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政策对我国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有效性分析

2014-10-09 07:05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教育中心袁立蓉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技术型政策金融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教育中心 袁立蓉

关于金融政策对我国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有效性分析

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教育中心 袁立蓉

在世界经济发展体制成功转向区域化、全球化发展之后,世界范围内的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与国外双方面的挑战,同时也受到全球化经济市场竞争的巨大威胁。特别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发展潜力已经剩余不足,全国各个生产行业内经营状况日益颓靡。我国企业发展重心转移受到来自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在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在生产呈现富余饱和状态的逆境中立足并崛起,除了具备强劲发展经营规划实力之外,相关的金融政策对于企业在自主创新发展实践过程中影响力重大。文章根据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金融特征,对比国内外金融政策对企业自主发展影响作用,强调金融政策对企业创新积极性的促进,最后针对我国企业以及整体经济发展状况,从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等多个经济活跃角度提出有利于金融系统规范和企业技术创新等指导性建议供给相关参考。

金融政策 自主创新 市场竞争 企业发展 经济全球化

一、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自主创新与金融政策

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主要在于生产技术的创新,在当前不断更新的经济形势下生产技术的竞争依然占据主要的经济市场竞争焦点。全球化带来了新的经济生产模式,同时也给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关联性的金融危机冲撞。随着全球市场的经济泡沫毁灭,金融市场贸易遭到国际性的打击,全球经济活动活跃度降低,经济生产总量损失巨大,一场世纪性的金融危机让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纷纷转移生产模式,聚焦新能源开发与新技术创新。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能够带动相关行业一系列的产业构造优化,制造新的经济行业与职业岗位,从而开发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新技术的开发不只是企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关键步骤,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另一个起点。我国企业经过世界性金融风暴的洗礼,其特殊的市场经济环境让企业能够以较快速度恢复发展,但实际上我国无论是实业基础还是自主创新能力与其他相对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巨大进步空间。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是重置生产资源的一系列过程,将产品开发从概念设计落实到生产实践,再进一步推广到社会市场中,市场经济下的产品具有更新速度快,产品特征鲜明以及面众范围广等特征。企业自主创新开发困难等级上升,企业不得已承担来自成本资金,市场销售以及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的开发风险,让金融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的促进与扶持的必要作用更加明显。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活动离不开政府的金融指导与政策扶持行为的参与,政府针对企业采取的政策倾斜,发展引导以及生产资源协调等手段为我国企业开发生产新技术,生产新产品,满足市场新需求等经济行为奠定了优质外部条件,让企业更好地发挥内部创新潜力。我国企业在自主开发创新的起步阶段首先需要针对市场不同需求进行产品开发规划行为,企业经营者缺乏敏锐的市场观察能力,让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开发生产风险,大多使得投资与技术开发活动陷入沼泽困境。企业原始发展资本不足导致业技术自主创新行为停滞,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具有促进与协调作用的角色,应当从金融税收以及发展政策上采取有效性手段,让相关企业缓解来自技术开发资金成本上的压力,扩大技术性企业的技术开发空间,让企业的自主创新行为保持持续性。

二、国内外不同金融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行为的影响

(一)西方国家金融政策对于企业生产创新与开发有效性

一个国家经济创新水准与创新成就不能缺少必要的创新资本参与。欧洲国家早于我国开始生产技术创新行为,其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大幅度领先于我国。同属于亚洲国家的日本、新加坡等虽然缺乏大量的生产发展经验积累,但是由于在创新资本的积极参与下,其生产企业技术性发展程度已经能够与发达国家相媲美。创新资本的投入除了实际发展资金的投入,还存在其他发展因素的影响。企业除了获取大量的创新资本,还需要来自政府的科技发展战略支持与向导。一般包括金融政策的指导,主要受到货币政策、银行利率调控以及国际汇率转换等方面的影响。国家对技术型企业的发展支持,一般通过降低企业发展贷款利息利率,贷款利息补贴以及降低企业发展贷款门槛等路径实现。西方国家政府针对企业自主创新发展采取的金融政策有效性十分明显。例如,美国政府对于起步阶段的技术型企业专门发布政策性资金投融补偿,让国内银行降低针对技术型企业的贷款门槛,从而缓解企业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压力与风险;日本针对技术创新型企业专门出台了由政府买单的企业信用担保系统,让政务为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风险负责,这种来自政府的支持行为大大鼓励了技术人才投向生产创新活动;另外,欧洲国家采取的低贷款利率、低贷款门槛等方式都为该国国内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开辟了得天独厚的经济、社会环境。事实证明,西方国家的鼓励性金融政策对于其国内企业的技术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性4F5C用,让苹果、三星、索尼等具有自己独立产品技术、品牌定位明确的新一代电子行业在世界经济大流中脱颖而出。

(二)我国金融政策对于企业生产创新与开发有效性

金融危机的背后是我国企业发展模式的落后,是我国政府政策调控手段不力的印证。

经过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国政府充分发展市场调控职能,不断出台指导性的金融政策,对于生产企业的发展政策扶持,更多焦点在于自主性创新生产的强调,让将金融政策成为我国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促进性保障。首先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行为更加向国际标准化看齐,其次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更需要参考来自政府、市场、社会的经济反馈,企业自主创新之路最基本的发展因素在于政府的金融政策倾斜。

