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研究

2014-10-10 00:57程华宜徐飞飞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废弃物分类消费

程华宜,赵 倩,徐飞飞,王 丹,张 钡

中国女性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研究

程华宜,赵 倩,徐飞飞,王 丹,张 钡

循环经济的构建与运行在我国已初见成效,但循环经济理念在全社会的普及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从循环经济微观层面,通过调查公众对家庭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日常商品的消费选择和子女环保意识的教育,探究中国女性在循环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借鉴循环经济发展较好国家的经验,提出一些针对性解决方案。

循环经济;中国女性;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

循环经济被称为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热点[1]。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德国、日本、瑞典等国,较早开始进行循环经济的研究并较早将其运用于社会运行体系,目前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模式。得益于循环经济,这些国家在资源利用率、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一些企业也已经着手将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企业建设中,但公众环境意识较弱,循环经济在整个社会的实施和普及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公众全方位的参与。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女性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提高社会对循环经济理念的认识和理解,为循环经济在中国的各个层面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思路。[2]

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1 研究思路

从中国女性的视角,运用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定性研究、问卷调查定量研究等方法,通过图书馆数据库资料查找、抽样调查等途径,对中国女性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1.2 调查方法

抽样问卷调查。主要采取便利抽样调查和个别访谈相结合方式。由调查员依据便利原则,在校园、街头、商店等公共场所对被调查者进行拦截式调查。此种调查方式容易实施,调查成本低。虽然缺乏足够代表性,但可就所调查结果通过不同的视角解读数据,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和女性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初步认识。

问卷调查时,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如下图图1-图3所示:

图1 本次调查性别比例

图2 本次调查年龄分布

图3 本次调查受教育程度比例

2 中国女性在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发挥的作用

2.1 我国生活废弃物处理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废弃物的数量逐年递增。2008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15500万吨,同比2003年的14857万吨,仅增长4.3%,复合增长率为0.85%,而同期城市垃圾产量增速约为5%。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500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日均生活垃圾处理量为 31.53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66.03%。从环保部门了解到,截至2010年底,全国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21亿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63.5%。[3]可见,生活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日趋严重,如何处理生活废弃物已经成为目前当务之急。

2.2 处理生活废弃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对生活废弃物分类的重要性及其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认识。在调查过程中,部分人仍旧认为分类生活废弃物较繁琐,直接将其不加分类扔到垃圾桶中。或只对少数能被废品回收者回收的种类进行分类,其他废弃物仍旧全部丢弃。此举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一些有毒有害物质的不及时处理也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2.2 缺乏对环保知识、废弃物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通过调查了解到,在对生活废弃物没有进行分类回收处理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分类方法并不了解,造成分类错误,起不到有效分类作用。或者即使有少数社区、学校进行生活废弃物回收,但由于缺乏足够宣传,人们对其了解不多,使这些回收点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2.3 缺乏适当的处理生活废弃物的方式和场所及相应规范。生活废弃物处理时,尽管家庭分类并按照分类垃圾桶指示进行投放,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发现仍存在垃圾回收车回收分类垃圾桶内的废弃物时并没有很好的分类收集,而是把各分类垃圾桶中的废弃物不加区分的收到同一个回收箱内。市民看到自己分类好的废弃物反而又被混合在一起,不仅分类废弃物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并且不利于对废弃物循环再利用。

2.2.4 缺乏足够的废弃物回收点。以废旧电池为例,废旧电池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损害。了解到相应危害后,市民自觉不乱扔废旧电池,却苦于没有地方处理手中的废旧电池。渐渐的,人们也就没有足够耐心与精力继续回收废旧电池。

2.2.5 废旧衣物处理回收成本较高。多地红十字会、民政局和街道办也表示,由于消毒、运输成本太高,仓储空间和人力有限,旧衣服一概不收。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服被扔进了垃圾桶。

2.3 女性在处理生活废弃物时发挥的作用更大

在处理生活废弃物时,男性和女性谁发挥的作用更大?男性和女性的回答是不同的,如图4、图5所示:

图4 男性调查问卷结果

图5 女性调查问卷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家庭生活废弃物处理中,有76.27%的女性和50%的男性被调查者认为女性在处理生活废弃物时发挥的作用更大;有22.03%的女性和40%的男性被调查者认为男性和女性在处理生活废弃物时发挥的作用一样多;仅有 1.69%的女性和10%的男性被调查者认为男性在处理生活废弃物时发挥的作用更大。

