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大棚肉鸭管理要点

2014-09-27 18:43于慧娟等
水禽世界 2014年3期
关键词:换料鸭群周龄

于慧娟等

大棚饲养肉鸭,生长速度较快,雏鸭长到3周龄后,即进入育成期,在此期间鸭子骨骼和肌肉生长、消化机能已经健全,采食量也大大增加,体重增加很快。夏季,在饲养管理上,要根据其生长特点,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使鸭迅速达到上市的体重标准。

1 温度

夏季鸭舍温度较高,尽量保持自然温度,如果与育雏时期的室温相比,温差相差5℃以上时会引起感冒,表现甩鼻。因此,要保持鸭棚温度在适宜的温差内,在晚上鸭舍应适当增温,加塑料薄膜,或增加人工光照,达到和保持25℃左右最好。

2 控制光照

立夏后白天的自然光照时间是最长的,早上4点到晚上8点,已达14h之多,这对鸭生长是有好处的,但也会影响肉鸭羽毛的快速生长和快速退化。所以,要在棚舍前面向阳的边缘加上黑色的塑料薄膜,适当遮挡光照,以增加脑垂体的褪黑激素分泌量,从而增加采食量,鸭才长得快。

3 防止应激

肉鸭的大棚饲养看来简单,其实突然的声响、亮光,都会给鸭带来应激,突然的换料、停水,也会引起鸭群的应激反应,所以尽量做到轻声移动,小声说话,谨慎搬动。除此之外,还要在饲料中加入多种维生素或抗应激电解质,以防不明原因造成的应激影响,影响鸭采食和正常生长。

4 学习五步更换饲料法

要将雏鸭饲料逐渐调换成育成料,换料的过程不能太突然,否则容易引起肉鸭的不适应或造成消化系统障碍,从而影响肉鸭的正常生长速度或引发疾病。为了使鸭子能慢慢适应新的饲料,在饲喂中采取五步换料法,即:换料的第一天在雏鸭料里混入25%的育成鸭料,第二天将育成鸭料的比例加大到40%,第三天将育成鸭料的比例加大到60%,从第四天比例加大到85%,如果没有反应,则第五天起全部饲喂育成鸭料。有拉稀的症状时,则停止换料,多饮清水。

5 做好日常的消毒

肉鸭易患的传染病可以用疫苗接种预防,如鸭瘟、病毒性肝炎。接种疫苗后,鸭群就有了保护力,在做好消毒清洁卫生的前提下就不会发生突然的传染病。消毒药品要交替使用,使病毒、细菌无处躲藏。

6 调整饲养密度

过密饲养是造成发病的原因之一,大棚养鸭求的是短期饲养,快速增效。为了适应肉鸭快速生长的特点,育成期的饲养空间要迅速增加,降低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提高生产效率。调整饲养密度的具体方法是:在换料后的第二周就可以直接将饲养密度调整到出栏时的水平,由每平方米7~8只,调到每平方米5只或6只。也可以按周龄随时调整饲养密度。

7 选信誉好的颗粒料厂家

决定颗粒料营养水平的因素是粗蛋白质和维生素。粗蛋白含量应在18%左右,过低就会影响三羧循环,满足不了肉鸭生长的需求。水溶性维生素比例适宜,才有利于肉鸭快速生长。

8 适时出栏

肉鸭饲养的效益好坏,在于及时的联系,按订单、定购出栏。过渡期的饲养不仅造成饲料投入的浪费,很可能导致成年鸭生长缓慢,消耗脂肪,而且延期饲养也会造成疾病的发生。所以应及早联系,到6周龄时就可以出栏上市。

猜你喜欢
换料鸭群周龄
渝州白鹅剩余采食量测定及其与饲料利用效率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蛋鸡换料讲科学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蛋鸡换料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给青年鸡换料不能急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