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阎锡山的教科书政策

2014-09-30 18:33畅慧婷唐超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7期
关键词:阎锡山国语通俗

畅慧婷+唐超超

1922年,阎锡山率先在山西教育系统之中提出“义务教育”这个概念并加以朴素的解释:“凡是山西百姓不论贫富贵贱的小孩子,七岁到十三岁,这七年内须要有四年上学,这就名叫国民教育。”

一、编订统一课本

阎锡山用民政治的实质,可以用三个民来解释:民德、民智、民财。其中民德分为信、实、进取、爱群,对于这四点,他的落实政策是“于国民师范养成(班)所注意此。于国民学校课本及补习国民学校课本中注意此。于社会教育各事中注意此。于街村长副须知及人民须知中注意此。于宣讲时注意此”。民智中国民教育为首,“国民学校的功课,就是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手工等事,有四年功夫,就毕业,学下打算盘、写信、记账的本事。稍有钱的,再上高等小学校;实在穷的,也可自谋生活。这就是求知识的第一样要事”。具体落实措施中就包括“编定国民学校课本颁发。广设注音字母讲习所,并颁发课本。”

二、倡导教科书中的通俗内容

同时,在胡适思想的影响下,阎锡山也积极倡导通俗教育。他考虑到中国旧时所用的文言文晦涩难懂,与当时社会发展极为不相称,文言文类的教科书也不再适用,因此他产生将文言文教科书改为通俗国语教科书并且推行注音字母以助学习的计划。

1918年7月,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设夏季国语讲习会,阎锡山派12人前往参加并学习,在接受完讲习会的教育之后,这12个人为中心成立国语统一研究会,议定创办国语传习所,传习所主要从小学教师入手进行国语教育师资的培训。在培训师资的同时设立教科书审编委员会,编写国语教科书,通过教育部的审定之后再在全省范围之内进行更换。注音字母的推广过程与国语推广几乎一致,1918年5月,省教育厅设立注音字母传习所,传习所也同国语传习所一样教学校或者县里的老师学习注音字母,一年之后国语统一研究会开始发行注音国语的报纸,报纸内容全部由通俗国语写成。之后又命教育厅制定识字牌,分到各商号,商号里的员工必须承担将识字牌上的内容详尽讲与大家的义务,同时又在街头重要的地段设立识字大牌,牌上写有800个最重要的字与400个次要的字,所有字之上均有注音字母来方便不认识的人学习。1919年7月,印出六七百万本注音字母书传发到各县以供学习。

三、选择合适的教科书

阎锡山的教科书政策中除了将教科书中的文言文改为白话文与推行注音字母之外,他还经过深思熟虑积极选择国民学校的课本。

在他看来,对于义务教育而言,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因素之一是教师因素之二是教科书,缺一不可。在设立国语传习所培养师资之后,他又对当时社会上普遍流传的教科书进行细致的分析,认为当时的课本虽然多但几乎都不适用,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教科书仍用文言而且书中内容皆已陈旧,不符合他的社会统治与发展观念。为了扩大其政策的影响,使政策内容彻底贯彻到民众之中,阎锡山率先在全国采用白话文的形式写告示宣传治晋方针,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威信为主要目的,他确立下“能阅通俗报,能看白话告示,能写信,能升学”这样的义务教育基本目标。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学生被要求必须使用白话文编写的课本,并且随着学制的改革,各县都要求选用与县里学制相配套的课本。

阎锡山很早推行国民义务教育,在《人民须知·民智篇》中他说:国民学校的功课,就是修身、国文、算术、体操、图画、手工等事,有四年功夫就毕业,学下算盘、写信、记账的本事。稍有钱的,再上高等小学校;实在穷的,也可自谋生活。这就是求知识的第一样要事。

在阎锡山的积极努力下,山西省的义务教育水平无论在教科书的质量上还是在学生水平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发展。《第一次教育年鉴》的丁编中记载:“民国19年,全国义务教育儿童数约占全体学龄儿童总数的22%,山西达69.81%,上海达59.9%。”中华教育改进社民国12年编的《中国教育统计概览》指出:“小学学生数与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山西为72%,居全国首位,远远超过其他省区;女生受国民教育人数占学生总数,山西为17.6%,也居全国首位。”1925年陶行知先生在《时局变化中之义务教育》一文中写道:“我们不能不佩服山西人民对于义务教育之忠实努力”,指出“自从民国七年开始试办,考了现在,山西省一百学龄儿童中已有七十多人在国民小学里做学生了。山西之下的第二个省份只有百分之二十余”。不仅如此,中央政府也对山西的教育成就极为满意,1920年的时候,曾把山西义务教育办理的办法作为例子制定相关的义务教育法规,把山西的经验推广到全国的其他省份。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阎锡山国语通俗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这条规矩阎锡山坚守了38年
小说的通俗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初中学生学习国语的积极性
容祖儿《一百个我 国语新曲+精选》
“匪首”阎锡山
“匪首”阎锡山
“匪首”阎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