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研究

2014-10-10 04:06
机电信息 2014年33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网监管

陈 辉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佛山 528000)

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研究

陈 辉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广东佛山 528000)

介绍了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系统,分析了加强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总结了完善我国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几大措施。

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必要性;问题;措施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电力系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网覆盖率不断提高,电网运行结构日益坚强。然而电力行业是一个高危产业,对于电网的运行进行风险管理非常重要。电网运行风险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系统能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损失,保障国家利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系统介绍

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是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系统的3大组成部分,具体管理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电网运行风险管理流程

1.1 风险辨识系统

风险辨识系统是电网运行风险控制系统的基础,它按照特定的标准对潜在的能够对电网产生威胁的因素进行总结归纳。对风险的识别主要通过分析频率稳定、电压稳定、静态稳定、动态稳定以及暂态稳定等层面,从而确定当电网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之后,能否保持稳定的状态继续工作。

1.2 风险评估系统

风险评估系统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评定标准,基于风险识别系统的相关数据,对电网事故造成的后果进行等级划分。风险评估系统的评估依据主要包括:供电用户停电程度、电网减供负荷程度以及事故的发生对于变电站所造成的损失。

1.3 风险控制系统

风险控制系统在电网运行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运行部是风险控制系统的主导,风险控制系统对市场部、设备部、计划部和基建部进行统筹,加强风险控制的力度,向公司各个部门贯彻落实风险控制防范意识。加强风险控制,将责任落实到岗,有利于减少事故和风险的发生。

2 加强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和企业生产的用电量不断增加。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随着全球变暖以及世界各国对能源问题的广泛关注,我国也逐渐重视起了对电网运行风险管理系统的研究。电力能源在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强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风险的发生,而且能不断促进电力系统的创新和发展,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需求,新设备和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也给电力系统带来了阶段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加强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对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 电网运行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监管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漏洞

随着城乡电力系统的改进工作进一步完善,电网逐步庞大起来,作为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监管机制非常重要。人员众多,监管机制不完善,电网往往会由于微小的问题而出现纰漏,造成较大的风险。我国电网运行风险的监管机制暂不完善,风险不能被及时发现,这容易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很难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3.2 关于电网运行风险的综合分析有一定的欠缺

电网作为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有很多繁杂的运行数据,但缺乏统一的管理方法,于是就造成了缺乏对电网运行风险因素的综合分析。我国电网运行存在着对电网信息和资料分析不足的缺点,这导致很难深入了解电网运行风险,不利于电网风险的防范,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3.3 开放的风险管理工具非常缺乏

如果说完善的电网风险监管机制是防范风险发生的有力保障,那么建立开放的监管模式、研发开放的管理工具就是防范风险发生的有效手段。开放的监管模式和风险管理工具能使各个部门的分析评估数据实现共享,集中管理风险信息,从而减少信息分散带来的不便。我国电网运行缺乏开放的风险管理工具,难以全面地挖掘管理风险评估数据,很难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有效管理。

4 完善我国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几大措施

4.1 加强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

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工作的基础,加强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是保障电网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日常维护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做好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及时做好电力设备的升级和整改工作,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人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在用电量较大的夏季高峰时段,更好地加强设备维护工作,对配电设备做好日常监测,尤其是对容易发热的设备,及时检查其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有效保障夏季用电高峰。

4.2 形成全方位立体的风险信息管理体系

多视角、多层次的可视化风险信息管理能够实现管理工作和电网运行、电网施工现场同步控制、同步监管、同步跟踪了解,能够将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联系到一起,用可视化的运行管理方式确保工作的完成。

4.3 建立健全电网运行风险管理机制

管理者要想全面掌握电网运行的风险因素,必须通过标准方式对电网的风险信息进行挖掘,从而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当进入风险评估阶段之后,应该对电网运行的风险因素进行全方面的综合分析,这是电网运行管理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综合分析各项数据和因素之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电网运行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状态,才能最终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最后一个阶段是修改机制阶段,针对动态的管理过程,电网运行管理机制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风险因素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应对风险的措施也应不断完善和进步,从而更好地适应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需求。

4.4 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先进的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平台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达,电网运行管理也应与时俱进,实现高科技、智能化,从而达到最好的管理效果。智能化风险管理主要以计算机系统作为操作平台,在高科技的指导之下,智能地实现风险建模、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给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带来了便捷和高效,其普及应用可说是电网发展的大势所趋。

4.5 在风险管理过程中不断开发使用开放的管理工具

上文介绍了缺乏开放的风险管理工具是电网运行风险管理存在的一大问题,所以采用开放的风险管理工具是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同时要建立开放的监管模式,保障风险管理的透明性。建立开放的监管模式,采用开放的风险管理工具能够实现风险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达到风险管理目标。此外,开放透明化的监管体制在电网风险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能够减少风险管理者的压力,实现风险管理的便捷化,不断提高我国电网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4.6 完善事后评估手段,建立动态评估系统

静态评估方法是当前电网运行风险管理中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评估方法,静态评估大多采用离线计算方式。离线计算的弊端是只能对某一时间点进行风险评估,然而电网运行风险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而静态的评估方式不能跟踪变化。电网设备的故障大多是由台风、暴雨、山火、绝缘老化等内外部因素引起的,故障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进行电网运行风险评估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风险,而结合气象、环境的变化分析电网风险,能够更好地改善电网运行状态,完善电力系统,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

5 结语

总之,电网的安全运行是人民生活的基础保障,有效管理电网运行风险不仅仅能够确保电网运行安全,也能够完善电网管理体系,减少风险的产生。

[1]邓彬.电网运行风险评估及管控研究[D].浙江大学,2014

[2]塔格日勒图.电网运行方式的风险管理浅析[J].科技资讯,2013(9)

[3]王贝.电网运行的风险管理[J].电源技术应用,2013(12)

2014-09-26

陈辉(1976—),男,广东兴宁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电网运行、电网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电网监管
穿越电网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监管
电网也有春天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监管和扶持并行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