由此可见,在处理生活废弃物的过程中,女性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3 中国女性在日常商品消费选择中发挥的作用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日益增长的消费规模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而缓解我国环境压力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转变我国居民的消费模式,推进居民绿色消费行为。”[4]掌握和研究我国居民消费选择的行为与心理有利于引导广大居民正确的消费行为,推进绿色消费。

3.1 我国在日常商品消费选择方面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逐渐加强,消费也日益趋向绿色化、生态化。但从总体上讲,绿色消费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我国公民对绿色环保标志认知水平与日本相去甚远,绿色消费不够全面。以天津市为例,天津市市民对于环保标志的认知率仅达到37. 4%。虽然天津市民购买过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人数为74. 40%,非常重视选购对自身健康有益的食品或产品,但对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有益的产品,购买的积极性则明显下降。例如对于无磷洗涤剂的购买仅占 22.3%,对简易包装的商品购买占 34. 20%。”[5]105我国居民的绿色消费模式尚未全面形成,绿色消费意识尚需加强。

3.2 女性在消费选择方面的重要作用

鉴于我国多数家庭由妇女掌管“家庭财政”,负责70%以上家庭消费支出,特别是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妇女占据决定权。以天津市为例,有74%的女性表示自己一般负责家庭日常易耗商品,如日常生活用品、食品等的购买。妇女在消费领域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她们是家庭循环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妇女的需求直接影响家庭的能源节约和产品绿色导向,带动整个家庭成员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这使妇女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5]105

4 中国女性在对子女环保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4.1 我国家庭环保教育的现状

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我们欣喜地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80%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在家庭中存在有针对子女的环保教育。而在对子女的教育的主导方面,接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男性女性发挥了同样的作用,但也有超过五分之一的男性认为女性在家庭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结合我国家庭的现状与历史传统,调查者认为这与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女性的家庭角色的转变不无关系。

以天津市为例,有 72.4%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经常会对孩子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但其内容大多是告诉孩子不要乱扔纸屑,不要随地吐痰等环境卫生方面的内容。与日本相比,目前中国家庭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5]105

4.2 接受环保教育的最佳年龄段以及加强环保教育的最佳途径

我们分别就家庭中对子女是否进行环保教育、夫妻双方中谁对子女的环保教育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接受环保教育的最佳年龄段等对受访者进行了调查,如图6所示:

图6 接受环保教育最佳年龄段的调查结果

在接受环保教育的最佳年龄段的问题上,88%的受访者选择了10岁以前,其中5至10岁又是多数人考虑的最佳教育年龄。由此可见,在5~10岁期间,比较适合教育小孩一些环保知识,使孩子从小就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而在该年龄段中,家庭教育,尤其是女性对孩子的教育又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对女性循环知识的教育与普及,也可间接起到对小孩教育的作用。以此渐渐强化公众的循环经济理念。

4 结语

本文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女性在家庭生活废弃物的分类处理、日常商品的消费选择和子女环保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增强女性对循环经济相关理念与知识的认知度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循环经济在公众中的推广度。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女性在家庭中循环经济知识普及的作用。通过家庭教育,使小孩和其他家庭成员养成较好的正确分类处理生活废弃物的习惯,养成绿色消费意识,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发挥女性在子女环保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2.通过社区、学校等加强循环经济教育的推广。社区增设环保知识教育点,学校增设环保教育课。同过宣传教育的手段,提高我国妇女的环境意识,如举办各种社区家庭环保、节能竞赛,树立典型,宣传妇女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大力宣传女性在循环经济实践中走在前列的先进模范人物,以此提高妇女环境意识,促进循环经济深入发展。

3.政府加强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如设立环境教育中心及生态教育基地,建立完善生活废弃物分类回收体系,设置垃圾收费制度,完善奖惩机制。使生活废弃物真正达到循环利用,使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4.充分挖掘各界环保团体等社会优质资源,集中社会各方力量,配合国家、社区、家庭,共同为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 蔡志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实证分析[J].上海环境科学,2007,26(3):121.

[2] 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国发[2013]5号.

[3] 2010-2011年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年度报告[R].北京: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2011.

[4] 李 茜,刘 宁,陆根法,吴小庆.绿色消费行为理论探讨及国内现状分析[J].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3):37.

[5] 李慧明,王 磊,张菲菲.日本家庭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 东北亚论坛,2007,16(6).

责任编辑:刘海涛

O211.67

A

1673-1794(2014)05-0070-04

程华宜,赵倩,徐飞飞,王丹,天津外国语大学求索荣誉学院;通讯作者:张钡,天津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天津 300204)。

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生科研立项(12-11-s-41)

2014-04-11

猜你喜欢
废弃物分类消费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分类算一算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电子废弃物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分类讨论求坐标
40年消费流变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