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与家长进行沟通

2014-09-25 16:50孙娜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交流班级

孙娜

一、 沟通之前要做足、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1.要明确沟通的目的和内容

在与家长沟通之前,班主任一定要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是否必须请家长?问题真的严重到了非要和家长沟通才能解决吗?如果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请家长,会让家长很反感,不利于解决问题。)在沟通中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在与家长见面时才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意见,从而实现预定计划。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班主任在和家长沟通之前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家庭住址、电话、父母职业等,还要通过与学生谈话深入了解其父母的性格、爱好、对孩子的期望值等。然后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具体设计沟通方式、方法,并且班主任还要对沟通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提前做出预案,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应对策略,避免沟通的失败。

3.详细掌握学生的在校动态

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之前还要将学生的情况了解清楚,尤其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班主任一定要对违纪事件作深入调查: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如果真是我们老师自己出现了问题,却要找家长的话,其结果必然是失败的,而且还会使教育环境更加恶劣),还是学生本身的问题?亦或是家庭教育的失误?针对这些问题自己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和建议呢?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在随后的沟通中有的放矢,灵活自如,进而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4.选择时机,事先约定

很多时候,班主任之所以还没等切入正题就被家长拒之门外,并不是因为我们老师的热情不高、沟通技巧不过关,也不是我们家长不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而是因为我们没有选择恰当的沟通时间。例如,当家长正忙得不可开交时,或者正赶上家长情绪低落时,我们与家长进行沟通,通常都不会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所以我们在与家长沟通之前,应先间接地向学生了解其家中的情况,然后通过电话或者其他形式与家长 “预约”一个时间进行沟通,这样家长们就可以安排自己最宽松的时间全身心参与家校沟通。

二、 讲究交流的策略和艺术

1.先求同、后论异

与家长交流之前,我们一定要先把“门”打开,消除他们的抵触心理,取得某些共识,不然就无法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所以每次交流之前,班主任可以适当地先从家长的立场出发,适当地肯定对方一些正确、有益的做法,然后再适时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拿出来。同时以善意的姿态引导他们作理性的思考,委婉地指出其客观存在的缺点与不足,使之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这样一般能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即使是平时一些谈不拢的事情,现在也很容易“达成共识”。

2.理性说服与感性说服相结合

理性说服就是充分地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科学分析;感性说服就是用情感的煽动让人激动起来,让情绪来感动人。二者各有利弊,运用时要因人而异。文化程度低的人容易受情感的影响,宜侧重于情感说服;文化程度高的人受情感影响较小,应侧重于理性说服。最好的说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理性和感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3.先声夺人

谈话的开头是整个交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班主任的话语能不能一开始就抓住家长的心,往往决定着整个谈话过程的成败。一个成功的“开场白”能有效地缩短班主任与家长的心理距离,使家长迅速安静下来,理性地沿着班主任的思路进行思考。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精心设计谈话的开头语,给家长以美好的第一印象。开场白要言简意赅,引人入胜,先声夺人,力争扣人心弦,一句话:一开始就要“镇住场”。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家长的注意力,进而牢牢把握谈话的主动权。

4.以退为进,勇于负责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尽管我们主观上尽了心也尽了力,但孩子还是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发生伤害事件。伤害事件出现后,当事的孩子家长心里都不好受,情绪波动较大,会有一些不理智的言行,甚至会迁怒到教师身上。此时班主任要多宽容、多谅解、多包涵,要在耐心倾听家长倒苦水的同时,主动承担起监管不力、跟踪失察之责,这样家长就会感到老师是担当的、是负责的。这时候即使家长心中有什么不满,也会自我克制的。在家长意识到自己行为不妥之后,教师再从关切的角度引导他们作理性的思考,真心诚意地帮助家长从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接受的。

三、 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与家长展开交流

1.主动家访

学校德育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了如指掌,能较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情况。为此每次接班之后,我都会及时地对班级的每一个孩子进行一次家访。家访中我会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历史,班级情况,在校学习生活的要求、期望,以及需要家长与学校配合的一些事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传授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等。另外,在家访中我还可以完善学生的信息:学生的具体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情况、性格特征等,进而对学生重新分析评估,制定新的教育方案和措施,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深化教育。

2.定期家长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的惯性思维是只要学生不出现大问题班主任就不告知家长,只有当一个学生“屡教不改”后,我们才会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对策。这时候家长多半接受不了孩子“变坏”的现实,会质问班主任我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不早通知我们?现在你们管不了、想推卸责任了才想起我们家长,没那么容易。其结果是学生家长与教师互相抱怨,陷入关系危机,有极少数的家长甚至对教师或恶语相加,或大打出手,或上访告状。这样不仅有违我们的教育初衷,而且还使教育环境更加恶劣,不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理解家长的不易,总是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把家长工作做在前面,定期地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以便家长及能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并积极地参与教育和问题的处理。

3.接送时面对面地交流

一年级的孩子上下学一般都是由家长或是监护人接送的,这正是班主任与家长交流的良机。所以每天放学前,我都会对每个学生一天的表现进行一次梳理。梳理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生今天有什么特别表现?课堂、课间有无违纪情况?学生今天有哪些做法是好的?哪些做法是欠考虑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对其加以引导的?在放学后及时地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

4.书信交流

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加之班级学生众多,我们班主任不可能一一地与班级每一个学生家长都进行交流和沟通。为了能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我在班里设立了“日常表现回馈制”。每天放学前,我都会将梳理过的学生表现情况加以记录,放学后由孩子们将各自的“日表现回馈单”带回家,进行独立的反思。反思过程中,孩子们必须要就自己的缺点向家长做出必要的解释说明:这些问题自己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错;针对这些问题自己将采用什么措施进行改正。

5.电话、短信沟通

其实,和老师沟通不一定非要面对面坐下来,一本正经地谈,抽空给家长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也是不错的方法。为了便于和家长联系,每次接班后我都会及时地把自己的电话告知班级学生家长,同时我也会及时地收集好班级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并将班级所有学生家长的姓名及电话号码都存在手机里,对于一些简单的、一说就明白的问题一般都会通过电话或短信与其进行沟通。如:班级哪位同学迟到、缺课、身体不舒服,亦或是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或在学校有突出表现时,我都会及时给家长打个电话。

6.设立班级家长QQ群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拥有电脑的家庭越来越多,网络成了我们老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一个新渠道。为了便于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每次接手新班之后,我还会开通“相约热线”——设立班级家长QQ群。每周一、周五晚上,在规定的时间段7∶00—9∶00之间,家长有什么问题都可以登录班级家长QQ群与我进行在线交流。用QQ和家长沟通,不仅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的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等,同时还可以让我们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然后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通过QQ沟通还可以让我们听到家长们的真实想法(由于教师在明,家长在暗,家长们往往会毫无顾忌地和与我们交流沟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校合力。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交流班级
如此交流,太暖!
班级“无课日”
交流平台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交流平台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北京市小学武术教学的现状调查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