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中存在的非国营企业,其根本的经营发展动力来源于技术产业的开发,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投入到企业创新开发研究中。然而由于技术型企业研究、生产、开发等多重身份的特殊性,导致此类企业后期的经营持续能源稳定度不够,也往往受到来自政府金融政策手段的影响,需要加入其他调节平台的资源协调作用来为企业生产以及市场需求两方面牵引经济关联。政府作为最大,调控手段最有效的调节平台,其金融政策发布对于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作用的有效性不言而喻。我国技术型企业发展初期,政府都给予相应的扶持与照顾,在技术与人才的国内外交流引进,生产开发资本的投入以及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等方面都为企业创造了优势发展条件以及广阔发展空间,直接缓解了技术型企业经营者的经济风险与开发压力,让金融政策对于企业生产开发成功率起到明显的有效性作用。

三、我国金融政策促进技术型企业发展有效性的表现

政府利用经济政策手段,塑造经济型指导型政府形象,不断增加金融资本对于技术型企业发展的投入,用政府财政预算促进技术产能的开发。市场经济不能缺少政府的调控手段,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扶持经济企业的发展,利用金融政策强化针对技术型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力物力的支持,对于企业开发的高新技术产业,能源技术产业等都政府能够依据现已出台的金融政策给予一定经济扶持,开发企业的贷款渠道、企业贷款额度以及后期还款利息等都能够享受到实际的经济政策优惠。自主创新型企业受到政府直接的政策倾斜照顾,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丢开经济压力开发风险,对于企业以及市场来说都具有积极性作用。例如:我国国家开发银行专门受到中央财政部门的特殊指派,针对国内具备高新技术发展资格的企业采用股份融投资方式扶持技术项目开发;海关进出口金融政策专门降低技术产业生产设备进口限制,减轻税收压力。

金融政策的不断规范让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升级为企业服务性能。自主创新型产业中多是中小型企业,多而密集的中小型企业是我国自主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针对庞大的金融服务对象,完善、规范的金融体系能够保障金融服务的畅通。因此,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金融政策都要针对中小型企业的经营发展特点,从抑制技术创新开发阻力为基点出发,从技术创新角度上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才能够让我国企业不断获取巨大的生产资金投入以及发展政策倾斜,更一步进新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占据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市场。利用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市场技术创新鼓励模式以及市场反馈机制来调节政府金融政策与市场金融机构的的平衡。政府在自主创新性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冲动风险担保人角色,为企业发展扩展开阔空间,另外采取鼓励制强化地方商业金融机构对于此类企业的支持力度。例如:我国自主型企业专享的银行资本融投优先序位特权,构建起了一套专门适用于自主创新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能够之间减少企业经济活动中的资金耗损。

金融政策加强了经济市场对于自主创新型企业的促进要素能效性,使得市场对于企业经营活动更具促进弹力空间。经济市场是自主型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创新的主要场所,是高新技术产业能够保持基本发展的物质动力来源。市场经济活动主要来自政府以及市场行为本身,经济市场行为对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有着直接联系。金融政策能够调和政府、金融体系以及企业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联系,形成互相的促进式活动模式,让企业从该特定模式中获取最大的经营发展空间与权益,是金融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促进的直接有效性表现。比如针对企业技术开发需求的进口物资设备等,国家银行都能够依据具体情况提供资本投入;生物科技等技术型产业则享受来自国家银行的政策倾斜照顾,一般的金融商业银行则与当地具备创新实力的自主创新企业结合。

四、结束语

当前,我国各个企业关于经济市场领域的竞争是多方面的,企业之间除了在硬件配置以及软件服务上存在巨大竞争空间之外,在经济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技术改革,生产水平提高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等都成为企业竞争白热化的主场地。总的来说,企业之间的经济市场竞争主要在于生产技术革命,技术革命的力度与企业能否保持优势竞争力,能否持续地向上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企业生产中技术革命的力度是企业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中最为关键的生存条件。我国自八十年代以来才结束计划经济,从此踏入市场经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与地方以及中央政府的向相关金融结构与金融政策密切相关。

[1]王聪,郝素利,张会议,王华,邓美红,王俊阁,杜稳灵.第二十九章WTO与中小企业发展对策[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2]房东升,孔平,丁春红.企业的“矛”和“盾”——浅谈知识产权与企业技术创新[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3]殷浩.新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的重要性[A].2010全国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广州)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4]李莉,武桂莲.开发专利文献信息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王贞扬,唐凤雄.大力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访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韩丽娟[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23期

[6]李宏贵,熊胜绪.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景周桂林.网络沟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资源获取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7期晓涛

[8]舒丽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构建——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0年07期

[9]林加奇,胡剑飞,刘新民.企业自主创新战略模式及其选择[A].第14届世界生产力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安同良,方艳,卢多维克·阿尔科塔.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与对策——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7期

猜你喜欢
技术型政策金融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应用技术型大学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探讨
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必要性和途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