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新诗教学

2014-10-11 12:53吕军林
甘肃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新诗引导特点

吕军林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新诗;特点;引导;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8—0100—01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一向偏重古诗词,新诗的教学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很多教师对新诗不够重视,采取一种消极处理的态度,这些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在新诗阅读和鉴赏能力上的不足。要搞好新诗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能力,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把握新诗的特点

新诗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反映新生活、新思想的新型诗歌。它在语言上采用白话,体制上不拘一格,可自由抒写,也可按韵律创作。除了把握新诗上述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以外,还要引导学生把握新诗的美学风貌:新诗是中国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使新诗一方面秉承了古典诗歌含蓄蕴藉,注重意境神韵的特点,又具有外国现代诗歌自由奔放,强调主观性、非理性、音乐性以及立体感等多彩的美学特征。

二、注重引导,授之以“渔”

1.吟诵涵泳,感受诗情。新诗不像古典诗歌一样讲究严格的格律,但却十分强调诗歌的节奏韵律,强调诗歌具有一种音乐一样的旋律、美感,并以之作为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如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前后两节用同样的结构、递进式的比喻、舒缓有力的旋律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诗歌的旋律从低沉舒缓到明快激昂,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诗人对祖国所经历苦难的沉痛到祖国的美好未来充满希望和坚定的信心。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诗的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读准、读好新诗的节奏和韵律,不断诵读,充分感受诗的音乐美,感受作者的诗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2.发挥想象,感受诗意。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往往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以创造意境,表达感情。因此阅读和鉴赏时,要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感情。如在阅读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试着描绘诗人站在铁窗前,面对被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而无能为力的情形,使学生易于感受到诗人发自内心深处的爱与恨、怜与悲。

3.探求意象 以诗解诗。中国古代的诗人们崇尚“含不尽之意于语言外”的言外之意、韵外之旨,一些优秀的当代诗人的诗歌创作,往往从古诗中汲取营养,其作品也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储备广泛连接,以诗解诗。

比如向学生介绍郑愁予的《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其中,“等”字之于“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之于“思君令人老,轩车何来迟”;“莲花”之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之于“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柳”之于“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之于“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出现的意象都是传统的,中国的:江南、莲花、青石的街道,甚至以象声词“达达”来形容马蹄,都是以古典的东方风味唤起我们心中的联想。而作者叙述的故事就脱胎于传统的闺怨诗,联系这些常见的诗句,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关键词语所包含的意境,从而感受到这首小诗的含蓄蕴藉之美和美人迟暮的深层意蕴。

三、拓展阅读,加强积累

中学语文课本中,一学期出现的诗歌只有十来首,而新诗更少,这样的接触量是不足以普遍提高学生的“诗意”的。对于多数人来说,当他们被问及什么是诗的时候,他们脑子里闪现的是某些具体的诗歌作品。有些人认为北岛的诗是诗而王老九的诗不是诗,正如曾经陶醉于李白的豪华而无视陶渊明的平淡,我们对于诗歌的看法总和我们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有关,阅读的经验规定了我们审美的偏见。所以诗歌的学习,必须是在“不求甚解”的量的积累中,在不断地熏陶中寻求质的突破。

1.理清脉络,了解新诗的整体风貌。老师应该梳理出新诗发展的大致轮廓,在教学中让不同的诗作回到她的“创作现场”,回复诗歌的历史感,使学生对诸如《天上的街市》《乡愁》等清浅的诗作有一个较客观的认识,同时应增加一些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品,让学生不再轻视新诗,并对诗歌的未来充满信心。

2.开设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课外,可以组织读诗小组,举行青春诗歌朗诵比赛,创办诗社等,来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新诗的热情。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设选修课,使学生对新诗多一些了解,可以给喜欢新诗的学生多一些规范学习的机会。在用好课本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精选一些经典的篇目作为补充,比如《现代短诗一百首赏析》《博雅导读丛书—中国现代诗导读(1917—1937)》等都是很好的教材。

编辑:刘於诚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诗引导特点
新诗画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