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调度中的应用

2014-09-25 03:08顾祥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6期
关键词:总线调度电网

顾祥娟

(江苏省无锡供电公司,江苏 无锡 214061)

引言

自动化系统用于电网的调度主要作用在于可以自动采集电网运行过程中的各类信息,并服务于监控系统,同时为该系统中的软件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电网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扩张,想着超高压电网以及远距离输送电网方向发展,而为了保证电网运输的安全性要求也不断的增加,这就需要相应的管理和运行要求作为支撑。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变电站也逐步的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无需专人值班,自动化的调度系统已经成为了调度人员进行远程控制的最佳助力。

1 功能概述

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加之先进的软件技术使得电力调度系统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因而自动化调度系统也逐步的开始向着国际标准以及工业标准发展。从结构上分析,自动调度技术所采用的是分布式系统,将系统功能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中。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统计计算、遥控、遥调以及遥测、遥脉等服务。若是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而数据在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的切换也采用了平滑切换的方式,通过这种模式使得系统之间的运行更加稳定健全。通过自动调度系统能够完成闭锁、人工切除故障等功能。并且,在进行调度过程中,一旦发现故障进行自动切除的过程中,不会对系统中正常运行的其他正常节点造成影响,能够达到,自动化管理、监控的目的。通过对电网自动化的监控,使得整个电网能够通过网络通讯系统进行有效监控,保证运行状态的稳定良好。同时,这种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实时性。

2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投运的系统主要有国电南瑞 公 司 的 D一 5000、OPEN一 3200、OPEN一3000系统冲国电科院的CC一2000系统;东方电子公司的DF一1800系统5D系统等。

D-5000系统由国家电网科学院国电南瑞公司、中国电科院等单位联合开发其特点是:在国电南瑞公司原有的OPEN一3000、OPEN一2000基础上能模块功能浮肖除了使用」以前各AVA语言实现跨平台使用各厂家的功个厂家功能模块不兼容、规约不支持、通讯接口不匹配等缺陷。相对比OPEN-3000系统,D-5000平台采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具有标准、开放、可靠、安全和适应性强等特点,直接承载着实时监控与预警(新EMS)、调度计划(OPS)、安全校核(SCS)和调度管理(OMS)四大应用平台,对提高电网的调度运行水平、加快调度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和提高调度业务精益化的管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CC一2000系统的设计结构属于开放式结构,其系统软件接口清晰透明,依照面相对象不同而具有差异。主要的远离是利用了对象这一概念,最大程度的适应事件驱动,保证系统的继承性、封装性。有效结合了系统的通用性以及专用型,能够兼顾电力系统同其他行业的应用需要。

SD一6000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重点研发项目之一,原由国电南自继保公司进行开发,是一种开放式的统一平台,也属于能量管理系统。通过对气象卫星图、自动电话拨号以及调度投影灯技术的集成,该系统完成了自动调度功能。正式由于该系统开放式以及分布式平台,是的其管理系统具有面向对象的特性。

3 现场总线技术

3.1 现场总线系统的发展

现场总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也随着电网的发展而进步,其主要作用是对电力系统自动化予以有效的简化,并逐步的实现复杂的集散控制系统操作。由于当前的电网系统面临了更大的挑战,系统结构也逐步的复杂化,因而在控制上极易产生矛盾。为了减少工作量,减少设备的负担,因而电力系统逐步的开始使用现场总线技术对电网进行控制。作为新一代的控制系统,DSC系统采用的通信专用网络很好的解决了当前封闭系统所具有的缺陷,同时也便于现场控制,令操作更加简单,实现了高校可视化的操作系统。这对于电网的控制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

3.2 现场总线技术的原理

现场总线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级网络连接四个层次。其中三级网络的任务在于分别负担信息在各自网络中的传递,由于它是一种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双向传输、全数字化、多分支结构的串行通信网络所以第一级网络主要是将电机变频器、启动器、红外水分仪等器件直接接入PROIFBUS一DP网第二级网络主要是通过数字量传感来执行简单的设备操作加光电开关、行程开关、接近开关等系列器件相对于第一级网络和第二级网络第三级网络主要是以链接客户端和信息监控为主,目的是将监控服务器、PLC、独立主机控制系统、现场监控机接入电力以太网,以实现基本的信息交互和共享。

4 电力调度自动化发展趋势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其内部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被深化,电网运行的优质、可靠成为了当下电力调度的主要任务,由于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进行多系统的运行,而这些系统中的应用也较为范赞,因而就需要其满足以下几点内容:首先,能够进行数据的交换,对系统信息进行共享;其次,能够扩展新的功能,将更多的系统集成到一起,同时将接口成本进行降低,减少系统运行难度;最后即对操作以及系统结构跨平台操作的实现。

结语

随着电力市场的引入更多的系统使用单位要求能够使用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上报和查询等操作这就对智能调度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国家经贸委和电监会已经出台了相关技术规定但是可以预计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问题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智能调度”系统将能够满足客户在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方面更高的需求。

[1]谢晨.对供电公司电力调度自动化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2]王娟.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网络安全性分析[J].机电信息.2011(18).

[3]黄加迪.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其发展[J].硅谷.2011(08).

猜你喜欢
总线调度电网
穿越电网
《调度集中系统(CTC)/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维护手册》正式出版
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Kubernetes调度改进算法
虚拟机实时迁移调度算法
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xHC与FPGA的直接通信
机载飞控1553B总线转以太网总线设计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多通道ARINC429总线检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