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生成”的三环节

2014-10-08 08:05钟开喜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

钟开喜

摘要: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问题意识,主要是要让学生在不断有“问题生成”的课堂情境中主动学习,而发掘问题,设计问题,和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则是问题生成三个关键环节.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生成;三环节

新课程强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因此,“问题生成”就成为主要教学手段之一.所谓“问题生成”,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激发学生提问,一个是教师面向学生提问.由此而派生出四种模式:学生提问学生答,教师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教师自问自答.在这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地掌握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能力.

一、发掘问题

任何知识中都蕴涵着问题,不过,这些问题比较明显,可一眼看出.对这类“显性问题”,每节后面的“练习一般都有涉及,而对于某些“隐性问题”,则往往不容易看出.发掘问题主要是能揭示“隐性问题”,从看似没有问题的有 关知识叙述中发掘出潜在的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主要源于对实验现象的困惑,对实验步骤的疑问,对实验装置的反思,以及对理论与实验之间差异的思考等方面.

例1对实验步骤、装置问题的发掘.验证影响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 实验中,(1)为什么实验装置用斜面?(2)为什么用小车作实验? (3)实验中木块起什么作用?(4)实验中为什么控制质量相等? (5)如何获得不同的速度?如何比较动能的大小? 可见,在任何实验中精心发掘问题,不但能给学生造成惊奇、不解和矛盾心理,还能引发学生产生其他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知识的积极需求和主动探索.

二、设计问题

如果说,发掘问题属于“为什么”,那么设计问题就属于“怎么问”,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两者相辅相成.然而,我们有时候并不注重“怎么问”,而误认为只要提问的内容有价值,“怎么问”都无所谓,于是,便常常表现为“随便问”、“任意问”、“模糊问”、“大而化之的问”.结果使学生很难准确把握“问点”,要么无法回答,要么答非所问.例3讲到简单机械杠杆时,抛出“人为什么使用杠杆?”学生根本摸不着头脑,倘若问“翘石头时,人为什么使用杠杆?”那么学生回答就具体的多,一般来说、设计问题应遵循“八要八小要”的原则.即提问要具体,不要过于抽象:指向要明确,不要模棱两可;切入要小巧,不要漫无边际;难易要适度,不要太易或太难;要有一定的开放性,不要刻板僵化;要尽量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不用或少用“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以免学生猜答;要尽量运用短句,不要添加太多的修饰语:要多用生动活泼的口语,不要使用文络绝的书面语.

例2“大气压强”这节内容讨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要使学生顺利掌握有一定的困难.我设计了三个小实验,提出了6个问题:

实验一:覆杯实验,用一只手将硬纸片盖在装满水的杯子上,倒置过来.(手没有放开)

问1:水为什么不会流出来?

问2:硬纸片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方向,施力物体是什么? 实验二:接

着教师把手放开.

问3:水倒出来吗?

问4:谁托住硬纸片?

问5:硬纸片受到几个力?并和问题2进行比较.

实验三:接着教师小心把杯子侧放,水仍然没有流出来,纸片还是保持静止状态. 问6:大气不仅有向上的压强,侧面有么?

三、学生发问

教学活动中“问”不能仅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答问的层次上,应积极主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因为学生一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能大胆质疑,就会通过多种途径提出和发现问题.

创设一个学生敢问、想问、要问的的课堂氛围从传统教学观念来看,课堂上学生是不能随便发问的,对学生的发问,教师一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威望和形象.新课程需要教师发扬课堂民主,帮助学生确立“我是课堂主人”的意识,树立学生“敢问”信心让提出问题的学生充当“教师”,指定其他学生甚至教师本人回答问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提问的主动性,产生“想问”的冲动.转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不能只肯定问得正确、合理的学生,还应鼓励“积极问”“不断问”的学生.即使问得有错误,问得浅,问得稀奇古怪,也应积极评价,创造一个争先恐后“要问”的课堂气氛.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做到:①教学设计应具有启发性,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就某一物理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②教学设计展示化学知识发生和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对学生的发问教师应耐心倾听,并及时给予鼓励;③对学生提出的不明确问题,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思考,教师重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抓住提问的关键;④的学生提问错误时,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思维疏漏之处或方向性问题,切忌给学生加压或制造尴尬;⑤问题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层次性,让具有不同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

到学习过程中来.

总之,新课程理念的物理教学,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探讨、研究、多交流多总结,摸索出一套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在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方法的掌握,开拓进取精神的建立,实验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只有这样,我们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初衷,才能在我们的岗位上取得更丰硕的教学成果.

[南京市江宁区东善桥初级中学 (211153)

]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