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技术

2014-09-25 03:08黄锦宜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年16期
关键词:续建级别节水

黄锦宜

(从化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广东 从化 510900)

1 概述

塘料总灌渠灌区位于从化市中部,南北长约16.79km,东西长约19.20km。灌区范围包括良口、温泉、城郊、鳌头、江埔等5个镇街共34个乡镇,总土地面积98.29km2。灌区于1977年建成,设计灌溉面积8.244万亩。由于灌区经多年使用,灌溉渠系及附属建筑物老化,损坏,灌溉水利用系数降低,造成灌区水源不足,部分地势较高的水田退化成旱地;许多耕地被丢荒,杂草丛生,导致了灌区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减少,到2012年灌区实灌面积仅6.5万亩,远远低于原设计灌溉面积。因此, 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2 中型灌区工程水供需平衡分析

(1)灌区灌溉用水量年内分配。利用灌区设计灌水率及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灌区设计水平年需水量,结果:2020农业灌溉净用水量4252.18万m3,农业灌溉毛用水量7314.5m3。根据拟定的灌溉制度统计灌区各种作物每个月份的灌溉定额,再乘以相应的作物种植面积,即可得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量年内分配。

(2)灌区供需水量平衡。流溪河胜利拦河坝断面设计枯水年(P=90%)径流量为66246.96万m3,农业可利用径流量为23060.57万m3;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0%时,农业灌溉毛需水量,基准年(2011年)为8677.92万m3;设计水平年为7314.5万m3。在基准年和设计水平年,全年的总灌溉水量均有剩余,分别为14382.65万m3和15746.06万m3。但年内分配不均,1月、2月和10月均出现缺水现象,最明显是10月,缺水量分别为1408.88万m3和1075.08万m3

3 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3.1 工程等别及标准

(1)灌区工程等别。根据《灌区改造技术规范》(GB50599-2010)及《广东省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塘料总灌渠灌区设计灌溉面积8.244万亩,依据《灌区改造技术规范》(GB50599-2010),灌区灌溉面积大于1万亩,小于30万亩,为中型灌区,工程等别为Ⅲ等。

(2)建筑物级别及洪水标准。灌溉渠道级别: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的规定,引水干渠的级别根据其引水流量确定,防洪标准根据渠道级别确定。因各引水干渠渠道引水流量不同,本次工程按各干渠渠段内引水流量确定其级别,渠道级别分别为4级和5级,渠道防洪标准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进行确定。渠系建筑物级别: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的规定,灌区内、涵洞、分水闸、倒虹吸等灌排建筑物的级别根据其过水流量确定。灌排建筑物与公路、渠道交叉布置时,其级别按不低于公路、渠道的级别确定。

3.2 工程布置

塘料总灌渠灌区原有灌溉系统布置较合理,总灌渠经多年运用,能满足灌区引水需求,渠线合理,本次设计基本维持现状,设计渠轴线按原渠轴线走向布置。

本工程主要由渠道、渡槽进出水口、水闸、渠下涵等建筑物组成。灌区改造渠道主要是总灌渠,改造长度61.619km,其渠道按原渠线不变进行改造,考虑灌渠巡查检修,沿渠堤修建渠堤路,路宽≥2m,总长度39.146km;对原有灌排建筑物的改造,在能满足过流的条件下,根据建筑物结构的完整性能保留的就保留、能利用的就利用。

其中总灌渠A段桩号(A0+000~A11+072)改造渠道长度6.663km,修建渠堤路2.12km,改造渠系建筑物:泄水闸5座,渠下涵2座,渡槽进出水口连接段5座,灌溉及排水圆涵11座,桥梁2座。总灌渠B段桩号(B0+000~B18+249)改造渠道长度1.74km,修建渠堤路14.13km,改造渠系建筑物:泄水闸18座,渡槽进出水口连接段24座,灌溉及排水圆涵18座,桥梁19座。总灌渠C段桩号(C0+000~C16+401)改造渠道长度3.159km,修建渠堤路12.823km,改造渠系建筑物:泄水闸14座,渠下涵4座,渡槽进出水口连接段14座,灌溉及排水圆涵16座,桥梁14座。

4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综合效益

4.1 经济效益

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巩固了水利基础设施,提高了农业抗灾能力。续建改造改善了灌区安全运行状况,减少了护渠劳力,降低了维修费用,缓解了上下游用水矛盾,缩短了灌溉周期,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和用水效率,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

4.2 社会效益

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后,其经济效益不仅体现粮食产量的增加,而且林、牧、副、渔的比重将增加,有助于改善农村二元经济结构,各类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也将增加,将出现农业产品多样化、农业结构多元化,对促进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

4.3 环境效益

中型灌区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过量引用流域的河川径流而造成河流断流及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过量地抽取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位降低、地面沉降等,还有涝渍、盐碱、水土流失等其它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本次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强调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强调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并与水土保持规划相协调,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产生积极影响。不仅改善了城市生活用水需要,同时满足了城区生态用水需要。

结语

综上的述,中型灌区对于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开展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是必需的, 它的水源有保证,技术难度小, 经济上合理可行,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并可改善生态环境。

[1]赵阿丽.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和灌溉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

[2]张英杰.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评估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续建级别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痘痘分级别,轻重不一样
节水公益广告
迈向UHD HDR的“水晶” 十万元级别的SIM2 CRYSTAL4 UHD
新年导购手册之两万元以下级别好物推荐
你是什么级别的
自密实堆石混凝土在水库大坝尾留续建工程的应用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践和探索
浅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主要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