输的时代,水运是较为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水陆运输条件给包头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虽然包头地区在清乾隆初年才开始形成村落,但之后,由村到镇、由镇到县、由县到市,发展非常迅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这期间,南海子渡口发挥的推动作用尤为凸显。公元1874年,随着黄河改道南移,包头南海子设官渡,官渡建成启用后,黄河上游从宁夏乘船16天即到包头,从兰州到包头也只需27天。民国时期西北拓荒第一人林竞曾在其1918年游记里写道:“包头地居口外,处东西两路之冲,陆有平原车驮之便,水有黄河舟揖之利,凡京、津、陕、甘、新(青)、内外蒙古、新疆、货物往来,均以此为转运之场,诚西北一大市场也。”1923年平绥铁路包头段通车,黄河水运更加活跃。以皮毛为主的商品集散地形成强大的吸纳力,使通过黄河运来的货物全部改在包头集散,经火车直接运往各地。1931年——1934年间,南海子口岸货运量达到高峰,航行船筏约有2400多艘,主要货运量已达3000多万斤。河运季节,南海子渡口帆船林立,一派繁荣景象。此时,包头商业臻于极盛,有大小商号2000多家,包头火车站年发货22661吨,进出口总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包头成为中国西北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大动脉。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头的黄河航运仍旧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新中国的建设载运了粮食、皮毛、牲畜、盐碱等大量物资。然而在1958年,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现代化的铁路运输逐渐取代了船舶运输,黄河航运开始走向衰落,早期的铁路运输和黄河水运相辅相成的繁忙景象一去不返,水旱码头渐渐褪去昔日的繁华风采。这就是经济发展和时代变迁所带来的万千变化中的一面,交通运输总要向着更为方便、快捷、安全的方向发展。

1965年之前,我国的国民经济一直处在恢复性发展及调整时期,我国整体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运输等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在同步恢复,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发展的需要,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经为后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全国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9862公里,新建铁路33条,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万多公里。在这个期间,包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钢铁工业基地和重点发展城市,工业基地建设正式拉开序幕,包头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商业相应得到发展。

从1978年开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这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启了新时期。包头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得到了快速恢复、发展。经过工业改革和重组布局,包头找到了强劲的经济发展模式,找准了以钢铁、稀土、铝业、装备制造、电力、乳业、煤化工等多种优势产业为基础的飞速发展之路。包头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和雄厚的产业基础产生了巨大的运输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促进下,包头在陆路交通、轨道交通、 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在飞速发展,运输方式和时效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黄河航运到宁夏、兰州最快要半个多月、一个月,现在到宁夏、兰州最快的航空运输只需要40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人们可选择的运输方式只有黄河航运、铁路、陆运,现在可以根据时间需求、成本需求等自由选择除以上方式以外的高速公路、航空、甚至多式联运;过去铁路路网建设、车辆数量有限,公路建设和民航事业都发展不足,现在包头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公路总里程达到6739公里,航空航线、通航城市、货物运输量都显著增加。在改革开放历程中,包头逐渐成为我国与蒙古、俄罗斯及西亚各国通商贸易的前沿口岸,在北方经济格局中起着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作用。

进入2000年以来,包头在仓储建设、包装装卸、流通加工、信息通讯等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逐渐向物流业转型,其对经济的支撑力也日渐增强。2005年,包头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约157亿元,到“十一五”期间,包头物流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截至2010年末,包头市物流业实现增加值约370亿元,占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约34.8%,占全市GDP的15%。2013年,包头实现物流业总额11200亿元,物流业已成为包头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发展走在自治区前列。同时,包头的传统物流业也正在积极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并取得了多项成绩: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将包头市确定为17个全国性节点物流城市之一; 2010年,包头市被评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2011年,包头市荣获中国物流城市最佳投资环境奖;2013年,包头市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荣获中国资源物流先锋城市奖。素有“水旱码头”之称的包头开始呈现国内现代物流重要集散地的雏形。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包头无水港的建立运营为昔日“水旱码头”焕发生机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07年,包头无水港揭牌,实现了包头陆港与天津海港功能无缝对接和互为延伸。它相当于把距离内蒙古最近的天津港出海口搬到了内陆,包头及周边地区的货物依托“无水港”功能优势可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使企业在当地报关报检、装箱运输便可直达天津港码头装船出口,为企业办理进出口货运业务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益。现在,无水港经过多年的运营,已使内蒙古乃至西北地区零散杂乱的物流运输模式发生质变,它立足沿黄经济带区域,跻身环渤海经济圈,成为周边地区重要的国际集装箱内陆中转站,成功打造了我区西部的“国际出海口”。这对于提升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水平,推进西部大开发都有着重要作用和意义。

从过去黄河口岸船只如林的热闹非凡,到现在大型集装箱车的往来如梭,包头正在用交通运输及物流的发展变化来诠释它的生机勃勃。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及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现代物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推进这五大基地建设强有力的支撑力量,必然会踏上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征程。当前,我区已建和在建的这种新兴的物流枢纽模式——无水港项目有7个,部分盟市也在积极争取无水港项目建设,内蒙古“无水港”群正在形成,辐射面积覆盖广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包头及整个内蒙古的现代物流业必将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北疆登上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作者单位:实践杂志社)

(本栏编辑/乐园)

endprint

猜你喜欢
包头市物流业黄河
内蒙古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六(3)中队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包头市东河区城市绿化现状评价
包头市“健康水工程”建设实践与思考
物流业
全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将在包头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