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绩效评估*

2014-09-28 10:37杨星宇杨先柏潘祖俊来楷迪孟凡丽
环保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十一五处理厂城镇

杨星宇,杨先柏,潘祖俊,来楷迪,孟凡丽

(1.贵州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贵州省国际咨询公司;3.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4.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贵阳 550000)

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强化主要环境污染物减排、有效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期间,在贵州省委和各级政府部门大力努力下,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回顾和评估“十一五”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建设绩效,分析“十一五”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适应性和经济性,找出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于又好又快全面推进我省“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全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 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进展

1.1 全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发展规模与布局

“十一五”初期(2006年),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建设项目7个,总计设计处理规模31.5万m3/d,配套管网162.20 km,总投资约9.215亿元。“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发改委批复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项目91个,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94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0.7万m3/d,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长度2 259 km,实际完成投资总额超过47亿元。2010年末实际处理污水量121.47万m3/d,污水处理率80.51%,接近2010年全国平均处理率82%的水平。贵州省从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十一五”全国落后的层面,跃升为全国率先全面建成县级以上(含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不多的几个省份之一,不仅扭转了城镇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城市化发展的局面,而且有效改善了城镇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与布局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厂年度建设规模及投资概况

1.2 全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及主要污染物减排

1.2.1 全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

图2 贵州省“十一五”期间各市州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设计能力百分比

通过对全省污水处理厂逐一调查,贵州省“十一五”时期建成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均在2010年上半年完工投入运行,处理效果总体良好、稳定。处理后的出水均符合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截至2010年,94个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中通过验收的有82个(占87.24%),未验收的 12个(占 12.76%),其中未验收的主要原因有:污水量达不到设计能力的60%;污水处理效果欠佳,正在进行整改;资料不完整(缺恶臭监测资料)等。

根据省建设厅、省环保厅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城镇污水处理厂建成后2010—2012年各年的污水处理率、运行负荷,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看出,各年度我省城镇污水处理率、运行负荷均逐年提高,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

表1 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厂2010—2012年各年污水处理率及运行负荷

1.2.2 全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后主要污染物减排

根据贵州省环保厅减排办2012年每季度对各污水厂水量和进出口水质COD、NH3-N的监测数据,计算出2012年全省101座城镇污水厂共削减COD 72 650.68 t,削减 NH3- N 8 289.49 t,分别占全省 COD、NH3-N 减排量的 71.52%、74.1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对全省污染物减排作出了巨大贡献。贵州省各市(地)COD、NH3-N削减情况如图3所示。

2 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工艺评述

图3 2012年全省各市(地)污水处理厂COD、MH3-N年削减量

“十一五”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在满足达标排放的前提下,遵循了“两低一高”(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的原则,大多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如 SBR、氧化沟、AmOn、BAF、A2/O、HASN、A-TF、土地处理等。全省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呈多样化,总体技术水平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根据全省94个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调查,“十一五”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应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十一五”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使用情况

对“十一五”我省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从处理效果、投资管理、运行成本等综合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污水处理规模Q≥10万m3/d,宜采用A2/O工艺;5≤Q<10万m3/d规模,宜采用改良SBR系列;污水处理规模在0.5≤Q<5万m3/d,宜采用氧化沟及IBR系列;污水处理规模在0.3≤Q <0.5万 m3/d,IBR、AmOn有一定优势。从场地条件和占地面积出发,规模Q>1万m3/d宜选SBR系列;规模Q≤1万m3/d宜选氧化沟、IBR、BAF工艺。从处理效果优劣来看,各类污水处理工艺综合排序为:A2/O、氧化沟、SBR 系列、IBR、BAF、AmOn、HASN。

3 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经济分析

贵州省“十一五”新增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由政府财政资金投资建设,总投资估算超过47亿元,其中国家、省的各专项资金约33.03亿元,地方投资约13.7亿元。采用经济分析方法[2-4]对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投资价格水平、投资费用函数、运行成本费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原则符合贵州实际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明显。

