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

2014-10-09 19:47黄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关键问题双语教学探讨

黄杏

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在双语教学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及剖析,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现状,探讨如何应对制约高职双语教学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构建一个本土化程度较高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 双语教学 关键问题 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61-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活动的进一步深入,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也日趋多元化,中外院校合作办学的“2+1”“2+2”、海外实习、中外学生互换交流等模式在高职院校不断呈现,各高职院校开始尝试在某些专业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实践。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创校时间较短,教学资源还不够丰富,教学理念有待成熟,教学手段上尚需进一步多元化,师资结构有待优化,学生入学门槛较低、外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弱,而双语教学对师生的外语水平和专业水平都要求很高,在双语教学条件还未完全具备的背景下,应景式地施行双语教学,难免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几大关键问题:教学理念、教师准入、课程设置、教学实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高职院校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如何提高双语教学成效的相应对策。

1 双语教学的定义及教学目标

(1)双语教学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前者是指教学活动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后者是指教学活动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黄安余,2011)。而我国高校时下普遍流行的说法,双语教学是指用汉语和一门外语(目前在我国大部分是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学科教学,更确切地说,即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外语(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

(2)双语教学的目标:①使学习者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中、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扩大外语实践时空,提高外语学术交流和获取先进科技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习者的外语思维能力,改善外语习得环境,以便于他们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切换;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地运用在实践当中。总而言之,就是把学习者培养成不仅具有高水平专业技术,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双语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严明,2008)。

2 高职院校实施双语教学存在的关键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重“教”轻“学”,“以教师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对语言知识和学科知识的“输入”,忽略了学生的有效回应和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教师准入门槛过低:由于师资匮乏,合格的双语教师要求较高(不但外语能力强,还要具备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使用英汉两种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自由切换,而且拥有较强的教学理论、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造诣,师德高尚),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外语能力强的不懂专业,懂专业的外语能力弱”的现状,因此,绝大部分双语教师都是由外语教师担任,而非专业教师担任,校方对双语教师的素质没有具体的准入要求。

(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主要在于双语课程的设置比例不明确,随意性大;对于双语课程的选择方向偏离,不是专注于专业核心课程,而是更多地强调语言知识;双语课程开设的梯次混乱,没有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规律,学生适应度低。

(4)教学的实施和设计不够科学:①对教学对象的选择没有严格根据英语水平分级管理,班级规模偏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师生英语水平及沟通能力匹配度低;②教学内容的难度选择偏离实际,教师机械地照搬课本内容,所教内容的难度高于学生对语言和学科专业知识所掌握的现有水平;③教学中心更多地侧重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没能有效地将学科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有效地结合;④缺乏适用性强的高职双语教材;⑤教学模式传统,更多地侧重于教师的主导地位,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强;⑥课时有限,影响教学质量。

(5)忽略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需求进行认真分析,造成许多学生对双语课程的排斥态度,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几乎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活动。

3 对策与建议

针对高职院校目前在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关键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成效,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1)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改变以往以教师的单向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主动“输出”的良好习惯,将教师的以“输入”为重心转移到以“导出”为重心,把“老师教,学生学”变为“老师教学生学”,将高职“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贯彻到双语教学上面,注重学生终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现代先进的教学经验,构建一个本土化程度较高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模式。

(2)设立符合实际的双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由于双语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學的成败(黄安余,2011),资格准入制度既要严格规范,又要具有相应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对双语教师的遴选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核:师德、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具体要求:①双语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合格教师的一切素质(师德高尚、学业精湛、敬岗爱业);②三年以上的高校双语教学或外语教学经验;③能够运用汉英双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均可顺畅交流,扎实掌握1~2门专业学科知识;④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博士优先。

由于优秀双语教师的师资匮乏,人员流动性大,为了更好地做好双语教学人才的储备,建议在高职院校拓宽双语教师的来源口径:①从海外留学归国的优秀人员中招募,这类人员具有良好的双语运用能力和较扎实的专业功底,熟悉本专业最新的前沿信息和动态,学历高(大多是硕士以上学历),视野开阔,来源广,可以充实学校的学缘内涵,而且资源丰富(光是近5年就有约80万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但对于没有教学经验者,应在教学理论、教学技术、教学艺术等方面适当的培训后方可以上岗;②从本院校主动要求从事双语教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中遴选,学历结构可参照:外语本科+专业研究生或专业研究生+外语较强等级能力(或海外合作院校培训经历);③聘请外籍教师,但因为外籍教师的汉语水平有限,对学生的疑难问题难以解决,建议采取外籍教师和中方教师共同合作的教学方式;④聘请校外兼职的涉外企业精英管理人员,这类人员大多拥有海外留学背景,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社会经历,授课内容更加贴近真实的工作环境,更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合理进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C都应本着成熟一门开一门的原则,逐渐展开;另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不同于本科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教高2006,16号),所以开设的双语课程比例不宜过高,1~2门专业核心课程为宜。双语课程的开设的时间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适应程度(绝大部分高职学生入校时的英语词汇量在2000以下,即全国大学英语二级考试的水平之下,英语基础知识尚不牢固),建议在二、三年级中开设双语课程,因为此前,学生至少已学完一至两年的专业基础课程(高职院校称为专业平台课程)、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课程和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高年级开设以学习专业学科知识为目的双语课程,学生的适应度会有所提升,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4)科学进行教学实施和设计:①双语教学班级必须是小班,人数以30人为限,以期最大程度地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英语操练机会;学生准入标准为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通过者以上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适应度;②教学内容的难度已略高于职业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的难度为宜,以最常用的专业知识内容为首选;③教材内容应以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难度适中,必须是针对和适用于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教材。由于市场上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优秀双语教材奇缺,可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真正优秀的、能体现专业前沿发展成果的原版教材并进行必要的本土化,也可以选用由国内外专家合编的优秀教材;④改革创新适合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模式:借鉴国外现代行之有效的以内容为依托的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以下简称CBI)教学模式,因为CBI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授课内容的难度对课堂涉及的语言和专业内容进行调整(都建颖,2011:58),而且CBI模式并不排斥母语的使用。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属于保持型教学(蔺丰奇,2003:21)。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双语教学模式,我们必须根据高职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的教学目标,构建一个本土程度高、适用性强的高职双语教学模式,即:传统+现代:机械练习,有意义的练习,真实交际练习,辅之于多媒体、网路平台等现代教学手段,传统与现代交替使用,“杂交”和“混血”效果会更好(夏纪梅,2006);⑤增加双语课程的學时,保证学生足够的语言和专业知识的“输入”,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输出”活动创设更好的语言环境。

(5)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高职学生群体的典型特点就是学习动机不明确、求知欲不强烈。而一旦离开了明确的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即使是再先进的教学模式,也显得无可奈何。因此,教师应当把维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放在首位,在双语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表扬学生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给他们在双语学习上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正确的态度和动机,从而提高双语教学成效。

4 结语

高职院校引入双语教学,是一个新的实践,在当前的双语教学环境下,各方面条件都尚未成熟,必然要受到诸多瓶颈的制约。我们应当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学习国内外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充分发掘我们的教学资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努力构建一个本土化程度较高的、适用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指导高职院校的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 严明.高校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 夏纪梅,冯芃芃.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 蔺丰奇.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复旦教育论坛,2003(3):21-24.

[5] 都建颖.以内容为依托的学术用途英语教学:概念、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J].中国ESP研究,2011(1):55-65.

猜你喜欢
关键问题双语教学探讨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NFV技术及其引入VoLTE IMS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解决好改革关键问题
基于坐位肌肉注射的关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