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性辨读方法例谈

2014-10-17 16:37蔡宏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长堤湖心亭牛郎织女

蔡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有“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表述。笔者一直努力揣摩“有创意的阅读”的含义,一直努力尝试各种有创意的阅读。下面结合一些教学案例谈一谈创意阅读之比较性辨读的方法,以期我们的课堂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例如,教学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欣赏西湖雪景,品味张岱语言时,教师投影:

湖上影子,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首先“惟……而已”是“只有……罢了”的意思,表明湖上的影子能依稀可辨的景物极少,只有长堤、湖心亭等几个,曾经的柳绿花红、珠翠罗绮已然消遁,其余的一切都被苍苍茫茫的雪花水汽遮没了。

其次,量词的变化,更易想见西湖的雪影,足见作者炼字的精妙。

“道”,去声,语音太过厚重;摹长堤之形,太过清晰、浓重。而“痕”字能让人感觉堤岸在苍茫的天地间只隐隐露出来一条线,这条线淡淡的,长长的。

“座”,听其音,即感物之大;“点”非实的点、黢黑的点,而是像在宣纸上轻轻一点,濡染开来的,只是模模糊糊的、圆圆的轮廓而已。

“只”字太俗,如若“叶”字又似是常见。“芥”字即芥草,本来就是轻微的,而舟又是小小的,以“芥”喻舟,以“芥”摹其形显其神,何其贴切传神!小小的舟浮于浩浩的水面,犹如湖中漂浮着的一棵草、一片叶。

“个”字生硬通俗;“粒”字柔和,富有意蕴。人在舟上,舟处湖中,天地之悠悠,人更显其渺小了。

综观两句,作者于混沌苍茫、空旷辽远之中,巧妙创设了朦胧浅淡、寂静渺小的意境,实是精妙,使人叹为观止。而这种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却韵味无穷,能带给人无穷想象的描写方法就是白描,如此水到渠成,师生便能共享教学的趣味。

这种阅读方法,并非全篇与全篇的比较阅读,而是一篇文章之中的局部语言赏析。设计比较性阅读的常见方法就是删减、增添、调换某词某句, 阅读的方法往往是比较、对照、鉴别。而从哪些地方选点进行比较性阅读,这应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妨再简单列举几例,以便发现规律。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诗歌第二、三、四节总计四个“定然”,一个“定能”,作者反复使用这些肯定性词语,确是耐人寻味的。天上的街市本是神秘的新奇的想象,作者却将它描述得如此真切,语气如此坚定,正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景象的向往。牛郎织女的神话大家耳熟能详,然而作者大胆创想,传说中深不可测的天河变得浅浅的,不可逾越的天河变得不甚宽广,于是一年只有一次“鹊桥相会”的悲剧故事立即变得温情脉脉,温暖了作者和读者的悲凉的心。作者正是借对牛郎织女无拘无束的自由的“闲游”,反衬他对封闭的、禁锢的现实的不满和鄙弃。所以“浅浅的”不能改为“深深的”,“定然是”“定能够”不能去掉;否则,就不能表现出作者对理想世界的执著追求,传达不出作者极具个性的浪漫主义情怀了。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梁衡《夏感》

比较性辨读:结尾一句能否改为“我却要大声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为什么?相同的两个字,颠倒则意味迥然不同。“金黄”,似乎照应第二段“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第三段“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结尾归结为“金黄的夏季”好像是非常自然的。然而夏天单就色彩而言,也不只是金黄色的,“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疑都是翠绿的青葱的。而且“这中性的黄色”已有了象征意义——象征“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而促使这一切发生的都是不辞劳苦的农民。所以,结尾作者要赞美像黄金一样宝贵的夏季,抒写作者对农民的创造精神的深情礼赞。

综合诸多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比较性辨读的选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凸显人、景、物形象神韵的词句;二是抒发作者强烈情感的词句;三是揭示文章主题思想的词句。在设计上,删减、增添、调换;在辨读上,朗读想象,比较鉴别,结合语境,体会表达效果。尤其是要有整体阅读的意识,要善于在想象中比较,在比较中分析,要注重体会深刻的思想内涵。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长堤湖心亭牛郎织女
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教学小结
忆(通韵)
湖心亭看雪
七夕的夜
牛郎织女
《湖心亭看雪》
牛郎织女渡鹊桥
问客
当雾霭遮住了远山