3.1 投资价格水平

逐一调查“十一五”我省国家投资建设的70个污水处理厂(22个BOT建设和2个试验工程未计在内),剔除征地拆迁补偿后,统一换算为2010年价格水平(固定资产价格指数根据贵州统计年鉴确定),采用可比价格进行不同处理工艺的投资水平评价,结果如表3。从表3看出:设计处理规模≤0.5万m3/d的污水处理厂,IBR工艺的投资价格比氧化沟稍低,吨水投资为1 949.5元;设计处理规模0.5~1.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处理工艺的投资价格具有一定的优势,平均吨水投资1 917.93元,其中倒置A2/O一体化氧化沟吨水投资1 892元,比卡鲁塞尔2000型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更经济;设计处理规模≥1.0万m3/d的污水处理厂,SBR和A2/O处理工艺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投资价格水平。

表3 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水平指标分析

续表3

3.2 投资费用函数

调查64个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工艺、投资数据,经模型拟合计算得到“十一五”期间使用较广泛的6种污水处理工艺的投资费用函数,如表4。

表4 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的费用函数

3.3 运行成本费用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总成本费用按生产要素划分,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电费、药剂费、材料及备品备件费、维修费、折旧摊销费、化验费、污泥运费、财务费用及其他费用等。其中,构成运行成本的包括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电费、药剂费、材料及备品备件费、维修费、化验费、污泥运费及其他费用(指由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分别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以后的部分)。

目前,贵州省各市州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主要采取业主直接管理、业主委托专业公司管理和BOT管理模式。不同的管理模式在总成本费用核算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多数由业主直接管理和业主委托专业公司管理的污水处理厂尚未计算折旧摊销费。

(2)业主委托专业公司管理模式在总成本费用核算上计入了支付给专业管理公司的委托管理费。

(3)BOT管理模式则是完全按照企业核算的原则,总成本费用包含折旧摊销费、项目融资的财务费用等。

综合以上因素,并剔除了个别实际处理污水量与设计能力相差较大的污水处理厂的调查统计数据,按抽样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得到全省范围38家污水处理厂的经营成本调查统计成果,分析不同处理能力下的单位经营成本,如表5所示。

表5 全省38家污水处理厂吨水经营成本统计分析

4 我省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污水处理总体规划不够完善,跟不上城镇发展形势。

(2)部分城镇污水厂管网配套不健全,进水量不足,运行负荷难以提高。

(3)有经验的污水处理专业技术力量不足,设计工作不够细致、深入,污水处理厂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复合型运行管理人才。

(4)有关部门对多元化投资模式认识不足,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缺乏。

(5)城镇污水再生回用、污泥深度处理及综合利用急待加快进程。

(6)水质在线监测手段及数据反馈、管理技术及污水管网巡线技术有待加强和完善。

4.2 建议

(1)强化规划引导。我省已制定了《“十二五”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贵州省产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五年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应加强领导、认真落实,着力解决设施建设不平衡、污水配套管网和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

(2)建设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机制。① 在积极倡导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的同时,各级政府应尽快制订相应监督、管理机制和手段加强对水工业市场的管理。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镇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制订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优惠电价政策。

(3)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强化监管力度。①地方政府作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对地方配套资金落实负责,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城建资金要优先安排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②加强项目管理,根据基本建设程序,要加强督促建设单位在各阶段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落实责任人对工程质量终生负责制度。③加强监督与考核,加强督察与通报。建议尽快制订、颁布《全省城镇污水处理信息报告、核查和评估办法》,促进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和管理效能的提高。

(4)加大科技支撑,积极开展各类污水处理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促进污水处理行业更快、更好发展。

5 结语

贵州省“十一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均在2010年上半年完成并投入运行,其采用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大部分合理、可行。污水处理厂运行总体正常,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污水处理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原则符合贵州实际和国家相关技术规范,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明显。

[1]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0、2011、2012年四季度建设运行情况通报[EB/OL].[2013 - 03 - 12].http://www.mohurd.gov.cn/lswj/tz/t20110308_202771/htm.

[2]国家城市给水排水技术研究中心.给水排水工程概算与经济评价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240-243.

[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市政公用实施建设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89-1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30.

猜你喜欢
十一五处理厂城镇
污水处理厂低碳节能的探讨与研究
人体的“废料处理厂”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研究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